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网友:段总应该也有弱点吧,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段永平:呵呵--当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时,就永远不去那儿--芒格(大意啊,原话不记得)。(2010-10-22)
查理·芒格原话:“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1.不做空
01.网友:“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文章是这么写,其实没那么可怕。
段永平:呵呵,我以前也那么认为来着(2010-03-31)
02.网友:阿段..您真有做空过百度?
段永平:你不相信我却在这里干什么?(2010-10-22)
03.网友:呵呵Mr段是否可以分享一下自己认为的最差的一次投资?也好让我这样的追随者有点信心。
段永平:呵呵,亏钱的投资有好几次了,多数都可以原谅,但有一次属于极度愚蠢,就是跑去short百度。之前投资表现非常好,有点飘飘然,真以为自己很厉害。开始还是想小玩玩,后来又不服输,最后被夹空而投降,所有账号加起来亏了很多钱,大概有1.5-2亿美金,其中有个账号到现在都翻不了身。
最可惜的是,这次错误把我们的现金储备全部消耗掉了,机会成本巨大,不然这次金融危机我就可以帮大家赚更多钱了。而且最遗憾的是,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巴菲特叫我不要做空之后。现在知道什么叫不听老人言的后果了吧?值得欣慰的是,这3年总的表现还不错。真有点感谢金融危机给了我逆转的机会。
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不过,这其实不算我最差的投资,因为这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投机。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例子了。
网友G:最可惜的是,这次错误把现金储备全部消耗掉了,机会成本巨大。是不是指现金用完了,真正好的投资标的来时,却没钱买了。
段永平:是的,机会成本大,亏点钱是小事。(2010-05-10)
04.网友:请问段总当时卖空百度的理由是什么?当时是怎么想的才做出这决定?从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
段永平:首先,卖空行为是错的。当时确实看到了一些百度不对的东西,事实上百度后来也因为这个东西掉得很低(如果我能一直空到那时实际上可以赚大钱),但我也确实忽略了一些对百度有利的重要条件,比如政策环境等。总而言之,卖空行为是投机行为,吾不该为之。(2010-09-14)
网友B:大道当时为啥空百度呢
段永平:当时不知道哪根神经起了主导作用,属于失去平常心的愚蠢行为。(2012-03-14)
网友:大道,你是不是可以反思下当年short百度的最致命原因是哪个?
段永平:我早就不再做空了。(2012-03-26)
05.网友:对于优秀公司的多头操作,理解度就基本等同于安全边际,这个对我非常有启发,先谢谢大道.但我私下认为:对于劣质公司的空头操作,安全边际要包含更多的内容.
段永平:做空是愚蠢的!(2013-03-04)
06.网友:我手上空头COVEREDBOUGHT BACK SOME YHOO
段永平:长期而言,靠做空成功的人极少,这么难的路还是不走的好。
网友:谢了!极少人做的东西才能赚钱,也是逆向思维。
段永平:不是极少数人做,而是绝大多数做的人都中招了。(2010-07-04)
07.网友:如果腾讯涨到200港元以上,您经过调研又发现腾讯的游戏业务增长接近极限。您会考虑融券卖空腾讯的股份吗?巴菲特好像做空过美元吧?
段永平:我以后不会做空任何股票。我不觉得腾讯到200块就贵的离谱,做空要小心。为什么要找这种让自己睡不好觉的事干呢?巴菲特也许其实是想对冲他的美元资产。对他做空美金的事我没搞懂,总觉得他不应该做。他可能是好玩吧?(2010-03-29)
08.网友:雅虎要跌吗?感觉没人能挽救雅虎了.如果这些传说中的收购都是浮云的话,是不是可以空一把?
段永平: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那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早点收起做空头的念头吧,老老实实去找那些可以让你睡得好觉的deal!
不过,投机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偶尔去下赌场一样,如果你做好输钱的准备的话(赌点小钱?)
我们老中好像天生好赌,真有很多人是到赌场去赌身家的,让人难以理解。
顺便讲个赌场小故事:n年前,我们还处在VCD的年代的时候,有一年拉斯维加斯CES期间,酒店赌场里见到很多同行朋友在贵宾厅玩。经常看到小铲子一铲就是几万美金,一晚上下来怎么着都是几十万美金的出入了。我那时想,这帮哥们可真是喜欢刺激啊。过了两天,当我回中国时,在机场居然发现这帮哥们居然坐的是华航经停台北的经济舱。我那时就想,这帮哥们这是想不开啊。不过据说那次以后,这班哥们开始不那么亏待自己了,起码也搞个商务舱吧。(2011-10-29)
09.网友:我今天只是Covered一些空头,我手上只有空头&Cash,明天看看Market可能去买一些,不急慢慢来买,因为Margin Call的l还没出手...
