
自序:我的虎彩人生
亲爱的读者,当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距离我第一次萌生写作的念头,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在这30年中,随着虎彩的不断发展,我对虎彩如何经营的思考也在不断迭代,所以一直未能真正写完。
直到虎彩30周年庆典将至,我才意识到,是时候要将我这些年来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一些规划,通过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算是给自己,也给虎彩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这些内容,虽然尚不足以与那些伟大商业领袖的经营之道比肩,但它却是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步一步亲身验证得来的。
所以我相信,本书能够为商界同仁、相关从业者,特别是年轻的创业者,带来些许实在的价值。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莞虎门人,从1981年开始学做贸易,正式走上了经商之路。从1989年虎彩建成投产,到今天虎彩迈向百亿梦想,我的创业生涯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7年。在这8年时间里,虎彩从0做到了1亿元。这一阶段的成功,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机遇,抓住了时代的大潮,靠的是胆量。我清晰地记得,虎彩成立第一年的销售额只有67万元,而1990年我们拿到某卷烟厂的烟包业务,销售额立刻增长到1600多万元。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虎彩就完成了质的飞跃。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不断转变企业的经营思路,在烟包印刷领域,迅速明确并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5年的另一个8年,虎彩从1亿元做到了10亿元。这8年间,有两个重要的年份值得重点介绍。第一个是2000年,虎彩集团收购濒临破产的山东泰安啤酒厂,成立泰安泰山啤酒有限公司,正式涉足啤酒行业。第二个则是2003年,也是虎彩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先后成立了青海虎彩、绍兴虎彩,位于虎门陈村的印刷工业园也正式投产运营。这期间,虎彩依靠逐步成型的科学管理体系,成功开始了全国业务的布局,更大胆地进行了多元化产业探索。
第三阶段,就是从2006年一直到今天,从10亿元到100亿元目标。这个阶段,我清晰地感到时代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复杂程度完全超过了之前的十几年。这期间,我们北上首都,成立京华虎彩;2009年,又在香港组建虎彩印刷国际有限公司。为了梦想,我们进行了各种尝试,直到2011年4月,虎彩与惠普签约,正式宣布进军数字印刷领域,我们才隐隐感到,终于找到了未来的方向。2012年5月,虎彩的二次创业战略宣导会在东莞召开。在会上,我明确提出了“让印刷走进千家万户”的战略构想。
时至今日,这个战略构想已经提出了8年,不管是从虎彩内部业务状况来看,还是从外部社会变化来看,我都认为这个战略是正确的。
从内部来看,近5年来,我们的传统包装业务始终处于瓶颈期,一直未能有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市场容量已经趋向于饱和,在技术没有突破性变化之前,不太可能会有新的市场机会了。
从外部来看,互联网的上半场——消费互联网时代,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无论是存在已久的各大互联网巨头,还是新的创业公司,大家都将互联网的下半场——产业互联网视为蓝海市场并摩拳擦掌。
我很庆幸在8年前就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并以“印刷+互联网”为核心,进行了三大业务板块的布局,并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流程、资源的调整和匹配。
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传统包装与小批量、多批次包装并存的包装事业部;有了针对出版行业高库存、断货等痛点而打造一本起印、零库存能力的出版事业部;我们还顺应产业整合趋势,从影像印刷走向产业链上游,进入摄影领域,开启了“鲜檬”的新影像时代。
这三大业务板块,都是围绕印刷这一核心,将产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目的是最终打造属于虎彩自己的工业互联网模式。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我思考了很久,才最终确定了要集虎彩全集团之力,来打造我们自己的三大能力,也就是——智能化工厂、大平台、大数据。
在智能化工厂方面,我们已经在广东东莞、浙江绍兴、山东泰安、河北固安、湖北武汉(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5个产业基地加快布局。在大平台方面,虎彩打造基于小批量包装、个性影像、按需印刷和按需出版等多个垂直生态平台。从销售到生产,重要节点系统基本覆盖,销售端业务系统也形成了统一的中台管理。我们解决了生产管理分散、生产执行系统众多造成的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还进行了组织再造,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形成集成共享。在大数据方面,虽然虎彩还未有显著的成果,但是我清晰地知道,未来这个能力将基于产品数据、客户数据与运营数据,建立产品结构、色彩、工艺标准数据库,建成图书大数据、影像图片大数据;对消费者在线上消费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和消费习惯,进行精准营销;打通组织系统中台、后台大数据等。
常常有行业同仁或者媒体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虎彩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打造这样的能力?而我想说的是,只有自己拥有了核心的技术和底层的系统,才有可能在未来更深远的竞争中保持独立与自主,才能不被资本或者市场裹挟,才能有机会真正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C2M平台,而不是沦为巨头的供应商或者产业生态中的边缘者,在下一个时代彻底丧失话语权。
当然,每一个成熟的企业家都懂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虎彩所憧憬的这三大能力,也不可能一天就拥有。距离真正的C2M平台,虎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褚时健先生74岁在哀牢山二次创业,10年之后褚橙才闻名天下;今年美国开启对中国的贸易战,打击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75岁的任正非先生同样站在一线,面对全球媒体慨然发声,为华为竖起舆论的盾牌。今年我才62岁,我相信在我的坚持和努力下,虎彩一定能拥有自己的三大能力,依靠核心技术的力量,顺利从B端市场走向C端用户,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开启属于虎彩的新时代篇章。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本书并不是关于我过去成功的方法论,更多的是我对未来之路不断思考的总结。
陈成稳
于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