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什么是问题
本章中,我们将着重分析问题的本质,以便为后续章节中的课堂活动、教学策略以及书中的例子提供理论基础。
如果你对即拿即用的课堂实践方法更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第3章。
首先,我们需要归纳出问题的总体特征:
I. 在书面语中,通常以问号结束。在口语中,有明显的语调变化。
II.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回答。
III. 使用一个或多个引导词,引导受众回答问题。
IV. 隐含的命令意味(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对方必须回应)。
V. 期待得到回答。
可以说,大多数问题都具备这些特征(当然,反问句除外),我们将对这五个特征进行一一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请看以下几个句子:
1.1 什么是问题
1.2 什么是问题?
2.1 你好吗
2.2 你好吗?
3.1 风力涡轮机的最佳安装位置在哪里
3.2 风力涡轮机的最佳安装位置在哪里?
问号的作用主要是表明在它之前的语句是一个问题。在例子1.1、 2.1和3.1中,我们很自然地认为这句话是一个问题,这表明我们对问题的一般形式已经习以为常。此外,这也表明,我们能够利用我们对问题的了解,对那些看上去具备一个问题应有的大部分(尽管不是全部)特征的句子进行推断。
同样,如果我们对某人表述1.1、 2.1和3.1,他/她也极有可能认为我们是在问问题。我们在表述这些句子的时候,也很难做到不加任何语调。即使我们在表述时弱化了语调,尽管听起来有点别扭,听众仍然会觉得这是个问题。
因此,问题的提出通常遵循以上两种惯例,一种是书面的,另一种是口头的,它们都是用来提示受众,这是一个问题。通常它们有以下几点作用:
I. 减少歧义。
II. (通过这两种形式)把书面或口头的表述界定为问题。
III. (代替句号)结束一个句子。
IV. 表示命令(问题是要“问”的,不是“说”的,仔细体会“问”和“说”的含义有何不同)。
V. 表明希望得到回复。
想象一下,我们正在和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交流。我们会很自然地问这样的问题:“谁是好孩子呀?”“这是什么?”“怎么了小宝贝?”“谁喜欢挠痒痒?是你吗?”显然,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除非说话人选择自问自答,但这个婴儿可能会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示回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并非是说话人期待的话语形式的答复,更多的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没有受到任何文化影响的回复。
明知道婴儿不会回答,却还要问他/她问题,这个例子引出了很多有趣的点。首先,它表明了问题在语言使用中的中心地位。其次,它指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理解“问与答”这一行为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它暗示了我们对于问题总是期待答复的,无论是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我们将着重讨论最后一点。
语言是人们用来互相交流的工具,单词可以用来指代事物,词组也可以指代事物,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明白(也可能不明白)其指代什么。如果我对你说“我昨天看到了一只狗”,那么你就要知道:
“我”是一个代词,在这句话中,“我”就是说话者——麦克·格尔森。
“看”指使视线接触到某物。
“狗”是指我们对某一类动物的称呼 (这里的分类是按照某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同属性来划分的)。
“昨天”指的是今天以前的那天(“今天”指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即上午0时至晚上11时59分之间的这段时间,这是我们通过时钟,根据机械计量单位来确定的,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就在于这中间差了一个完整的时钟周期)。
如果进一步分析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简单的句子实际上都包含着更多的知识,我们之前的论述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个交流工具,语言够能帮助我们分享内心的感受(如想法、感觉等)以及我们在外部世界中的经历(比如,我并不是要跟你分享这条狗,只是分享我看见了一条狗这个经历)。
现在我们再回到之前的例子,向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提问得不到回复这件事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期待得到回答,这与之前我们总结的问题的总体特征是相呼应的。
父母愿意同婴儿互动,让孩子适应语言的世界,向他们示范语言是什么。不仅仅通过单词来向他们示范,也向他们展示如何按照规则和惯例将单词串联起来,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语言。
问题在本质上就是要获得回应。语言是连接个体思维的桥梁,问题在语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它是搭建桥梁的起点(回答就是桥梁的终点。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桥梁数不胜数,毕竟这就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
我们已经简单地探讨了问题的第一个和第五个特征,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问题的第二个特征,即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回答。
基于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内容,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时,自然就会期待得到答复。而问题之所以被看作问题,是因为它遵循了提问的惯例。
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推论出,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发回答。如果所有的问题都带有期待答复的特征,且所有的问题都遵循提问的惯例,那么受众就无可避免地担负着回答问题的义务。有时候,问题并不需要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回答,可能仅仅需要受众在脑海中思索一下答案。比如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作者的意图是想让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而读者很有可能在脑海中思索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并没有给出口头的回答。
期待得到回答和引发回答,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这两者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通过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期待得到回答是问题的一般特性,而引发回答是指一个提问者通过诱导从而得到回复的行为。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解释二者的区别:
1. 你今天买了什么?