段永平:希望你有一天能理解老巴为什么讲不要做空时,你的投资就会再进一步。(2010-05-22)
10.引用巴菲特、芒格谈做空(2015-01-18)
巴菲特:“查理和我对做空都不陌生,我们两个都失败了。”芒格对做空则表示:“我们不喜欢以痛苦地交易来换金钱。”(2013年)
查理和我过去在上百只股票上有过做空的想法,如果我们实施了,我们可能已经变成了穷光蛋。泡沫的演化基于人性,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它会破裂,或在破裂之前它会膨胀到多大。(2002年)
这是个有趣的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人被做空毁灭,做空会让你破产。
你会看到许多股票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内在价值,股价是内在价值5-10倍的现象很普遍,但很少看到股价是内在价值10-20%的情况。所以,你可能认为做空很容易,但实际上不是。
股票之所以常常价格高估,是因为背后有推动的力量。他们常常可以利用高估的股价来提升价值。例如,股票内在价值为10美元,但交易价格是100美元,他们可能会把内在价值提升到50美元,然后,华尔街会说:“看,我们创造了价值!”这个游戏会继续下去,在这个游戏终结之前,作为做空者,你可能已经把钱耗光了。
长期做多更容易赚钱,你不可能通过做空赚大钱,因为巨大损失的风险意味着你不能下重注。我们会永不做空,因为我们太大了。
芒格:做空并看着推动者把股价拉升是非常刺激的,但不值得去体验这种刺激。不做空、不融资,想死就变得较难了。(2001年)
11.引用:段永平:点评芒格主义
(49)“It’s dangerous to short stocks.”
译文:(49)做空行为是很危险的。
段永平: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不该做空的理由:做空时不光要面对基本面,还要面对市场的疯狂。任何人都可能会犯错,但做空犯错可能会会对无限风险,看看前几年做空大众汽车的那个案例就明白了。(2012-06-26)
(50)“Being short and seeing a promoter take the stock up is very irritating. It’s not worth it to have that much irritation in your life.”
译文:(50)坐在空头位置,又看到股价遇到利好大涨,这是一件特别让人气愤的事情。人生苦短,遭受这种气愤太不值当了。
段永平:这大概是芒格年轻时的体会,很不幸我也体会过了。(2012-06-26)
(51)“It would be one of the most irritating experiences in the world to do a lot of work to uncover a fraud and then at have it go from X to 3X and and have the crooks happily partying with your money while you’re meeting margin calls. Why would you want to go within hailing distance of that?”
译文:(51)世界上最郁闷的事情之一,就是你费尽力气发现了一个骗局(并且做空这个公司),但是眼睁睁地看着股价继续疯涨三倍,而且这些骗子们拿着你的钱弹冠相庆,而且你还要收到证券行的保证金追加通知。像这种郁闷的事情你哪能去碰呢?
12.网友:好像有个德国老头就是做空了大众而卧轨了去年我看到这“贵族老头”自杀的详细报道我都掉泪了。想起来了这个德国老头叫阿道夫·默克勒,还真是德国的富豪,做空大众就自杀了,一个成功的人以这样极端的方式了结生命,也是相当勇气。
段永平:他要是明白老巴讲什么就不会到这个地步。(2010-04-01)
13.网友:做空挺累,入市以来唯一挣钱的是苹果,老乔逝世后,从350涨到了560,涨了60%但我整个盘子现在只盈利8%,盈利都被做空侵蚀了。从A股过来的人,总是免不了要经历这一阶段,小孩玩火,越禁忌越玩。烧痛了手,也就罢手了。
段永平:老调重弹:不做空、不margin,不做不懂的东西。什么时候明白都不晚,不过真的明白恐怕都是在付出大代价之后。(2012-03-14)
14.小案例:跟谁学(GSX)
段永平:我有个邻居(没那么熟),是专门做做空生意的(我搞不懂怎么做哈),前段时间突然问我是否知道这家公司,因为好几个做空公司在做空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做假账,理由是因为他们的成长太快了。我真的让我们教育电子的同事去了解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成长在这个环境下看不出任何明显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于是我告诫邻居,中国很大,这点营业额的成长比例其实不是不可能的。那时候股价好像是30-40之间。前两三个礼拜打球又碰到邻居,问起他是否还空着呢?他说是的,他们的成长太不可思议了,肯定是做假账。我看了一眼股价,那天大概80左右。
我完全不了解跟谁学这家公司,这里我想说的是:最好别做空哈!这个世界有很多你不懂的事情,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
我其实就是想告诉那些和我的邻居有同样想法的人们,做空是很危险的,时间很可能不站在你这边。我看到这家公司从30多涨到130多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替邻居担心哈,我觉得他恐怕很难睡好觉,何苦呢?!
不喜欢的公司避开就好了,千万不要去做空,因为看错一次会让你难受很久甚至一辈子的,尤其是那些已经是有钱的人们。没人希望自己需要富两次的。(2020-08-11)
2.不用margin(融资,保证金杠杆交易)
钟达奇: @董宝珍先生的否极泰基金9月底净值已经公布了,净值0.4704,8月30日至今的一个月下跌了34.85%,而此期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幅度为20.57%,简单计算杠杆率约为1.7,基本是券商融资限度的极致。耳旁响起那句话,不要借钱!
---来自雪球
段永平:包括自己在内,人都有愚蠢的时候。看到别人的错误后会引以为戒的人们犯蠢的机会会大大降低!用margin就是件错事。做对的事情最重要,然后才是如何把事情做对。(2013-09-28)
01.网友:真是不吃亏记不牢,去年10月份时我融资买兴业银行时段总就教导过:“人们愿意做错的事情的原因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诱惑。如果你这次赌对了,那将会更惨烈地倒在下一个错的事情上。”
段永平:估计他以前肯定在上面赚过便宜哈,这次只是还债而已。(2013-09-30)
网友:虽然裸奔的宝珍离李录最近,感觉他对用杠杆的理解还是有问题,芒格说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就可以用杠杆,结果他其他文章发表说茅台用杠杆对的,3倍PE的民生用杠杆对的。理性、平常心的修炼是不容易的!
