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北大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忆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大情义深

1956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入学后患病辍学返津,医病疗养。1958年,我跨类考学:先被录取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随后接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通知。在北大报到时,我当即被通知:根据国家需要,转系到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六年制)学习。我一走进北大,就燃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热情,服从需要,理所当然!

我入学第一年就进入北大学生文工团,这是缘分,也是我终生的幸运。1958年建立的北京大学学生文工团,当时经常活动的有300来人。文工团下设3个分团,10个分队:戏剧分团有话剧队、京剧队、地方戏曲队、朗诵队;器乐分团有钢琴队、管弦乐队、民乐队、手风琴队;歌舞分团有合唱队、舞蹈队。文工团编演、创作排练节目,都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反映广大同学的思想动态,或是歌颂伟大祖国、支持全世界劳苦大众进行解放斗争的。

比如,1958—1959年,话剧队编写和排演了四幕话剧《时代的芳香》,描写的是化学系师生研究提取“香豆素”的动人故事。当时在北京部分高校巡演,引起了广泛的好评。第三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戏剧分会上,田汉主席专门提到《时代的芳香》,将其作为业余剧作的代表予以表彰。话剧队还编演了我校中文系同学集体撰写《中国文学史》的创举(陆平校长题名《新兵新史》)。

合唱队排演了全场《洪湖赤卫队》,著名电影导演谢添对此给予肯定和鼓励,还盛情邀请我们参加电影《洪湖赤卫队》部分歌曲的合唱配音。合唱队还和部分系级同学联合排演了《毛主席诗词大合唱》,中央乐团总指挥严良堃亲临指导。

应该说,当时北大同学有不少破先例的创新之举,体现出我们北大学生热诚、忠贞、开拓的青春情怀,也显示出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那时我们参加文工团的活动,不光是业余爱好,还认识到这是一种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排演过程中都不辞辛劳、力臻完美,而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我们今天常说的“追求卓越”“团队精神”在那时似乎都自然地在活动中体现了出来。这就是“北大有责任”,而且这种精神真的能够延亘终生。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64年学生文工团合唱队作为高校的代表之一,参加了3000人合演的大型歌舞《东方红》的排练和演出。参加大歌舞排演的以专业演员为主体,业余演员队伍主要是北大、清华、北师大、北航等几所高校的合唱队。

在排练过程中,大家尊称“总导演”的周总理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八次,还在人民大会堂专门给大家做了长达五小时的报告,报告讲到长征,讲到艰难的革命历程,还讲到新中国成立15周年之际《东方红》演出的意义并做了思想动员。

1964年10月6日,毛泽东观看了《东方红》。10月16日中午,我们全体集合准备主席接见,下午1点准时到达人民大会堂。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就到了,他从我们站队后侧的门走进,走得很稳、很慢,微微地弓着腰,还不时招招手。我们都转过身,对着他鼓掌。

毛主席身后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他居中落座,两边是其他中央领导。他的身后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郭兰英、王昆、崔美善、才旦卓玛;少先队员们在前边簇拥两排。

照完相,只见毛主席侧身对周总理说了什么话,周总理摆了摆手,笑着回答,他认真地听着,随之也笑了起来,坐在旁边的领导们也都笑了。“他们说的什么呢?”我们大家都在想。

合影完毕,毛主席站了起来,离座、挥手,步出了大厅。其他中央领导也依次有序地随同走出。

没过一会儿,周总理就回到了大厅。他说:“主席让我把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大家听了可不要太激动,一定不要跳,那可会把这大厅跳塌的呀!”大家都笑了起来。总理摆了摆手,大声地说:“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啦!”大家随之热烈鼓掌,不过这个消息昨天就已经在报纸上公布了,掌声持续时间不长,大家就急切地等着听第二个好消息。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周总理拉长了语句,提高了声调,还有力地挥了一下手,“今天下午,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啦!”全场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喊呀,跳呀,拍手呀!嗓子喊哑了,手拍红了、拍疼了,想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大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真是扬眉吐气啦,再也不用受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欺侮了!

回校的车上,大家兴奋、激动不已,说不出话,眼泪还是流淌个不停,有人的脸都成了小花脸儿也来不及擦一擦。

我们到校之后不过20多分钟,全校就都沸腾起来了——北大学生文工团的管弦乐队自发地在校园里奏乐,并向全校师生广播,报告这一好消息。一向以国家、天下为己任的北大人振奋起来了!我们要壮大,要自强,要奋进!那鼓声、那号声,仿佛就想把这发自燕园的心声迅速地传向全中国,传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