2. 这些东西多少钱?
3. 我有点担心约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例1中,提问者想要得到具体的信息,他们想要知道同他们说话的人买了什么东西,这就好像在他们之间搭建一座思想的桥梁。他们这么问,可能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 他们可能担心钱。
● 他们可能非常感兴趣,或者只是表面看上去感兴趣。
● 他们可能想要创造一个机会,来谈论一下他们购买的东西。
我们能想到一长串的原因来解释提出这个问题的缘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何种原因,这里面都体现了问题期待得到回答这个特点:“我正在问你一个问题。遵循提问的惯例,我正在向你询问某件事情。因此,我在向你表达我想跟你一起做某件事——展开对话、交流思想、交换观点或者其他。”所以,这几个点串联起来,都是希望得到一个回复。在这个例子当中,提问者所希望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十分具体的。
现在我们来解释问题的第三个特征,即使用引导词。通过引导词,被提问的人可以大致清楚他们被要求回答什么。让我们举个例子,同时也继续区分问题的两个特征——期待得到回答和引发回答,下面看例2:
“这些东西多少钱?”通常在商店或者市场里,人们会问这个问题,它暗含了期待得到回答的意思。提问者没有拿起这个东西,把它放到售货员面前,也没有一边指着这个东西,一边指着自己的钱包。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这个问题似乎与“期待得到回答”这个特点相矛盾。这个提问者希望得到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回复,他在了解一条信息之后,可以结合该信息了解其他事物。提问是搭建了一半的桥梁,在这个例子中,回答问题的人需要抓住这个机会与之详细交谈,或向提问者发问,或向提问者详细解答他所咨询的商品的价格。这就让“期待得到回答”和“引发回答”两个特征可以并存,也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两个特点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引导词。“这些东西多少钱?”这句话具有引发回答的作用(想一想如果店员没有回答,买东西的人会多么扫兴)和期待得到回答的隐含意味。这两个特点的适用范围受到这个问题结构的限制,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多少钱”和“这些东西”。
“多少钱”表明被提问的人需要提供特定的信息,这个信息是与数字相关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用来表示数目的(比如很多)。通过“多少”这个词,听话的人就可以确定问题的走向,这个问题问的不是谁、什么事、什么时间、为什么或者什么地方。而“钱”就是“多少”所要询问的领域。因此,我们知道我们要回答的是一个数值或表示数目的词句。
“这些东西”表明说话人所指的东西对于聆听者来说是非常明确的。句中的“这些”表明提问的对象是比较近的一些事物。“东西”指的是说话人现在想要知道的事物,是这个问题所指的对象,也是需要回答问题的人详细解释的事物。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些引导词是如何帮助被提问者回答问题的。
首先,引导词“多少钱”将问题指向某个领域。当然,店员可以不去理会,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这些东西很漂亮,是不是啊?”。但这不太可能,通常他们会认识到“多少钱”才是提问者关心的事情。其次,引导词“这些东西”明确地向店员表明了顾客所关心的事物,因此店员不可能再去说其他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问题中会包含一些词或者词组来指向特定的回复,即回复需要涉及某个领域,或者需要采用特定的回答方式,比如该例子中的“多少钱”。
第二,问题中包含的词语或者词组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这个问题是关于什么的,比如该例子中的“这些东西”。
可以说,大部分问题,甚至所有问题都包含这两点。第二点相对来说不太重要,因为在我们提出问题时,只有在听话人听懂了我们所要提问的内容的情况下,才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提问,但第一点却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思考一下形式和内容哪个更重要。
请看下面的问题:
X有多大?
这个提问形式可以被反复使用,因为根据不同的场合, X被可以替换成任何内容。
● 法国有多大?
● 狐狸有多大?
● 足球有多大?
● 巴里有多大?
● 雷鬼音乐的范围有多大?
综观上述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的形式没有改变,只是内容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我们认识到“有多大”这个引导词可以涉及很多事情。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回答的形式也大都是相同的。由于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测量方式,回答的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回答的形式应是相似的。总体而言,这是由于在引导回答时,问题的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当我们在课堂上提问时,我们要谨记这一点。这里要重申:
总体而言,在引导回答时,问题的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为了证明这一要点,我们再举一个法庭的例子。
律师询问或者反诘证人时,所问的问题内容很重要。这决定了证人所要回答的问题的范围。然而,问题的形式要比内容更重要。
一个好的律师会(以一种几乎察觉不到的方式)操控证人,通过询问问题来帮助委托人赢得官司。律师通常会问证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用非常简短的、非常具体的话语来回答,有时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做伪证,而是要引导证人的证词向着最有利于委托人的方向发展。
如果律师站起来问证人“先生,告诉我当时发生了什么?”,答案将会是五花八门的,很多证词甚至会非常不利于律师的委托人(比如一个证人的证词可能与另外一个证人的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以这种形式提问,就相当于告诉证人,你可以回答任何你想回答的方面。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证实我们的说法:
律师:你叫什么名字?