段永平:都裸奔了还是不明白杠杆的坏处,这也真是执着的人哈。(2018-08-17)
网友:要拥有像芒格那样的心理素质,确实不容易,可能还是要在对于企业本身的关注上下功夫……
段永平:投资要心理素质干什么?又不是玩命。芒格也许真的心理素质好,传说曾经因为用margin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大概70年代的时候)。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可以算富过一次半的人了。(2010-07-09)
网友s:是不是真的?芒格的传记中没有这一段,也从没听他提到过这件事。
只知道芒格管理的合伙基金73年亏31.9%,74年又31.5%,两年亏损超过一半,把一个最大的投资人吓跑了。史玉柱是少有的富过两次的人,富了第一次后胆大包天,富了第二次之后变得胆小如鼠(他的原话)。
网友补充:巴菲特:(谈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破产)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注:这里合伙人指的是芒格。芒格曾经因为用margin出过很大问题。他们现在还经常拿这个开玩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1998年佛罗里达大学演讲)
02.网友:段总,能否具体解释一下一生只富一次的含义,富了之后不再冒大的风险能理解,如果在没有富之前,是不是可以大胆一些,比如遇到好机会借钱投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段永平:就是不应该冒冒不起的风险。和富没富起来前后没关系。如果没富起来前出问题了你打算赖账?(2011-10-18)
03.网友:给博主发一个芒格思维的东东“聪明的飞行员不会忘了使用他的检查清单,无论他拥有何等突出的天赋或者丰富的经历。”——芒格
段永平:呵呵,我想大多数人可能看不懂。在美国,美国飞行员起飞前都抱着一本大手册看啊看的,坐飞机的可能心里会发毛,觉得今天是不是碰上个新手了?
其实芒格自己在70年代就犯过很大错误,差点就出局了。他就是忘了看那本手册。
网友:芒格说那一段经历对他帮助非常大,这个怎么看?
段永平:当然。我也是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最多。(2010-03-29)
04.网友:芒格说“只要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然后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话的普世哲理可以理解,但是运用到投资中,您认为他所指的主要是什么?
段永平:比如:芒格知道做空会出大问题,所以就不做空。知道用margin会破产就不用margin。巴菲特说过,他有很多很厉害的朋友最后都破产了,原因就是因为用了margin,所以不能用margin等等。(2011-01-14)
05.网友:经常有些股票明显很贵,像巴菲特说的,股价是内在价值的5-10倍,偶尔想是不是可以做空。想想巴菲特和段总的话,就放弃这个念头,但是借钱的想法经常都有,当然主要是想加快赚钱的速度,比如比较小比例的借贷如20%,(当然知道这是不对的,如段总说的,如果你懂投资,你不需要借钱,如果你不懂投资,你不应该借钱)巴菲特还说:“毫无疑问,有些人通过借钱投资成为巨富,但此类操作同样可能使你一贫如洗。杠杆操作成功的时候,你的收益成倍放大,配偶觉得你很聪明,邻居也艳羡不已。但它会使人上瘾,一旦你从中获益,就很难回到谨慎行事的老路上去。”知道这些道理,但做起来还是会有点纠结。
段永平:想办法吃个一两次大亏后大概就没机会再纠结了?(2015-01-19)
06.网友:A股发生了大动荡,现在多庆幸自己没融资,压力小多了。觉得上证50ETF够便宜了,卖了PUT,结果还是大跌,觉得价值值了,还是会跌很多,真到了危机时刻,才会发现段总曾经说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
段永平: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只有在做对的事情时才能让时间站在自己的一边,不然早晚会出事的。(2015-08-10)
07.网友:巴老文章里关于BETA的华盛顿邮报案例说,“我从来都不明白,为什么以4千万来购买一个价值4亿元的资产,风险会比用8千万购买来的高。”非常认同。困惑的是,当我遇到这样的机会时,万一它还跌到了2千万,此时我是否可以采用margin?
请教段老师,巴老的警言“No Margin”,是属于道德规范还是技术范畴的?
段永平:No margin是安全范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用margin赚的钱大多最后都还回去了。要命的是很多人还得时候连本都没留住。(2010-04-03)
段永平:我有个朋友两万块起家赚到20亿美金但始终觉得自己像个穷人,因为总是用着200%的margin。据说现在好了,不再用margin了。不过margin有点像毒瘾,戒掉不容易。(2015-02-28)
网友:这个朋友就是最早提醒您不要用margin的吧?记得您之前有谈到过,印象非常深刻。感叹内心深处的力量。
网友d:您这位朋友也是投资股票的吗?
网友i:冒昧问句:您这朋友多大年纪,做投资多少年了?他这是一直用MARGIN就没断过吧,不然他怎么可能将2万块翻了10万倍,才能赚到20亿美金啊!这时间肯定不会短,居然一直没被清出场,做MARGIN到这步也算幸运了!
