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部为华人读者而写的天皇解说书
2019年4月30日与5月1日,注定成为日本现代史上重要的两个日子。
为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在位31年的平成天皇打破近代天皇制的“终身在位”原则,成为明治维新以来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写下历史新页。同时,新天皇德仁即位后,潜藏已久的天皇制存续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日本国内外思考:我们有生之年能否看到自夸“万世一系”的天皇制走向终结?
但我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与其预测未来,不如趁此机会回首过往,通过堪称日本的代表元素——天皇与天皇制,重新认识日本。这便是本书的写作动机。
一、为什么要谈天皇?
日本的国王号称“天皇”,以其为核心,从神话时代延续至今的君主制度,据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堪称世界上最长久的君主制度。对于华人来说,天皇与天皇制都是难以一言概之的存在和概念。客观来说,在历史、文化与宗教各方面,日本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诸多交流更是与天皇有着紧密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皇这个存在呢?我认为首先必须摒弃以往深入人心的观点,即“君主=绝对权力者”的成见。当我们谈到天皇时,往往有两个极端又互相排斥的印象:一个是“没有权力的傀儡”,一个是“受日本人崇拜的存在”。
这样的矛盾,究其原因,是我们仍不自觉地受制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影响,印象中的历代皇帝必然高高在上,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绝对独裁者。所以当我们听闻天皇丧失统治实权已久,被贵族与武士摆弄、扶养,我们便认定天皇是一个没有实力的君主,从而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君主没有被废”。
换言之,我们心底认定的君主,必须是万人之上、无人不从的存在,否则弃之不可惜,没有存续的必要。受这种思想捆绑,“没有权力的傀儡”成为我们对现今天皇的根本定调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也受到近现代日本史的影响,尤其是明治维新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军国主义摆布的日本高举天皇的神圣旗号,以“大东亚共荣”为名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段黑暗历史使身为受害者之一的我们,不禁苦思天皇究竟有何等魔力,让日本从一个轻视自己国君的国家,变成一个奉他为神明,对他极端崇拜的狂热军国。
我们看不透也理解不了,只能含糊且不加思考地想象:当中存在一种不可解的羁绊和纽带,维系着日本人与天皇。
然而,我们始终不理解这样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这个国家的君主制与华人一直延续的君主制不同,这样的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
不理解的原因还牵涉一个重要的认识——我们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认为日本接受中华文明,大量引进中国的知识和思想,并以此强调、规定彼此的关系和己方的优越感。
可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反过来对清朝、后来的中华民国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各种各样的反输出,华人的“世界观”“日本观”从此天翻地覆,陷入混乱的状态,到现在似乎也没能从当中走出来。“大中华主义”的历史教育和史观,又或者与之相反的“崇日”“亲日”观都深深地限制了华人去了解日本更深层的一面,本书的主题天皇与天皇制便是一例。
这种可谓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无助于相互了解,在现今全球化的时代,也早已是过时的思想。历史说明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只有“谁影响谁”“谁给予了谁什么”的构图,互动关系也十分重要,不应该只在乎谁是主导、谁站在较高的位置。
总而言之,我们在研究、了解周边国家与我们的交流史和关系史时,必须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独善的民族主义,以客观持平、无预设立场的前提,重新构建新型的史观和思考方式。
说了这么多,相信会有读者质疑:“日本难道没有学习、引入中国古代文化,然后活用?”“历代天皇不也大量引进中国制度,以便统治吗?”为了证明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同时为大家在进入本书核心前热身,先以一例来引导大家思考。
二、中国的真龙天子,日本的凤中天皇
古代中国以至现在,“龙”既是神兽,也是王权、帝王的象征。因此,我们经常在剧集、图腾、画作,以及皇帝身穿的龙袍上,看到皇帝与龙纹的紧密联系,并认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云云。
这个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影响了周边的越南王国和朝鲜王国。那么,岛国日本又怎样呢?