证人:约翰·史密斯。
律师:你住在哪里?
证人:汉普顿花园3号。
律师:你认识被告吗?
证人:认识。
律师:你是通过工作还是其他方式认识被告的?
证人:通过工作。
律师:你跟被告在汉顿地毯厂工作吗?
证人:是的。
律师:你在汉顿地毯厂工作了多久了?
证人:一年。
律师:你知道被告在汉顿地毯厂工作了多久吗?
证人:知道。
律师:你能告诉我们被告在汉顿地毯厂工作了多久吗?
证人:一年,他跟我是同一天入职的。
律师:你刚去汉顿地毯厂工作时,参加过培训吗?
证人:参加过。
律师:培训包括健康和安全培训吗?
证人:包括。
律师:健康和安全培训包括如何使用工业地毯清洁剂吗?
证人:不包括。
律师:培训包括如何使用工业化学品吗?
证人:不包括。
律师:被告和你接受的培训相同吗?
证人:是的。
律师:你怎么知道是相同的?
证人:因为我们在同一组。
律师:好的,现在我没有问题要问你了。
在这个例子中,律师让证人做的回答都非常简短。问题的形式表明只允许做出特定的回答(在这里“做特定的回答”是指遵照日常生活中说话的规则以及在法庭上发言的要求回答问题,这区别于我们平时回答问题的规则)。律师并没有诱导证人回答问题(询问时没有使用反问句,比如“培训不包括如何使用工业化学品,对吗?”),只是通过使用特定的问询形式和结构对证人加以引导。
现在,我们来讨论问题的第四个特征——隐含的命令意味。请思考下面这个问题:“我有点担心约翰,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同时体现了问题的两个特征,期待得到回答和引发回答。说话者希望知道另外一个人的看法,两个人对约翰都很关心,迫切想知道对方的看法。
同时,这个问题也有命令对方必须回答的隐含意味。提问者使用问句就是希望知道对方的想法,这是陈述句所不具备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我喜欢鱼。
你喜欢鱼吗?
第一句话是表达说话人的想法,第二句话是询问别人对鱼的看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一个特征就是命令对方作答。不同的问题命令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会得到回答,但是所有的提问都隐含了要求对方回答的意味。
阅读下面的一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句子当中隐含的命令意味是由弱到强的。
你对鱼有什么看法?
你对鱼有什么了解?
你了解鱼吗?
准确地说,你了解鱼吗?
你今晚想不想吃鱼?
如果我在你面前吃鱼,你有意见吗?
你为什么这时候带一条鱼回家?
你为什么这时候带一条鱼回家,脸上还挂着这么奇怪的表情?
你会发现句子中隐含的命令意味越强,就表示提问者希望得到的具体信息越多。例如最后一个问题,它就像握在提问者手中的一把武器,要求得到对方的回答。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律师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隐含着很强的命令意味,要求证人必须回答。和我们列举的最后几个问题一样,它们被提出的目的都在于在提问者和被提问者的思想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问题中所隐含的命令意味的强弱不仅与提问时的选词有关,而且在口语表达中,与提问的语调、肢体语言和手势等都关系紧密。
这对课堂提问有什么启示?
弄清楚了什么是问题之后,我们要进一步将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弄清楚了问题的几大特征对课堂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我将逐一对这五条特点加以解释,以便更加清晰明确地阐明我的观点。
I. 在书面语中,通常以问号结束。在口语中,有明显的语调变化。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们是在提问题,我们必须采用适当的形式。在书面语中,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但在口语中,学生有时候会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用特殊语调,不清楚老师想让他们做什么。如果学生没有明白,你可以再重复问一遍,或者加重语调。
II.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回答。
在问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我们期待学生做出什么样的回答,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否则,提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课堂上,我们会启发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
● 学生已经知道的信息
● 学生能够回忆起的信息
● 学生已经理解的信息
● 学生听到的、读到的和观察到的信息
● 诊断性信息
● 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总结信息
● 对过程理解的信息
● 有助于学生形成观点和看法的信息
● 展示某种技巧(如推理)的信息
● 可被评估的信息
● 已经使用过的信息
● 解读材料的信息
这一列表还可以继续补充完善,教师通过提问可以获得广泛的信息。
提前考虑好提问的目的,有下列三个好处:
1. 你可以根据你的目的创建和提出问题,这会帮你得到想要的信息。
2. 你可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因为与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互动,有助于你实现教学目标。
3. 这将节省你的时间,因为你在提问时不需要再进行思考。如果边思考边提问,通常会使提问时间延长,提问重点不清,最终会导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知道在问什么,为什么这么问。
因此,要想通过提问引发回答并获取信息,老师在提问时就应该考虑他们期待什么样的回答,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我并不是说只能提那些能够得到特别具体的回答的问题,老师应该清楚他们想要得到哪种回复,以及为什么要得到这种回复。比如,在一堂公民教育课上,老师可能要求学生就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论点,问题的内容可以不那么具体,但问题的形式一定是非常具体的。
III. 使用一个或多个引导词,引导受众回答问题。
教师在组织问题时应该非常谨慎,在引导学生做出回复时也要有分寸。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民主是什么?