段永平:他做了30年,非常有天赋,非常看基本面,非常努力,绝不轻易出手,有过好多次经典的投资,也有过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08/09年那次在崩盘前一天汗流浃背地挥泪斩仓也是极端经典的,晚一天就彻底回到解放前了。即便如此,他已经富过超过一次了。人的行为有时候确实不容易理解。现在他的日子开心多了,颇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觉。(2015-03-05)
08.网友:段总不断的提醒!今天,A股暴跌8%,融资的应该损失不少!1月16日证监会规定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进行融资融券。
段永平:很多人是可以不管熊市还是牛市都让自己难受的。(2015-01-21)
09.网友:想问段总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钱投资的问题,如果发现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的时候,是否应该去借钱投资?段总以前说过不要借钱去投资,我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不借钱投资,机会可能就会失去了,所谓的时光不等人。所以有的时候还是感觉在借不借钱投资上比较迷惘。
段永平:反正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2010-04-09)
10.网友:假设这个借款期限可以拉长到8年或者10年,年利率还是6.2%,您觉得这样的借款去投资是否可行。
段永平:[吃惊]从此开始睡不好觉,可能少活10%,而且是有经验的后面那10%,那得少赚好多钱哈。
如果你懂投资的话,你不需要借钱,因为你早晚会有钱的,着什么急?如果你不懂投资的话,你千万别借钱。那你到底是想懂还是不想懂啊?(2013-01-17)
11.网友:段总想问您个问题啊,巴菲特说过不要借钱买股票,可您曾经说过如果已经满仓的股票继续大跌,您就会再去借些钱再买入,您是不是跟巴菲特的做法不一样了呢?
段永平:我有这么说过,我一直的观点都是满仓的情况下就和我无关了。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向下或向上)。(2010-03-16)
网友N:在某次访谈中,你那时候说网易还掉的话,你就会再借点钱或融资去买,可惜他没有再掉下来了。呵呵。
段永平:呵呵,好像是说过一次类似的话。当时心里想的借钱大概是有抵押的借钱吧。巴菲特说的不借钱主要指的的是不用融券的方式借钱,否则市场一大掉就麻烦了。如果有人不太明白,那记住不借钱就对了。(2010-03-16)
网友:老巴教导,投资不用margin,不借款,而大道当时投资网易的时候,是有借款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是越跌越买,买到后来没有钱了,又借的?还是别的原因?
段永平:我当时的借款只是为了图方便,需要时可以马上调钱还的。(2011-11-16)
12.网友:老巴说:“不像大部分的公司,柏克夏并不会为了一些特定的短期资金需求而去融资,反而,我们借钱是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约略短于融资期限)将有许多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最佳的投资机会大多是出现在市场银根最紧的时候,那时候你一定希望拥有庞大的火力。”记得师兄说过是不借钱的,老巴会去借钱吗?特别是在有好机会的情况下,该不该借钱?
段永平:这个要特别小心,老巴借的钱借期可达15到20年,不用抵押,利息极低,中间不需要还。作为有能力的人,这种钱还是可以借一点的。(2013-02-19)
13.网友:前段时间也一直想用margin,后来想想连段哥这样能量的人都吃亏了就不敢用了。仔细琢磨琢磨觉得margin的风险的确很大。如果融资失败了,消耗本金的速度会很快,不容易翻身;如果融资成功了,会把胆子练肥,为下一次掉进更大的坑里埋下“习惯”的伏笔。
段永平:如果你懂,你不该用margin,因为你不需要他也终究会赚钱,如果你不懂,更不应该用margin,因为早晚会因此亏大钱的。
不过,人们总是在吃了大亏以后才会真明白的。(2013-03-22)
14.网友:请教大家,按揭买房(自住或非自住)算借钱投资?
网友l:房价下跌没人会逼你平仓。
段永平:这个是关键!(2013-09-29)
网友d:我觉得话应该分两头说。
首先银行一般不会在房价下跌的时候让你补差额(即所谓的平仓),因为如果银行这么做会引起更大的恐慌情绪,这样一来银行手头上的所有房贷都更加危险。
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逻辑,因此这个逻辑所带来的实际好处被大大削弱,甚至消失。当房价涨的时候,人们很高兴的算计着自己由于杠杆化的缘故而账面上赚了不少钱,因此很容易增加日常消费或者增加其他类型的投资,当房价下跌的时候,人们选择相信银行不可能让自己补差额,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也许始料不及的麻烦就出现了。麻烦不一定出现在银行让业主补差额这件事情上,麻烦可能出现在人们的其他投资项目上,也可能表现为人们失去工作等等。麻烦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少人们的现金流(无论投资失利还是失业还是之前消费过度),当人们的现金流不足以还按揭款项以及利息时,银行就不得不逼人们平仓了。
所以,现金流就是一切的底线。
段永平:如果你有栋房子,每年租金纯收入为10万且没有其他任何任何支出,这个时候如果你借10万块,告诉别人一年以后还,这种类型的借钱我觉得可以接受。(2013-10-01)
网友w:如果用杠杆炒房,房价下跌房子出不了手(多数人是涨买跌不买的),时间长了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还贷款,银行还是会逼你平仓的!
段永平:用杠杆炒房和用margin没有本质差别,但问题来的时候要更惨,因为房子的流通性一定会差些。(2013-10-09)
15.网友:今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今年炒房亏了大半身家,我问他是不是很不爽呀,他说:我20多年前来深圳只有1000块钱,现在我有老婆儿子,还有个赚钱的企业,除了这1000以外的钱,我认为我赚了几千倍了。我没啥不满足的。这个心态确实好。其实相对几十年前,大多数人都应该满足。
段永平:希望这是他的真实心态。我见过一些人碰到同样的情况,说的是同样的话,但头发却突然白了许多。
不用margin,不碰不懂的东西也许就能真有这种心态了。(2011-11-19)
16.网友:段总好!借钱(银行贷款)买房与借钱买股票是不是一个道理?
