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智力发展的条件

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因素,即条件是:遗传、环境、教育和勤奋。这是个理论问题,这里不进行更深的叙述。因为这是个理论工作者探讨已久的问题,它与开发孩子智力和提高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所以,家长们应了解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观点。

(一)遗传作用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类通过遗传将祖先的许多生理特征传给下一代。遗传的生理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有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这里的遗传因素指的主要是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内有关的基因,在它们的控制下合成和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的是大脑,并决定其功能,简单说,遗传而来的神经系统的质量决定着大脑的功能,也影响着智力水平的高低。下面是有关这方面的两组资料。

1.“活电脑”申克功

11岁的申克功,被人们称为“活电脑”,其反应速度相当惊人。下面是申克功当众回答的计算题:

申克功用3.4秒,快于计算器。

申克功用6.5秒。

三台袖珍计算器都在17.5秒之后。

6259=14,511,915,228,366,851,806,640,625

申克功只用20秒说出了26位的答案。

2.名人家族材料

德国音乐家巴哈两次结婚,共有19个孩子,其中5人成为有名的音乐家,占26%。他的家族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200年间,共出50位音乐家,其中20个特别优秀。意大利画家提申一家出了9位大画家。法国数学家伯努利一家三代出了8位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以上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智力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为智力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而要把这个智力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环境、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因此,遗传的作用不能夸大,正如马克斯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二)环境的作用

环境从大的方面讲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从家庭来看主要指家庭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环境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朱文奎的悲剧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夺去了建文帝的皇位后,为了永保其皇位,把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奎带到北京关起来,管吃管穿管住,就是单独隔离。尽管朱文奎血统高贵,可是从2岁一直关到55岁的孤独生活,使这位皇族之子成为“初见牛马亦不能认识”的白痴。


被绑架的王子

19世纪国外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在一间直不起身的黑房子里,每天只给面包和水。17岁时才获释放,这时的王子,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后来虽全力教育,但智力发展还远远落后于普通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子由于长期不用,发育受到影响,结构已经变得很简单了。


七龄童通晓英法西三国语言

本报讯(记者 张灵)2岁开始用英语与父母交流,7岁通晓英、法、西班牙语言……前天,在“精诚杯”第六届少儿英语大赛决赛现场,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7岁男孩韩金雨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堂彩。

与很多通晓几国语言的“小海归”不同,韩金雨学语言的经历完全来自本土训练。据韩金雨母亲夏女士介绍,小金雨一直生活在北京,从小对语言很有感觉,“我觉得孩子挺有语言天分,但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也很重要”。家里不少人都具有良好的外语背景,小金雨的舅舅在新西兰大使馆工作,父亲在美国公司上班,金雨从小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从小到大,他所看的影碟都是英文的,与父亲打电话也全部使用英语。6岁上学之后,他便通过家里的客人或家教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

在前天的比赛中,小金雨表现得十分活跃,不仅用流利的英语现场讲述了有关马拉松的来源,还演唱了1998年世界杯的主题曲《生命之杯》。凭着精彩的表现,小金雨最后获得了一等奖,但赛后他噘着嘴巴生了半天的闷气,因为没有拿到特等奖。……

(《京华时报》2005年12月12日)


上述例子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早期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得不到早期教育的孩子,智力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育的作用

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级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遗传素质是差不多的,但智力水平相差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


孪生姐妹的不同

据资料记载,有一对同卵的孪生姐妹,她们在18个月的时候分开,姐姐被送到偏远的地方抚养,只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妹妹在一个繁华的村镇长大,并读完了专科学校。在她们35岁时接受了智力测验,结果是受专科学校教育的妹妹比她姐姐智商高得多。


只要有恰当的条件

美国芝加哥著名教育家杰明·布隆和其他一些科学工作者,做了一项历时五年的研究,对象是120名超级明星,包括世界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钢琴家、雕塑家,游泳、网球等世界冠军。总之都是在各自领域里最出色的、最有才华的人。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恰当的条件,绝大多数儿童都能成为较有才华的人,人类的潜力比测出来的高得多。同时,有天资的儿童比我们想象得多。


很明显,孪生姐妹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她们的智力水平也不同;对120名超级明星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恰当的条件,绝大多数儿童都能成为较有才华的人。”这个“恰当的条件”主要是教育。可见,教育在开发孩子智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乌申斯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四)勤奋的作用

个人的勤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俗语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与积累。”许多杰出的人物总结自己成功之点,几乎都一致承认勤奋在其中的作用。

托尔斯泰:“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高尔基:“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爱迪生:“天才的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


华罗庚自述

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在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后,就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这就是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别人只用一个小时,我就用两个小时,这样数学成绩就不断提高。

(王极盛.智力ABC[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让想象成为现实

史丰收一天天长大,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想象。他抓住这个可贵的想象锲而不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试验着,一定要把想象变为现实。

人们看见史丰收老在那里写呀、算呀。这个小学生,既不懂数学理论,又缺乏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全凭一题又一题、一次又一次的硬算,可是算出来的结果总是不对。史丰收算了一本又一本。买本子太贵,他就用废纸算,废纸也不够用了,他用柴木棍在地上算,在胳膊上算,在手上算。村里人看见他胳膊上腿上都写满了数字,不解地说:“这孩子着魔了!”

史丰收真是如痴如醉。晌午,妈妈做好饭催他:“丰收,快来吃饭吧。”他伏在炕上算,不动弹。

“丰收,快来吃饭,饭都凉了。”

他还不动弹,还在算。

“丰收,快吃饭吧。又该上学了。”妈妈着急地塞给他两个白馍馍。史丰收还在那里算,一直算到快上课了,他拿起两个冷馍就走。只见那白馍一口没动,上面写满了数字。

深夜,奶奶被史丰收惊醒了,只听见他在睡梦中喊着“三三“”五五“”七七”……老人心疼地摇摇头,给孙子盖好被子。奶奶刚躺下,又听见喊:“奶奶,灯,灯,快点灯,我算出来了!”史丰收兴奋地推醒奶奶,点燃煤油灯,把算出来的结果,用钉子划在墙上,免得第二天忘了。

每天夜里,奶奶不知道要被他叫醒多少次。老人又心疼又生气地说:“哎呀,你白天吃不好,夜里睡不好,这样算下去,连命都要搭上!”

……

(郭梅尼.勤奋出天才[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这些资料都说明在人的智力开发过程中,个人的勤奋所起的作用。

遗传、环境、教育和勤奋在人的智力发展中各自发挥着作用,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