民主可能是什么?
在第一个句子中,“……是什么”让回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关于某个特定的事情,因此回答也要与此相关。“什么”意味着需要提供信息。“是”表示句子的主语是特定的事物,因此,“是”和“什么”结合起来限定了回答者回答问题的范围。对于要求回答者提供的信息已经有了限定,回答者应做出一个具体的答复。
在第二个句子中,句子依然是关于某事物的提问,但该句子中并没有做具体的限定,因为句中使用了“可能”一词。“可能”这个词语暗含了多种可能性。这表明,在“民主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当中,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
这个例子说明,问句中的选词会影响学生作答。此外,这也会对老师通过提问获取怎样的信息有影响。如果老师一直用第一种方式提问,那么他/她将不能:
● 看出学生理解了多少
●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进行论证
● 允许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 让学生独立探索观点
当然也不可能一直以第二种方式提问,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提问方式也许不是最佳的。但老师应时刻牢记:使用引导词会影响学生作答。总结这一小结的内容就是:
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在提问前要想清楚,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IV. 隐含的命令意味(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对方必须回应)。
作为一名老师,当你提问时,你需要考虑提问时语气的强弱程度,以及你为什么要用这种程度的语气来提问。随着长期的磨炼,你会渐渐感知到,在不同的场合中,提什么样的问题是最合适的。在某些课堂或课程中,提出含有较强命令意味的问题是有必要的,而其他情况下则需要老师自己掌握分寸。下面两个例子解释了教师在不同的场合下应如何把握提问的分寸:
假如你班上的学生很不听话,如果不严格要求的话,学生会表现得很差。在这种情况下,你提问的语气可能会比较强硬,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掌控整个课堂,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你可以通过转换提问方式提出有很强命令意味的问题,也可以更多地使用书面问题而不是口头问题,要求学生做出书面回答会加重你提问的命令意味。
假如你现在正在和学生讨论一个敏感的话题,比如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么由于这个话题的特殊性,你会倾向于用一种温和的口气来提问。若语气强硬,会使得提问不合时宜。强势的提问会造成一种不利的氛围,无法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学生将会很不情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学生也不会积极地进行讨论,因为这样的话题需要老师使用较为温和的提问方式。
这两个例子说明,在很多情况下,外部的因素会影响老师提问时语气的强弱。老师最好考虑好他们提问的目的,然后再决定使用何种语气比较合适。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堂课上,老师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语气。此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语气的强弱,这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定。
教师也可以用不同程度的语气重复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变换说法,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或者没有反应)来随时调整。
V. 期待得到回答。
在课堂上提问是交流思想的好方式。通过问问题,或者认真地考虑要问什么问题,老师可以创造出一种交流互动的氛围,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新的知识,这与刻板的说教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之前所讲的部分也可以体现出交流互动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来说,这里要讨论的是老师通过提问所营造的氛围。也许这种氛围可以自发产生,那再好不过,否则,教师就要积极地设法营造。
告诉你一个屡试不爽的好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如果你一直不停地问问题,积极营造互动的气氛,那么你极有可能成功。但如果你的问题缺乏连贯性,学生可能会不理解你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因此他们就不会像你预期的那样积极回应。
结论
本章简单地介绍了一些理论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你可以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对提问有一个批判性的态度,可以理性地分析课堂实践,帮助你分析所有可能影响你课堂的因素;二是本章中的几个理论要点可以用以支持后文中的实例。我认为把这章放在开头部分,可以让你了解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技巧、课堂活动和例题,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和原理。下面是要点总结:
● 问题的总体特征。
● 对于被提问者来说,问题隐含着命令的意味,目的在于引发回答。
● 问题能够搭建思想沟通的桥梁。
● 问题可以增加互动。
● 总地来说,在引导回答时,问题的形式比内容更重要。
● 问什么样的问题,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因此,在问问题之前你要考虑清楚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