段永平:不一样。多数人是在有未来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买房的。不过,借钱炒房和炒股票是一样的,结局一般也相同。(2014-09)
段永平:我不做长期有息贷款。这样在经济危机中才有最大的生存机会,我买房子都不贷款。(2018-09-30)
17.网友:留意到伯克希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这几年在55%-60%间,属于负债率不算高的企业。大部分实实在在的企业视行业性质也是有一定的负债率的。一个房地产公司或者一个人按揭买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借钱,只要不要超过太高的杠杆。为什么常常听到“不要借钱炒股”这种说法?也留意到段老师上篇博客(购买GE)里忍住不采用margin工具。请问段老师,这和上述例子的一定杠杆的使用,在哲学上有什么原则性的不同?困惑ing。
段永平:借钱和margin是有区别的。用margin就是融券,如果碰上大跌随时可能会被平仓。(2010-03-30)
段永平:借钱做生意一般而言是有还款期的,而且借款人对要做的生意一般了解度高,但也还是有很多人因为借钱做生意而陷入一生的麻烦。
借钱(margin)做股票是用你的其他股票抵押的,完全由broker控制,但市场大跌时他们会随时要求你卖股票还钱。股票市场有时会疯狂到无法想象,用margin的人一生也许只需要碰上一次市场向下的疯狂就可能会被wiped out。芒格这么聪明的人就曾经(70年代)因为margin而陷入大麻烦。巴菲特厉害的地方是其投资一生中从来就没有过致命的大麻烦。巴菲特讲过,即使只有1%的机会破产的机会你也不应该干。懂投资的人不需要margin,不懂投资的人更不应该用margin。(2011-09-08)
18.网友:我非常认同不用margin.只是我到现在还是不太明白Soros的玩法。他一直是大尺寸的margin。就我的认识而言Soros一定是价值投资。更多的是价值观的层面上。
段永平:我没关心过Soros怎么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用margin的人老的快,投资总年头短,整个投资生命周期里赚钱少很多。(2011-09-08)
3.不做不懂的东西
段永平:不做自己不懂的东西!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懂不投!(2011-03-02)
段永平:所谓懂投资的真正含义,我个人的理解其实是懂得不投不懂的东西。(2012-08-22)
01.网友:您能谈谈亏损的经历吗?大家都很想知道您投资失败的案例。
段永平:我买过一只航空股,叫FRNT,亏了很多钱(之前有过一只航空股赚过很多钱)。这家公司现金流很好,就是有点太小,结果08年被信用卡公司突然要全额现金(因为有4家别的小航空公司突然破产)。当时如果CEO想办法给对方现金的话(当时可以卖些飞机和其他资产的),其实也能过关。结果这个CEO突然宣布进破产法庭,最后该给人的钱还是给了,把公司真搞破产了。当时买这家公司时,主要是觉得石油太贵了,一定会掉下了。石油一掉,航空公司最先受益。结果都对了,油也确实掉下来了,这家公司也确实后来赚了很多钱,但我们却亏掉了。
我这里犯的还是做了自己其实不明白的事。比较遗憾的是,之前巴菲特已经告诉我小心航空公司。这家公司破产后我真正想通了巴菲特是什么意思。所以以后不会再轻易碰航空公司了。(2010-03-27)
02.网友:请问在你的投资过程中,都犯过哪些错误呢?你是怎样发现,并纠正的呢?谢谢!
段永平:前面说过一些了,这里补充一个没说过的。去年买过一只etf,叫UNG,是和天然气挂钩的指数。我买的时候天然气的价格只有3块左右,而天然气的长期成本要大约6块以上。我认为没什么东西价格可以长期在成本价以下,就跑去买了一大堆UNG。后来经过认真研究,发现UNG并不能和天然气线性相关,而且时间损耗还很大,就觉得自己错了。但还有点不舍得卖,因为已经亏钱了。再后来想起知错就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的原则,最后还是下决心亏钱了结了。
呵呵,这单我管的所有账号加起来亏了超过xx万,但如果当时没下决心卖的话,到目前为止要多亏大概接近4倍原来的亏损。而天然气现在的价格比我买UNG时要高50%
。这个错误主要是因为对投资标的的了解不够就下手了(当时整体获利情况很好,手里有很多现金)
。以后一定不能大意啊。(2010-03-22)
网友:呵,还是没有做到像巴菲特说的非常了解,投资应该是宁愿不做也不能犯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困难的事情呢!
段永平:说得很对,我的火候还很不够啊。(2010-03-23)
03.引用:财经会客厅视频(博文时间:2010-03-22)
旁白:段永平与巴菲特共进午餐面对面交流会有怎样的收获?他为何最关心巴菲特犯过哪些错误?段永平又有哪些失败的投资经历。
段永平:挺关心他是怎么犯错误的,因为他也犯很多错误,像我也犯很多错误对吧?我就想哪些错我们是可以避免的,就明知是错的,你不要去做。我们做企业也是一样,叫做对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对。那么做对的事情指的是一些原则的东西,那么他会教给我一些,比方说:你不要做不懂的东西、不要做空、不要借钱,在如何把事情做对这种地方,永远都是会犯错误的。你比方说我看个股票,我觉得还不错,结果你可能看漏了一个东西,或者说他这个管理人员突然...,举个例子,我买过一家公司,我觉得其实这家公司
主持人:是做快餐那家公司吗?
