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湖(中国文化·古典诗词品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6/34777016/b_34777016.jpg)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注释
饯别:设宴送行。
王十一:刘长卿友人,生平不详,本家排行十一,故名。
烟水:形容茫茫的水面。
飞鸟:既是眼前景,也喻指王十一。
没(mò)何处:消失在什么地方,侧面写诗人久久凝望的神态。
空向人:指山枉然与人相对,徒增相思。空,白白的、枉然的。
五湖:诗中指太湖,是王十一将往之所。
汀洲:水边或者水中平地。
白:又作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称。
简析
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遥望凝思,愁肠百结,表现了对朋友王十一的真挚情谊。全诗虽以“饯别”为题,却不着“别离”二字,唯写作别时的风光,将浓浓的愁绪寄于景中,曲折婉转,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首联即写目送朋友驾舟远去,孤帆消失在浩渺的水天之际,诗人远望着烟雾空茫的江面,久久伫立,频频挥手泪湿衣巾。“望”“挥手”“泪沾巾”等一系列动作,渲染了诗人饯别友人的惜别之情,笔墨凝练浓重,使人动容。颔联巧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一“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暗示了朋友茫茫不可预知的前途,倾注了诗人的无限关切和忧虑。当如黛青山切断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最后一帧画面,目无所依的诗人久久伫立原地,身旁也只有默默无言的青山做伴相对无言,徒添寂寞空虚。此处将青山拟人化,更凸显了朋友离去之后的落寞之感。颈联进而写诗人心中所想,交代了朋友此次远行的终点,一叶风帆沿江东去,渐行渐远,自己的心仿佛也随朋友一起上路,停泊于五湖之畔,欣赏着落日辉映下湖畔的美好春色。此种对友人行途的追赴,将诗境大大拓远,又将依依之情续得绵长动人。诗的最后再由想象回到眼前的现实,诗人驻足汀上,空对着秋水 花出神,久久难以归去,满腔愁思交织。全诗一反常态,不写送别时的依依惜别,只写别后秋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匠心独运。
背景
从内容上看诗中送别地点应在江汉一带,推测作于唐大历五年(770)刘长卿任鄂岳转运留后之时。
名家点评
〔清〕贺贻孙:刘长卿诗,能以苍秀接盛唐之绪,亦未免以新隽开中晚之风。其命意造具,似欲揽少陵、摩诘二家之长而兼有之,而各有不相及不相似处。其不相似不相及,乃所以独称其为文房也。(《诗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