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HMS隐私合规架构
1995年,欧盟制定了《数据保护指令》(Directive 95/46/EC)来保护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2012年,欧盟宣布“数据保护规则改革”计划,并提出《统一数据保护法》(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1])草案,并于2016年4月正式通过,2018年5月正式生效。GDPR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概念和基本原则被全球普遍认同,阿根廷、新西兰、加拿大、日本、巴西、土耳其、中国在制定和修改本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时,均参考了GDPR法案。今天,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隐私保护,相关法律也更趋完善,对违反隐私行为的处罚也日趋严厉。
华为在全球范围建立了独立的隐私安全团队,持续研究隐私保护和安全技术,并确保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得到严格遵从。从业界主流的隐私保护框架GAPP(Generally Accepted Privacy Principles),到全球最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律GDPR,隐私保护原则都融入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GAPP、GDPR与各国本地法律共同构成了华为隐私合规框架的基础。图1-14所示为华为全球隐私合规框架。
图1-14 华为全球隐私合规框架
(1)通知
在采集个人数据前,华为会告知用户:①采集的个人数据类型;②个人数据处理的目的、方式;③数据主体的权利;④华为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措施。
(2)选择和同意
个人数据采集应基于用户同意、书面授权或其他法定事由,保存同意或授权记录,给予用户选择权并确保用户的“同意”可撤销。
(3)采集
基于目的相关性、必要性、最小限度采集个人数据。
(4)使用、留存和处置
个人数据的使用目的、方式和留存期限与向用户的通知保持一致。基于个人数据处理目的保持个人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要为个人数据提供安全保护机制,防止个人数据被盗用、误用或滥用,防止个人数据被泄露。
(5)向第三方披露
当华为授权供应商、商业合作伙伴代表华为处理个人数据时,应基于风险对其进行适当认证,以确保能够为个人数据的处理提供安全措施,并通过合同要求其提供与华为同样水平的数据保护。供应商、商业合作伙伴只能基于与华为的合同、华为指令处理个人数据,不能为任何其他目的处理个人数据。
(6)数据跨境
华为持续关注各国对个人数据跨境转移的管制要求。将个人数据转移出EEA(欧洲经济区)时,需要签订欧盟要求的数据转移协议或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对个人数据提供充分的隐私保护。
(7)数据主体请求
当华为作为数据控制者时,为数据主体(用户)提供合理的访问机制,供其查看自己的个人数据,必要时允许对其个人数据进行更新、销毁或转移。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华为公司的最高纲领,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HMS生态建设的工作重心。在提升业务的用户体验同时,HMS始终致力于构建用户信任的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品牌。
至此,我们了解了移动应用生态的诞生,对主流玩家的生态业务模式和发展历程做了简单回顾。作为移动应用生态圈的重要力量,HMS正在快速成长和壮大。对于有意愿加入并和HMS共同成长的IT从业者,我们将在后续章节给出HMS集成实战指导,详细向读者介绍如何快速、高效地融入HMS生态,实现商业成功。
[1] GDRP:即《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欧洲联盟的条例,前身是欧盟在1995年制定的《计算机数据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