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日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1月13日 星期二 纽约

被炒作的华尔街铜牛

华尔街的铜牛塑像一直是美国发达的金融业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外来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它的最初寓意是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是由意大利艺术家狄摩迪卡在1987年纽约股市崩盘后创作设计的,身长近5米,重达6300公斤。狄摩迪卡说:“当我看到有人失去了一切,我感到非常难过,于是我开始为年轻的美国人创作一件美丽的艺术品。”为了筹资,他卖掉了家乡祖传农场的一部分。1989年的一个午夜,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将这座后来举世闻名的铜牛塑像竖立起来,宣称它是“美国人力量与勇气”的象征,寓意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由于没有取得安放许可,数日之后,铜牛被迁移到几条街之外的鲍林格林公园现址。

作为具有标志意义、设计独特、寓意深刻、讨人喜爱的铜牛,无数前来观光的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并以抚摸铜牛的牛角来祈求好运。其实铜牛被人抚摸最多、最光亮的部位并不是头、角、身子、屁股,而是两个硕大的睾丸,据说主要是女性的功劳。抵近一看,果然光亮耀人。可是2007年11月前后的“骑牛门事件”却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人文明素质问题的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当时有人发微博说看见有中国游客骑牛照相,由此批评中国人“素质低下,丑态百出”,但随即遭到国人特别是不少海外华人的强烈质疑和批驳,并贴出了许多外国游客骑铜牛的照片。其实,“骑牛”并不违反什么规定,我们参观时也在现场看到不少其他国家的游客在仔细反复抚摸之后紧贴着牛的不同部位拍照留念。

作为中国人,“骑牛门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苦涩的。曾几何时,我们的一些媒体,一些所谓的公知、精英,一说到外国人就是高素质的化身、文明的化身,而一提及自己的同胞就贴上“低素质”“不文明”的标签——大声喧哗的肯定是中国人,随地吐痰的肯定是中国人,不排队的肯定是中国人,总之,只要不文明的“就一定是中国人”。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自贬、自损情结,一种多么可悲的民族自卑和文化不自信。近代以来中国所蒙受的种种侵略和苦难,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想。西方列强的蹂躏带给我们的最大恶果,不仅是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自信的丧失。胡适先生不是有中国“百事不如人”的著名论断吗?

我说这些,并不是说中国人就可以去骑牛,也不是说外国人骑了我们也一定要去骑,我只是认为,大可不必把一个具体的人和事,把一个偶发的不文明行为动辄作为一种标签或符号贴到整个中国人身上,更不能戴着带歧视性的道德有色眼镜去评价、定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中国每年赴国外旅游的游客数量已突破了一亿人次,手指有长短,素质有良莠,在这庞大的人群中,即使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不也是很正常吗?这跟中国人的民族性有什么关系呢?可喜的是,这些年我们国家已高度关注文明旅游工作,我相信,随着国人出国越来越多、见识越来越广,也必然素质越来越高、形象越来越好,迟早有一天,中国游客会成为出现在世界各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华尔街是英文Wall Street(“墙街”)的音译,它虽然只是一条很窄很短的街道,长不超过1英里,宽仅11米,然而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而闻名于世,它是美国财富的象征,是世界金融市场的晴雨表。其中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是人所共知的,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三一教堂、华盛顿纪念馆、老摩根大楼等。华尔街原来的房子并不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业务的需要,所有的建筑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加高了,唯独有三栋建筑一直保留着原貌,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三一教堂和华盛顿纪念馆,据说这是因为美国人认为美国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经济、政治、文化三种力量的推动,而这三栋建筑恰恰是最合适、最典型的标志,所以无形中被赋予了一种神圣感。

自由女神像与中国人的生意经

乘船观览曼哈顿的美丽风景,包括自由女神像,大概是所有来美访客的必选项目。之前看过不少相关图片,所以虽未谋面,却也似曾相识,待到跟前,果然一如头脑中的依稀印象。

让我大为疑惑的是,登船验票时发现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船上竟然还有中文解说。我问魏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条游船和这条旅游线路是咱们中国人经营管理的,老板是福建人。我恍然大悟。中国人真是精明啊,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美国人或纽约本地人怎么这么久就没有想到去包装、开发呢?据了解,每个人的参观门票是30美元,现在虽然是冬季,是纽约的旅游淡季,但游客还是络绎不绝,若是夏季,据说可坐四五百人的游船每次都是爆满,收益非常可观。

