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对大部分家庭而言,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并为孩子成长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和终身学习者做好铺垫与准备。除此之外,早期阅读会带给孩子很多附加的奖励,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会因此在语言、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等其他方面得到成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否进行早期阅读,最直接的体现和差异会表现在孩子的词汇量上,孩子除了生活中用到的词汇,他们在阅读中所听到的、接触的词汇量与孩子的理解力、学习力等都有极大关系,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里对阅读的好处是这样总结的: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下面我们就早期阅读的意义进行讨论。
一、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目前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研究都表明,0~6岁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的智力是指人能够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掌握的知识、经验、方法等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发展幼儿智力有很多方法,其中,开展有效的早期阅读对儿童日后的智力发展有较大影响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可。
早期阅读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意义有很多。第一,早期阅读能够在生理上有效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和成熟。阅读对于儿童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能够促进其神经网络的发展,加速其思维能力的发育。第二,早期阅读往往是图文并茂,甚至以图画书为主,这种鲜明、直观、生动的画面能够有效吸引儿童集中和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第三,早期阅读中特别是亲子阅读,往往会采用父母读给孩子听的形式,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想象,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经过长期的早期阅读活动,儿童就会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促进智力发展。第四,早期阅读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孩子年龄设计的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丰富的早期阅读材料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种各样的知识,有故事类、科普类、百科类、情绪类、认知类等,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认知,完成一些基本的规则、礼貌、安全等知识的普及,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到一些社交、沟通、情绪等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增长,也可以促进形成密切的亲子关系,加强心灵沟通,促进儿童的心理和精神成长。
二、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审美意识的建立
早期阅读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绘本阅读。绘本也就是图画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图画书都是绘本,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演绎一个故事,不认识字的孩子通过图画也能大概了解书中的内容,这正是绘本的美妙之处,简单易懂,但是却能传达很多主题和内容。绘本里的图画并不是简单地和文字相对应,它富含设计感和美感,甚至暗含了很多隐藏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高手,有些甚至大人都发现不了的小秘密,孩子却能轻易发现,优秀的绘本会给孩子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的绘画风格也对孩子进行了早期的审美启蒙,比如:《小黑鱼》采用的是水彩画和拓印的方式展现整个画面,这也是儿童创意绘画中的一种形式;《可爱的鼠小弟》采用的是以简单的黑白色作为基色,少许红色作为点缀和突出,更像是素描的形式;《小蓝和小黄》采用的是撕贴的形式,用贴画来表达一些抽象的内容。各种风格的画面和表达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孩子的审美水平,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在美的熏陶下成长的孩子,对美和丑也有着自己的辨别力,对色彩的感观也更加敏感。绘本阅读的过程也发展了美育,真的是一举两得的事情。等孩子慢慢进入识字敏感期后,可能会慢慢过渡到以看字为主。但是图画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更加友好,更容易让孩子深入其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三、早期阅读可以带给孩子快乐
早期阅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才能产生兴趣。随着绘本和图画书等儿童图书的发展,图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鲜艳的色彩、立体的卡片、触摸的机关、能发声的图书、异形书等,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而言,书就是一种玩具,在这里找到乐趣才会愿意亲近图书。这一方面需要家长在挑选图书的时候选择一些优质的、与孩子兴趣相关的书作为引子,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加图书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阅读的时候要有声有色,要有代入感地阅读,而不只是简单地朗读出来。切忌功利心太重,以识字为目的的早期阅读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日本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中提道:有不少父母认为,从孩子很小时候起就念图画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认字,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使父母无法轻松讲故事,从而使图画书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带给孩子快乐。结果,图画书反而变成了虐待孩子的刑具。请父母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图画书的真正用途,和孩子一起发掘图画书的趣味。只有正确认识早期阅读,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至于急功近利,把它仅仅当成一种学习的手段和学前知识储备,快乐的阅读才会更持久。
四、早期阅读可以给孩子教育
早期阅读是一个亲子阅读的过程,既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接受教育的过程。以绘本为例,它的目标覆盖了0~99岁的人群,很多绘本里蕴藏着有关生命、爱、死亡等的许多深刻的内容,即使大人看了都会深受感动和教育。像《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本书,就是一个既属于成人也属于孩子的童话,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很多孩子对于喜欢的故事喜欢反复读,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每一次读或许都会有新的收获。阅读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想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教养孩子有很多方式,阅读只是其中的一种。人际关系、情绪、情商等都可以通过绘本共读,跟孩子分享。阅读的效果也不是在当下,即使读过一些绘本,但短期也不能期望有什么改变,读到一本好书,就说给孩子听,这是传递智慧。人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心情沮丧的时候,有人用听音乐的方式获取快乐,有人通过阅读来疗伤,阅读不是万灵丹,但是阅读为你寻找快乐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这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中说过的话。为孩子读书的过程既是一段温暖的亲子时间,也是向孩子传递各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通过故事的方式,这些观念和思想慢慢浸入孩子的成长中,成为他们处事的指引,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
五、早期阅读可以促进亲子沟通
