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 论胃肠肿瘤治疗大法的理论与实践
胃肠肿瘤是腹部常见消化道癌肿,包括胃癌和肠癌,其病理性质以腺癌为多,对于能够手术根治而没有进一步扩散者,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下部分病人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手段。辅助化疗除毒副反应外,由于治疗作用有限,对患者生存期是否获益,仍有其不确定性。除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等治疗外,越来越多的病人寻求中医药治疗,希望从中找到康复和新生的希望。
中医药对肿瘤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其中对肿瘤治法的运用,尤其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随着时代变迁,古今差异,以及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当前对肿瘤的治法理论,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化认识。
(一) 对积聚按初、中、末三期分治的见解
腹内癌肿,触之有形,坚硬不移,属于“癥积”一类。古人认为成因复杂,主要由于正气不足,气血凝聚逐渐形成。一般初期肿块较小或不坚,或痛或不痛,饮食活动如常,不易察觉,随着肿块渐大,则坚满作痛,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中医对于积聚的治疗,清·程钟龄提出按初、中、末三期论治,他说:“邪气初客,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又说:“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也。”这是治疗积聚的大法,对后世治疗癌肿有重要指导意义。
个人对胃肠肿瘤的施治有几点认识:
1. 积聚包括肿瘤但不完全是肿瘤。古人认为,“积”和“聚”有联系,但性质上有区别,一般以血积坚著不移者为癥,属脏病;气聚移动不定者为瘕,属于腑病。同时认为,两者之间不能绝对划分,有先因气聚,日久成积的;也有积块坚固,治后能移动的。因此,积聚也包括部分良性肿瘤或其他腹腔病变。
2. 古谓积聚初、中、末三期的概念,不可能脱离当时认识疾病的时代背景,不能简单地与现代肿瘤诊断的病理分期画等号。古人对疾病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邪正消长状态,提出在不同阶段分重点治疗是其主要内容,如说“邪气初客,积聚未坚”,能够在肿瘤形成的早期加以认识已属不易。在治法上,提出正气未衰,邪气未盛,则“宜直消之而后和之”的观点。消法是祛邪之法,是“坚者削之”之意,待邪消之后则和中养正以善其后,这时强调的重点是祛邪为先。
3. 提出扶正与祛邪相兼为用的理论,主要用于“积聚日久,邪盛正虚”之时,相当于肿瘤未能祛除或积块增大而机体日渐虚衰,正气不足之状。此刻既不能一味攻邪伤正,也不能姑息养奸,任其滋长,宜采用“补泻相兼”的方法,虚实兼顾,不失偏颇,方能符合病况。
(二) 肿瘤“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时代特征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的重要治法原则,体现了因人、因病、因证灵活施治的个性化原则。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要在《内经》治法理论的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新知,合理指导今天的临床实践。
1. 对于腹中已形成的肿块,因限于历史条件,古人无法区分是良性或恶性肿瘤,未能清晰阐述两者之间的预后差别,更无法通过手术方式切除瘤体,因而古之所论与今天对肿瘤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对能够手术治疗的胃癌,首先是在明确诊断后,尽快施行手术切除病灶。在肿瘤切除后的无病生存期,腹腔内虽已无肿块,但治疗并没有停止,或化疗或其他治疗,其目的主要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在手术、化疗后至肿瘤复发的中间过程,是现代医学治疗的空白期。由于手术和化疗均能损伤正气,可以进一步出现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虚损症状。另外,脱落或逃逸的癌细胞,仍然是以后复发转移的“余毒”,中医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包括扶正与祛邪的“相兼为用”。
2. 所谓积聚的“末治”,是指经过治疗,“块消及半”之时,认为“积聚日久,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对于非恶性肿瘤或可保守治疗,“养正积自除”。但对恶性肿瘤,如能创造条件手术者,仍应不失时机,祛邪务尽。如病属晚期,也有继续接受化疗者,对此虽有可能使肿块暂时缩小,但终难挽回局面。因此,中医又应遵循“养正”原则,不以攻邪消积为目标,而以健脾养胃,调和气血,扶助正气为重点,争取“带瘤生存”,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同病”和“异病”古今认识有差别。比如同样是腹内积块,有胀有痛,古称“积聚”,其中有气滞郁结者,移动不定,其病在腑,是属“瘕聚”;有血结瘀凝者,坚著不移,其病在脏,是属“癥积”。其治法一则以疏调行气为主,一则以化瘀散结为主,虽然统称积聚而治法各有不同。今天对“同病”和“异病”的认识,更增加了现代医学的诊断概念,如对腹内包块,首先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有形占位,还要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是良性或恶性,在治疗的方法上两者差异很大。比如说,即便是恶性肿瘤,现代医学也在遵循“同病异治”的原则,像肠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根据肿瘤基因类型的不同,有的敏感,有的不敏感,在选择治疗对象时则因人而异。中医的治疗,面对不同的肿瘤疾病,只要所表现的临床证候相同,均可运用相同的治法,体现“异病同治”的原则;另外,即使是同一类肿瘤,由于病期不同,患者体质差异以及出现的不同证候,则又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体现“同病异治”的原则。中医的这一重要治则,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治疗特点,在肿瘤治疗方法学上有其灵活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 补虚旺脾与化瘀解毒在消化道肿瘤中的配合运用
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之发生与正气虚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景岳全书·噎膈》认为:“少年少见此症,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由于正气内虚,瘀毒内结而发生肿瘤。从扶正方面来说,多从补脾益肾入手,《脾胃论》对“正虚”有独到见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所以胃肠肿瘤更要重视补气健脾。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补脾不但患者症状改善明显,食欲转振,体重增加,而且有利于气血的生长,降低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毒副反应。动物试验亦表明,健脾益气的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能显著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四季脾旺不受邪”,它的抑癌作用是通过恢复和提高免疫功能实现的,因而补虚旺脾是胃肠肿瘤的重要治法,它应贯穿在辨证治疗的各个阶段,前人称此为“善治”。
另外,“瘀毒内结”是腹部肿瘤邪实的重要特征,《医林改错》提出:“肚腹积块,必有形之血”。肿瘤患者的血液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微观癌栓形成与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古谓“攻邪”、“削坚”等治法,重点在于化瘀散结,使有形之瘀毒得以化解,初萌之癌栓难以成形,可能有利于复发转移的积极预防。另外,中医对于肿瘤本质的寒热属性,古今认识差异较大。古人认为,积聚的成因与寒证有关,如《灵枢·百病始生》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历代治疗积聚的方药偏于温药居多,认为瘀属阴邪,非温不克,与现今治疗肿瘤大量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思路上有所不同。
基于肿瘤的基本病机,补虚旺脾与化瘀解毒常相兼为用。比如肿瘤手术、化疗后,正虚而“余毒”未尽或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以及发现时已属晚期肿瘤者,均可根据前人治疗积聚的大法,结合今天的肿瘤医学研究进展,病证结合,灵活掌握扶正与祛邪的治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