在交谈中还了解到,中国人头脑之活络,确实了得。自游船市场红火之后,有的同胞又开始延伸做票务生意。魏老师的一个朋友,每次从老板手上一次性要5万张票,价格可优惠到约17美元,他再以每张20美元的价格销售给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旅游团队,每张赚取3美元左右的差价,业务开展得很好。这真是三方得利的好营生。

自由女神像,又称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或Statue of Liberty),位于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它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并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赠送给美国的,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历时10余年设计、制作完成,1886年10月28日由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落成和揭幕仪式。

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据说,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为蓝本。雕像的内部结构是由后来设计了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由女神像作为法国人赠送给美国人的建国纪念雕塑,当时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随着美国的日益强大以及对外进行文化、价值观念输出的需要,自由女神像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被赋予特殊的内涵和意义。

围绕自由女神像,我们的同胞念的是生意经,追求的是金钱和利益;而美国人玩的是政治游戏,谋求的是软实力,是美国的道德形象和世界霸权。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大的忽悠就是纽约的自由女神。

充满活力的ICN国际卫视

下午去ICN国际卫视考察学习,接待我们的是副总裁李丰,节目制作人、记者杨冬红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苏俊斌老师。

这家卫视是1998年由中国企业家在美投资兴建的,总部在洛杉矶,分别在洛杉矶、纽约和旧金山设有电视、广播频道,主要面向在美华人。其经营策略是通过与央视以及江苏、湖北、深圳等地方电视台和腾讯网合作,瞄准国内在美留学、旅游市场开展业务。他们提出的“大型节目活动化、活动电视化”经营理念,以及与国内媒体的密切合作与互动,特别是与新媒体融合,开办手机移动台和微信平台等,为ICN带来了极大的效益。我在想,我们做新闻、搞宣传的,经常讲要借船出海,争取有更多的媒体在欧美国家落地,发出中国声音,ICN的做法是不是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在个别交谈时,我征询苏老师,如何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影响,特别是如何能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他认为这基本是不可能的,目前所有在美中文媒体都只是在华人圈内拓展,在美国主流社会没有任何影响。他说,我们提出要向美国讲好中国故事,但这往往是一厢情愿,人家根本不听。上个月某省来美举办了一个类似活动,美方不仅没有官员出席,连学者都拒绝参加。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的一种公关行为,是一种文化价值渗透,他们不喜欢被迫听人讲故事,而是我需要什么才听什么。更何况我们的话语体系也不行,人家听不懂。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是喜欢中国、喜欢中国人,但不喜欢中国政府。所以对中国有很大抵触,包括对孔子学院也越来越持排斥的态度。

所谓不喜欢中国政府,按他们的说法,是中国政府的产生缺乏合法性。这显然是对我们的一种攻击和污蔑,最起码也是一种成见和偏见。试问:难道他们通过殖民、战争、灭绝印第安人而建立的美国,就是合法的吗?难道他们经常出现的以极低投票率当选、在极低支持率基础上运行的各届政府就是合法的吗?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解决有理说不出,有理无处说,说了人不听,听了人不信的问题。

显然,短期内要改变这种状况难度很大,因为你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思想、观点、看法,还有他们骨子里的傲慢和优越感。我们的想法很好,可人家不按我们的套路出牌,不跟我们的节奏起舞。我想,中国的崛起和强盛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困难和曲折程度,要比想象的大得多,有的甚至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或者难以预料的。

会谈结束后,参观了他们的电视演播室和广播发射室,其设施条件相对于国内同行来说可以用“简陋”两个字来形容。演播室大概只有一二十平方米,只有一台简单的录制设备和数把主持人主持、采访用的简易座椅;广播电台发射室更是只有狭小的三四平方米,设备是“两大件”:一台电脑加一台录音机。我留心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中国人,而且都很年轻。在他们身上充满着一股激情,一种自信。我真心被他们的拼搏精神所感动,也衷心为他们的成功喝彩。反观国内的广播电视机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各种支持、条件,都是ICN所望尘莫及的,而我们所缺乏的恰恰就是他们那样一种敬业的精神、执着的追求、乐观的态度、进取的意识。如果我们的广播电视媒体少些对新媒体冲击的无谓抱怨,少些对政府政策资金支持的“等靠要”,而是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主动而为,那肯定是另一番天地,另一种境界。