早期阅读更多地表现为亲子共读,孩子最初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阅读,经过积累慢慢实现自主阅读,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即使孩子长大了,他们仍然需要并享受亲子共读,我们把孩子揽在怀里,一起享受一本书,或搞笑,或温馨,或感动,孩子读的不仅仅是书,更是从阅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一种亲情的交流,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抚育,而这种抚育需要花费的不是金钱,更多的是耐心、爱心和坚持。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与父母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故事里的人物来引导,这会让我们更加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亲子阅读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故事,也有在父母怀里听故事的美好和温情回忆。《朗读手册》里曾经提过这么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种亲子沟通方式带给孩子的是知识,是爱,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各种早教机和高科技育儿工具层出不穷,但是这些都比不过父母带有温度和感情的朗读,前者是单向的输入,而后者是有温度的互动和沟通,更能促进孩子的心灵成长,也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每天的亲子阅读实际上可以看作一段美好的亲子时间,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父母,把阅读时间利用好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六、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会有什么样的色彩和美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引导和培养。我们都知道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只要经常定期做,都会慢慢形成习惯,比如天天刷牙、早睡早起等。现在也有很多“21天习惯养成计划”等类似说法,好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的,当然阅读也可以。我们从小给孩子阅读,天天阅读,阅读就会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习惯。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坚持和付出,给孩子读书可能会觉得枯燥无聊,甚至口干舌燥,遇到孩子需要重复读一本书的时候,更是感到崩溃。然而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的小插曲,一个在阅读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也更容易将阅读习惯持续下去,并成为一个终生阅读者。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亲子阅读和儿童阅读,我们都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一颗毫无功利之心,阅读只是一种愉悦的体验,识字、语言、学习等都只是阅读所带来的额外收获,而不是阅读的出发点和目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抱着一颗平常心,去除功利色之后的阅读,带给我们的收获远远不止识字和学习这些短期效果,孩子也将从阅读习惯中终身受益。
七、早期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无论家庭、幼儿园还是社会早教机构,社会各界如此重视早期阅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阅读对于促进儿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独立阅读能力又是儿童之后成长过程中个人学习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的内容也很多,从最基础的识图断字,到理解文章中心大意,再到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还有阅读的兴趣和价值观、阅读范围、阅读方法等,都属于阅读能力的范畴。早期阅读对幼儿阅读能力的要求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读懂图画。就是要求对图画书里反映的事物现象和故事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认识和理解书中的中心主题。第二,学会判断。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过程有简单的判断,对故事的下一步发展有个人的推测。第三,在阅读中体验或者融入个人情感。通过阅读故事情节产生喜悦、厌恶、好奇等社会情感,逐步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在阅读方面具有不同的禀赋和兴趣,学校和家庭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而非强制性的要求。
教育界普遍认为,早期阅读是儿童开展独立阅读的前提和必经之路。从活动形式看,开始是父母或者教师给儿童讲述,之后过渡到共同阅读阶段,进一步实现儿童和同伴之间共同阅读,最后实现儿童独立阅读,这样一步步过渡,最终实现儿童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能够独立阅读。在这样一个阶段中,亲子阅读的作用异常重要。因为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儿童能够得到一对一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专注力和阅读效果。
八、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体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其日后的思维和交际能力。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语言能力发展非常快速,相当一部分幼儿在3岁左右已经能顺畅地进行交流。研究发现,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其语言能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积极开展早期阅读培养,会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特别是能够促进幼儿逐步使用长句而不是单个词汇与人进行交流。同时需要注意到,儿童的语言体系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不能是对成人语言的简单模仿,而是需要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在自身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亲子阅读是一种最好的早期阅读形式,亲子阅读能够让幼儿在最为放松的环境下培养思维和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早期听读活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我们在进行亲子阅读时,父母与孩子应该进行积极的双向交流活动。父母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不但能够给孩子讲故事听,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根据阅读内容给孩子提出问题,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并且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不仅能够让亲子阅读进行得更为顺畅,而且能不断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表达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早期阅读一般内容浅显,以故事性内容为主,侧重于情景活动的描述。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积极开展和幼儿的互动来促进其对有关内容的思考和表达。另外,通过阅读可以极大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富有情节的故事书、蕴含知识的认知书、描述场景的图画书等,都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早期阅读中要重视阅读素材的多元化,尽量丰富阅读的内容和类型,才能更好地促进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九、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随着早期阅读越来越引起重视,各界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早期阅读不但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素质有积极作用,还有益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学者通过研究和统计发现,“早期阅读能力水平高的幼儿心理健康得分显著低于早期阅读能力水平低的幼儿,幼儿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早期阅读能力总分均呈负相关,早期阅读能力得分越高,心理越健康”[2]。一般认为,儿童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心理敏感而脆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自我调节的能力也比较差。通过阅读,为儿童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窗口,图书故事里的情节常常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早期阅读活动通过精美的图片、温馨有趣的故事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帮助儿童在阅读中体验生活,感受情感和学习行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设立“世界读书日”时提出: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说明阅读最重要的是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针对儿童,更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是希望能给其带来欢乐,让儿童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所以不要把重点放在学习上,以免带来压力。针对有一些精神弱点的儿童,阅读还能够有疗愈的作用。“阅读疗法”在学术界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阅读可以用来引导儿童进行情绪调节,帮助其克服胆小、粗心、自私等不同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心理和优秀品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