段永平:快餐那个还不算,因为那个我投的钱非常少,虽然大家有提那个,那个很少的,那个总共的投资才一百多万美金嘛,对于我这种投资规模来讲,一百多万美金,你说亏也好赚也好,根本就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包括我举这个例子也是比较典型的,当时我买的时候,这家公司每股一年的现金流都有一块钱,它股价才一块多钱,这样说的话,我怎么买它只要两年时间把本钱赚回来了。但是这家公司,第一,就想多扩张,就多开一些店,结果多开了店,花了钱又赚不到钱,也没有营业额;第二,它又给自己的食品涨价,最后一下就不行了。
教训也谈不上,就是看错了,对它了解不够深,就跳进去了。这里面给我的教训其实不算特别大,我当时也只是试一试,因为我主要是想去做他们的董事,看看美国的上市公司它是怎么运作的。我觉得每一家公司,你要真的把它彻底搞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经常看起来似是而非,你觉得懂了,实际上有些东西还没有搞懂。就是说我们叫做we do not know what we do not know,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以为自己知道了,其实呢还不知道,所以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2010-03-22)
04.网友:你和巴菲特吃饭的初衷是什么?
段永平:投资时,每个人都要面临无穷选择。到底啥最重要?啥不该做?巴菲特说买公司首先看生意模式、不懂不碰。从见巴菲特以后,我犯错误的机会明显下降(不懂不做),决定重仓苹果也得益于巴菲特的教诲(生意模式强大)。巴菲特讲的这两个东西,我认为至少值20%的身价(对看懂的每个人的一生而言)。
如何“懂”是必须自己学的,比想象难。对于旁人来说,如何识别“不懂”,是一个学问。(2012-07-11)
段永平:即使是号称很有企业经验的本人也是在经受很多挫折之后才觉得自己对投资的理解比较好了。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2010-02-04)
05.网友:不到两周的时间,很多讲故事的公司已经跌去50%以上的幅度了……借钱做不懂的,就如同开车加速去撞墙……(2015-06-26)
段永平:买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为什么85%的人可以在牛市熊市都亏钱的原因。没有比因为股票涨了很多而买入更荒唐的理由了。(2015-06-26)
06.网友:前段时间那个东南融通,顶级投行做的ipo,四大审计的,居然资产表的现金都可能是假的。虽然自己没撞到,但心真是凉了,有点不敢出门了,有什么招法可以避开这种地雷啊?
段永平:不做自己不懂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自己到最后确实没有什么企业能搞懂,就什么都不碰,那你的投资表现就可以在全世界排在前10-15%。不过如果你非要买自己不懂的东西,至少早晚可以得到些教训,也许对你人生是好事。(2011-09-21)
07.网友:想请段总把您自己在投资中的stop doing list分享出来
段永平:我的投资中的stop doing list很简单,就是不懂不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投资中的stop(2020-10-10)
08.网友:谢谢段总指教,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不冒风险,小心驶得万年船。
段永平:我也这么理解的。(2010-03-16)
4.不要走捷径(fast is slow快即是慢)
段永平:其实价值投资是所谓投资的唯一一条路,不然你投的是什么?
不要走捷径,不要相信弯道超车。弯道超车是不开车和不坐车的人说的,总会被反超的。(2018-09-30)
01.网友:段总关于您的留言的回复让我想了好一会。“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2013-04-03)
段永平: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和丘吉尔那句话差不多。可惜很多人都是非要试过别的路才会醒悟过来的,当然,大部分人会一直寻找捷径的。
段永平:你能记住这句话说明你有悟性,有悟性不去悟就可惜了。其实那句话的意思是投资只有价值投资一条路。
网友:个人理解:段总借丘吉尔的这句名言来释投资之道。投资就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这句话用在投资上也可以改说成“除了我们已经尝试过的其他投资方法之外,价值投资是最坏的了。”意思是说,价值投资是在试了各种其它投资办法之后不得不接受的最不差的一个,这和段总博客的标题“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的思想是一致的。
段永平:我想说的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未必是最好但是肯定能到的一条。未必是最好的说法借鉴了丘吉尔的说法。(2013-02-02)
网友:我怎么觉得就只有一条且是最好的路了。投资的本质或者说信仰: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其他路没了。
段永平:我说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认为其他的路没人可以证明肯定能到,反过来看其实就只有这条路了。(2015-09-08)
03.网友:我们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学价值投资的次序是错了,而又不自知,所以进步很慢,或者半途而废。差不多近两年来,慢慢地认识到价值投资的妙处,才逐步抛弃其他思路……事实上,我已经走了很多弯路。
段永平:呵呵,其实你没走弯路,因为那根本就不是路。(2012-01-31)
段永平:不存在什么捷径。不存在什么窍门。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2019-07-30)
5.不盲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段永平: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2012-04-06)
段永平:不要盲目地扩充自己的能力圈。人能做的事有限,人说啥、能说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啥、能做啥。(2018-9-30)
段永平:股市上那些长期亏钱的大多属于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的人。(2012-07-28)
01.网友D:请教:股票投资人,怎样才能逐渐增大自己的能力圈?