纽约的中国城与《排华法案》

晚餐安排在位于曼哈顿下城南端的中国城一位福建老板开的“乡村饭馆”。置身于中国城,恍若时空穿越,瞬间就回到了“中国”,但这绝不是今天的中国,而是一二十年前或者说是比较落后的“中国”。和曼哈顿繁华的街区相比,这里整洁让位于脏乱,出店经营随处可见;亮丽让位于暗淡,刚刚还是灯火通明转眼已是灰暗阴冷;英语让位于中文,无论是招牌还是语言,都是熟悉的文字和母语;美国人让位于中国人,这里的主人是中国人,间有少量的外国人;昂贵让位于低廉,在这里奉行的经营理念是薄利多销;安静让位于喧嚣,特别是饭馆里的叫喊声、劝酒声、欢笑声汇成一片。也许只有在这里,同胞们才能找到感觉;只有在这里,才能尽情地表达、宣泄;只有在这里,才能忘乎所以,淋漓尽致。因为这里是“中国”,是自己的“家”。

中国城南面有个孔子广场,华人在那里竖了一座孔子的全身塑像。因为这里大部分同胞来自福建,所以还竖了一座林则徐的雕像。

据说因为中国城不好管理,纽约警察局专门成立了第五分局,除局长是美国人外,其他都是华人。这也是一种以华制华的权谋吧。

据有关资料,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中国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这些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厂、木材厂从事着美国白人不愿做的艰苦工作。19世纪60年代,美国兴建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每年都有上万名华工获准进入美国,大多都投身铁路工地。为此,1868年清政府还与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以保障美国在中国招募华工的合法性。据统计,“1865—1869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雇的近万名筑路工人中,华工十居其九。”有人说,“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华工尸骨”。1880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却很受雇主欢迎,仍能保留工作岗位,于是遭到白人嫉恨,他们无端指责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各地排华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旧金山,几乎成了“热战战场”,白人甚至持械围攻唐人街。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于是向美国东海岸迁移。首先进入纽约的华人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勿街(Mott Street,意译丛林街)、柏克街(Park Street,意译公园街)落脚,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正式形成。唐人街的英文名称是Chinatown,意译中国城。目前,纽约中国城包含40多条街道,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已经成为西半球海外华人的最大居住地和商业区。

提起当年的排华事件,不能不说到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主要内容:一是10年内禁止华工进入美国,如私运华工入境,每私运一人,船主将被处以最高500美元的罚款和1年监禁;二是非劳工的华人入境,须持有经美国驻华领事查验和签名盖章的英文护照,但美国海关人员有权检查并拒绝持证人入境;三是不准中国人取得美国国籍;四是非法入境的中国人驱逐出境。

这份法案直接创造了两项美国纪录:第一次立法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第一次立法排斥一个种族加入美国国籍,堪称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从1882年到190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法律,禁止一般华人进入美国,禁止合法在美的华人成为美国公民。

尽管当时清政府也曾与美国交涉,但弱国无外交,交涉又有何用?直到二战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盟国,为了推动美国战争目标的实现,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才于1943年通过《麦诺森法案》,废除了《排华法案》。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表决通过,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但所用词语是“regret”(遗憾)而不是“apology”(道歉)。

美国不是口口声声讲人权吗?不是主张自由移民吗?翻开这段充满华人屈辱血泪的历史,可以对他们所宣传的所谓自由人权的本质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记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访问美国,美国总统卡特出于政治目的,批评我们限制国人向美国移民,说这是违反人权。邓小平当即回应:“告诉总统阁下,眼下我们有10亿人口,你要多少,我们可以给你多少。那先给你1000万,你说够不够?”卡特顿时语失,尴尬万分。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100多年前美国所上演的所谓指责中国人抢走美国人饭碗的闹剧今天似乎又在上演,当年那些熟悉的论调似乎又在不停地泛起。只是时代不同了,美国人指责的抢了他们饭碗的中国人不是在美国,而是在遥远的东方。

纽约的中国城,还有一个区域叫法拉盛(Flushing)。相对于曼哈顿下城的中国城,法拉盛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要高出一筹,城区更加明亮,更加有序,更加清静。后来才知道,法拉盛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步建设和形成的,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亚裔移民特别是来自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等地移民聚居的地方。尽管如此,与曼哈顿中心区相比还是落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