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方法
本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读法。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研读民主革命时期的相关文本资料,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找出研究的突破口,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研究理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
第二,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逻辑和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关系,从历时性、共时性和现实性三个维度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发展的研究框架,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不同层级结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发展轨迹等内容,以综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历史脉络和内在规律,从整体上厘清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关系。
第三,比较研究法。从共性与个性、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等维度入手,结合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时代背景、国情条件、革命形势和阶段特征等内容,综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群体特点、具体内容和实现平台,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具体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以厘清主体的不同群体、层级、结构在各发展阶段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动力要素和基本规律。
第四,跨学科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既要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际等理路来考察,也要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群体性特点及其演变过程,还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本身的结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组织成分和个人素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地位的形成及其内部各构成部分间的互动关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群体性变化的相关机制等问题的探讨,这就需要结合政治学、哲学、领导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主体问题进行多维考察,以全面展现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发展脉络与内在结构。
二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本书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视角来重新审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即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基本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本书从过程性、群体性生成与主体性发展的整体视域出发,在综合把握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集中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对于推进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关系,凸显了主体发展的历时性、共时性和现实性的分析和思考,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本书涉及领域多、时间长,因此需要更大篇幅才能将这一复杂问题论证得更为清晰和深入。同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相关基本概念问题的理解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思考和把握;同时,由于本书主要是在探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问题,研究自然是要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量史实基础之上,可能使得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对史实的论述和思考,而对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塑造的思想理论的认识和学术思考上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2]郑继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体系》,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7页。
[3]李张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元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4]王增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9页。
[5]陈云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及其相互作用》,《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彭艳娟:《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特质》,《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18期。
[7]郑继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体系》,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9—141页。
[8]王来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9]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求实》2006年第8期。
[10]陈佩:《主体论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的构建》,《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1]赖文葵:《论党的杰出领袖对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2]邓剑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江汉论坛》2002年第7期。
[13]董圣滨:《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文教资料》2014年第3期。
[14]仇小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略》,《理论月刊》2011年第4期。
[15]王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及启示》,《文教资料》2005年第33期。
[16]王来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17]陈云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及其相互作用》,《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8]王家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9—90页。
[19]肖浩辉:《客观公正地评价党的领袖人物及其理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0]柳建辉、李庆刚:《坚持唯物史观 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11日第7版。
[21]赵子文、夏斯云:《领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作用的经验及启示》,《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9期。
[22]左玉河、王瑞芳:《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
[23]缪小勇:《浅谈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24]高继民:《陈独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初始作用》,《党史文苑》2014年第18期。
[25]巴志鹏:《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6]刘柳:《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27]董一冰、张宁:《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贡献》,《湘潮》2015年第3期。
[28]李永春:《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5期。
[29]谢建芬:《论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东岳论丛》2001年第5期。
[30]杨明:《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兰台世界》2013年第22期。
[31]张梅毅:《瞿秋白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瞿秋白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32]袁玉凤:《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3]刘占奎:《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
[34]罗晓君:《延安时期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大学,2010年。
[35]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6]钟德涛:《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先行者、旗手和奠基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7]喻碧红:《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湘潮》(下半月)2009年第8期。
[38]段刚辉、薛金慧:《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9]王涛:《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之一:集中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40]林倍磊:《论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5期。
[41]陈答才:《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42]马毓新:《论朱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7期。
[43]李鹏:《朱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44]雷国珍:《任弼时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理论建树》,《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5]秦位强:《论抗战时期任弼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46]刘华清、李有福:《论任弼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贡献》,《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7][美]雷蒙德·F.怀利:《毛泽东、陈伯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6—1938)》,林育川译,《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