段永平:大小不重要,知道边界在哪儿才重要。
网友D:你说得挺有道理,巴菲特也说“能力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而我想了解,投资人通过怎样才能逐渐稍增个人的能力圈?(烦请段总指点一下)
段永平:你确定你明白老巴这句话?会打golf的人大概都知道,凡是想打远点儿的时候都是最容易犯错的时候。(2013-10-20)
02.网友:两年来本人只买了一个A股股票。感觉不错。港股也投了一个,目前需要做的是多看书,多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段永平:其实能力圈很难扩大的,至少靠读书不行。不过,多读点书能告诉自己能力圈有多大。(2012-07-16)
03.网友:所有拓展投资者视野,增加投资者知识的书都可算作投资书籍,欢迎大家讨论所有能建立正确投资理念,拓展能力圈的书。
段永平:我只是表示我本人没兴趣而已。我只是个业余投资者,自己那3板斧够用就行了,不想跟自己过不去。老巴也说过,知道自己能力圈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未必是明智的(这话一般可能看不懂哈)。不过老巴喜欢看书,我喜欢看点别的东西而已。(2011-10-13)
04.网友:段大哥,你好,你在回复网友提问时曾提到“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未必是明智的”,这个能不能解释一下?是不是能力圈更多跟经历有关,而且是随着人生发展逐步积累的?努力去扩展不一定能扩大的意思?因为这句话比较难懂,想请你解释一下,谢谢了!
段永平:扩大能力圈本身没什么不对,但确实很难,你试试就明白了。(2012-02-05)
网友L:哈哈,大道太谦虚,看看跟贴里这些悲催的人们吧。当然我们都太初段。
段永平:不要以赚钱喜,不要为亏钱悲哈,关键在过程。要时刻记住的就那么几条:不要用margin,不要sell short,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东西。尤其是最后这条比较难,因为比较难界定自己的能力圈。我经常看到有人跑到自己的能力圈以外去做事情,回头安慰自己的话就是“扩大能力圈”是要付学费的。其实,对大多数有能力投资的人而言,自己的能力圈里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往往是足够多的,实在是没必要冒太大的风险跑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去。当然,如果是拿别人的钱或许可以试试?(玩笑哈)(2011-12-31)
网友L:不过难道人不需要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吗?还是说不要刻意地去拓展,那又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拓展呢?人也在成长,20岁和40岁的认识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化,能力圈总是会拓展的吧?
段永平:我大概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老觉得没有一定的能力圈就不应该开始投资。芒格讲没见过40岁以下的价值投资者或许就是这个意思?(2011-12-31)
网友L:谢谢大道,部分解答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疑问。对于能力圈再拓展的问题,大概是通过某种方式,这个还没想明白,比如在某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或通过阅读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或两者结合,达到真正了解它的程度,才算是能力圈有所拓展?
段永平:说一个肯定会有例外的看法: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圈在40岁以前大概就定了,之后恐怕很难扩展。好像打golf也有点类似的东西。我有个球友,球一直打得不错(很稳定),个子还比我高大概7-8cm,就是开球距离比较短(大概比我短50码),所以和我打球时总是要输5-6杆给我。5年多以前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距离提上去。当时我跟他的教练聊过,我说一定要帮他把距离提高个20-30码啊。教练说,这个很难。我说,10码也好啊。教练说,这个也很难。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是很相信教练的话。我的球友也确实很勤学苦练。5年多过去了,现在一开球,我的距离一般还是要比他远50码。有时候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有时候又觉得很离奇,但就是搞不懂为什么。(2 011-12-31)
网友:有点困惑了。芒格说没见过40岁以下的价值投资。而你说40岁能力圈已经很确定了。感觉您说的能力圈不包含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更侧重于对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更强调思维模式。虽然没怎么打过golf,也不理解你朋友5年了开球没有提高,还是还和你差那么多?5年的提高也应该算是能力圈的提高啊?
段永平: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和理解有一点点不一样)总是可以提高的,但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非常难改变。比如说有人认为股市就是赌场,那他们就会一直这么认为下去,怎么说都是很难改的;又比如习惯了看图看线的人们,怎么说都会时不时看一下的。以我这10年投资的经历来看,我还真没有见过谁真的变了。(2011-12-31)
网友X:想问一下如何清醒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边界呢?没有能力圈确实是不该投资,不做不懂的事。可是有时候误认为自己懂了,难道都要亏钱后才确认自己其实没真懂么。40岁前基本定型,不过20几到40之间应该有一个逐渐清晰明朗的过程,或者不一定是边界扩展,而更像是圈内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您有实业经历,又善于聚焦。我们这种非实业经历甚至非企业经历,但是对某些领域感兴趣又长期跟踪的,总是处于知识学习过程,因此会有自己能力圈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清晰的幻觉?
段永平:大概是要亏钱以后才会明白吧。别人不知道,我自己一般是要亏钱以后才会真正明白的。多看看老巴的东西确实有些帮助。无论如何,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或大或小的能力圈,而且不管发生什么,一般最后大家都会回到自己的能力圈内的。我只是觉得主动在里面呆着比被打回来要好很多而已。
另外,你说的善于聚焦大概是源于习惯。凡事喜欢想明白所以然的习惯其实是可以学的,至少40岁以前可以学哈,也许养成坏习惯后就不容易改了。(2011-12-31)
05.网友:现在的感觉就是越学习越胆小,反而越不感出手,感觉真正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真的很难。
段永平:能够胆小就是进步。理解和搞懂一个企业确实是很难的。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开始投资以来觉得自己大致搞得蛮懂的企业不超过10家(排除的不算),下重手的不超过5家,大概平均两年一家而已。(2012-06-26)
06.任俊杰:买股票就是买生意对你来说也许很简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个人观察)几乎就是一个传说(大多言行不一)。一个有趣的问题。对有些人,是不懂生意;对有些人,大概似乎好像也不尽然。
段永平:我懂的生意非常少,和很多人的差别在于我承认我懂的少,所以就变简单了。(2018-08-10)
07.网友:请问段老师,您对例如新基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关注过吗?您对例如美国CVS等垄断的医药医药销售企业关注吗?在您看来,关注和不关注制药业的缘由是什么呢?