十分有趣的是,虽然日本与古代中国(汉、南朝、隋、唐)进行交流后,顺理成章引进了包括“龙”的思想文化在内的各种元素,但单以天皇为例,“龙=天皇”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扎根,而且很快便被中和了。
日本人确实曾以龙来比喻天皇,自平安时代以来至幕末为止,历代天皇在即位仪式当日穿着的“衮衣”(Kone),双袖上便各绣有一条龙。即使明治维新后,仍然看到日本人将龙与天皇联系在一起。但除此以外,天皇与龙之间便几乎没有关系,天皇也不像中国皇帝以及朝鲜、越南国王那样,身穿龙袍,天皇家的纹章上也极少看到龙的身影。天皇与龙之间的“友谊”,可算是点头之交,聊胜于无。
究其原因,日本当初引入的龙文化,不只进入了政治思想领域,佛教思想里也有龙文化。如果你熟识日本神话和以此为题材的古代绘画,或许曾留意到,日本文化更倾向视龙为水神和蛇神的变形。前者受佛教故事影响,后者则受到日本神话故事的熏陶和启发。
著名的八岐大蛇的故事深植日本人的内心,各地的蛇神文化是了解日本民俗和宗教的重要因素。而受到这两个传统因素影响,日本的龙大概分为佛教的龙、中国的龙和日本的龙三种。日本的龙就是本土文化中的龙头蛇身,具有日本特色的产物。日本人对龙并不陌生,但却因为龙文化的多元发展,而没有完全将中国的龙思想文化与天皇合体。
既然如此,象征日本天皇的神兽又是什么呢?答案是凤凰。虽然凤凰与龙、麒麟、龟一样都是神兽,但为什么日本天皇更爱凤凰呢?简单来说,这一方面也是受到本土神话的影响,传说中神鸟“八咫乌”(或称“三足鸟”,日本国家足球队的标志便是三足鸟)是神的使者,引领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东征。
日本从中国引进道教思想后,便将里面的凤凰与八咫乌联想起来,开始对凤凰情有独钟。10世纪左右,天皇和朝廷开始将象征永生不息的凤凰(或称“鸾”“朱雀”),以及象征吉祥、长久的植物桐、竹视为代表天皇的灵物,合称为“桐竹凤凰”,以此作为天皇家的代表图腾,绣在礼服上。
在特定场合,凤凰实际代表天皇,例如,天皇即位时身穿衮衣坐在高御座,其顶上便装饰有一只金凤凰和八只小凤凰;中世纪以后,天皇所坐的轿子也称为“凤辇”,可见凤凰与天皇的关系一度十分密切,完全凌驾于象征性的龙之上。
虽然在中世纪以后,天皇权力与权威减弱,凤凰的使用禁忌也不如之前严格,后来为人熟悉的菊纹和桐纹慢慢凌驾于凤凰之上,成为天皇的代表象征。但皇家以外的权力者使用凤凰为图案的频率仍然较低;而龙的壁画、艺术品则在佛教建筑、神话故事的绘画中时有出现,与天皇的关系仍然不甚密切。
到了明治、大正时代兴起复古热潮后,凤凰再次被皇室重视,天皇专用的火车、即位周年发行的纪念金银币上,必定有凤凰标志,而没有龙。在现代日本,受到战后和平宪法限制天皇大权的影响,凤凰出场的机会非常少,但仍然与古代一样,是象征天皇的一种瑞兽,可以说“有天皇,便有凤凰”。
以上可见,日本人选择凤凰为皇家象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呼应传统、神话的结果,也有意见认为,这是为了强调天皇与中国的真龙天子(皇帝)平起平坐。
三、本书的目标与寄望
我相信单从上述龙与凤凰的例子,各位读者已然理解日本吸收中国的元素后,并非就此“山寨”模仿,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变形,实行本土化。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时代改变,天皇由引进外来文化的主体演变成守护本国文化的主体,以及体现这个文化的代表,成为日本历史、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必需“零件”。
我们有必要抛开执着于中国封建制度的比较态度,重新从相对持平的角度去认识天皇和天皇制。
其实,我在执笔前认为,目前中文书籍已有大量原创和翻译的天皇通史书,实在没有必要再添一部。然而,综观这些作品,不是政治通史,便是以明治维新以后的断代史为主,而且大多以华人的立场和价值观去探讨天皇与天皇制。但这种没有抛开民族、国境的预设立场是不可取的。
因此,本书不是一部关于天皇历史的通史书,也不是一部以华人的观点,或套用“华人标准”去描述日本天皇的书。反之,本书透过多角度,尝试向读者持平地介绍天皇、天皇制及其周边相关事物。通过上、下两部共十章,以最基本、最简单的语句,配合最新研究成果,为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提供契机,去重新思考对天皇的理解是否有改变的空间。正因为如此,我不打算为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一个“笔者的天皇观”,因为我更希望借此与读者一起思考这个问题。
我相信不论是出于知己知彼想窥探日本文化,又或者只是纯粹对天皇感到好奇的读者,都能够从本书获得新的线索,提出新的疑问,从而再思考。我们现在就开始深入书中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