段永平:我从来没接触过制药行业,也不打算再花时间去搞懂了。我懂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小日子应该能过了,有时间要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2019-04-10)
6.不频繁决策(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段永平: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1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价值投资。一辈子做20个投资决策就够了。(2018-09-30)
01.网友:请教个问题。作为一个普通而不是专业的投资人,能力圈肯定是比较小的,能看懂的行业和企业肯定范围很小。能在低价买进的机会更少,对于我们来说价值投资就是等待,不知对不?
段永平:任何人都不是每天都有机会的。好像巴菲特说过,一个人一生当中能有4-5次机会就很不错了。关键是,当机会出现时你是否能抓住。你说的等待也是很好的理解。每个人总是会懂点什么东西的,什么都不懂的人真的不多。(2010-03-27)
02.网友:段大哥:您说: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懂,所以一辈子都不碰股票,他们也是最好的价值投资者。这样的人很难找呀。我们有时候手里有好多现金的时候心里难受啊。您同意价值投资者的最高境界是非常有耐心?宁可不做,不要做错?
段永平:是啊,尽管我也很难做到。按巴菲特和芒格的意思,一年出手一次就算很多了。仔细想起来,我过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可能会多赚很多钱。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2010-06-02)
03.引用巴菲特语录
What we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people don't learn from history.
我在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就是:大众从未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段永平:所以投资总是有机会的。(2012-07-28)
04.网友:段总,比如无形资产很值钱的企业,你会不会给高点价格?像贵州茅台这种不可复制的企业,如果价格不出高点话即使在熊市也很难买到!
段永平:呵呵,市场有时挺明白的。便宜货不是随时都有,更不是看完巴菲特的书就能马上找到的。茅台不是有过很便宜的时候吗?便宜的股票当然是很难买到的,但早晚都会出现在市场上。(2010-03-19)
05.引用:段永平点评芒格主义
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将会非常平庸(游戏的重点)。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你就用力去抓住它们。
段永平:平均两年做一个大的投资决策的效果肯定比一年做两个更好。(2012-06-26)
段永平:我自己从事企业经营只有10多年,之后开始投资到现在也差不多10年。在这10年里在有兴趣的企业里我大致看懂了不到10家企业(被排除的不算,投错的不算)重手投了5家,差不多两年一家,没想象的那么难吧?
什么,你投的企业比我多多了?那你要小心了,一般而言,超出一定量以后,投的企业越多赚的越少。(2012-06-24)
段永平:大道这4年里只真正出手了一次,就是苹果,上一次出手是GE,大概这是其会成为极少数人的原因?如果大道只敢平均两年出手一次,凭什么“散户”可以出手更多?(2012-07-17)
网友:反思!
段永平: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无招的剑客。开始得意不是什么好事,突然又想起会飞的猪。(2012-07-17)
06.网友:段哥,大量买入网易和UHAL似乎都发生在2002、2003年左右,最近三五年有没有比较经典的大手笔投资的案例(除了苹果)?
段永平:最好把网易也除掉,我就快成笑话了。(芒格语)2012-02-02
网友补充:芒格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除去10个投资就是个笑话”,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立57年了。
7.不做短期的投机
段永平:不做短期的投机。有人说这件事我不指望赚钱,就当消费玩玩,一次一次这样就不聚焦了。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湿一回鞋子就会湿一辈子。(2018-09-30)
网友: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
段永平:变现容易,进出方便,是绝大多数人投资亏损的首因。(2011-12-13)
8.对有负债的公司不太愿意重仓
段永平:更健康更长久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我们认为,要做到更健康更长久,除了应该知道我们该做什么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什么不该做。
我们是有个不短的stop doing list的,今天举个小例子:芒格说如果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就坚决不去那里。多数企业最后都是死在资金链断裂上(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表象而不是原因)。我们公司是基本没有贷款的,虽然很久以前银行就给了我们不少额度。投资也一样,不用margin!(2016-11-10)
段永平:我个人一般对有负债的公司不太愿意重仓,另外就是无论多有把握也绝对不要用margin。(2013-02-19)
01.网友:当然还要看看段老师提到的负债率,我个人偏爱低负债、零负债的公司。还要看看资本开支,有不少公司是资本黑洞,利润只是纸上富贵。有些公司多年以来全部利润再投入都不够,还要增发或举债,我会避开此类公司,哪怕利润表很漂亮:)
段永平:我也尽量避开。GE对我来讲是个例外,但GE的负债有点像银行的负债。(2010-04-04)
段永平:反正一般负债多的公司我也不买,ge例外了一次。(2010-04-23)
02.网友: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投了一个负债率很高的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属于使用Margin吗?
段永平:似乎不属于直接用margin,不会导致你需要富两次。但是,我是不太喜欢买负债率高的企业的,除非我能特别懂。(2016-11-12)
03.网友:股市里常说不借钱投资。那在自己公司经营过程中,要不要借钱来经营呢?这个问题很蠢
段永平:经营中借钱和买股票用margin没啥本质区别,常用最后大概率都会倒在上面的。(2020-10-20)
04.引用:巴菲特1990年给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的信:
“我们被告知,大量的债务会让经营管理者比以往更加努力专注,就像在汽车的方向盘上装上一把匕首会让驾驶员异常小心的驾驶。我们承认,这种让人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会造就一个非常警惕的驾驶员。但另外一个肯定的后果则是,一旦汽车碰上即使是最小的小坑或者一点冰,将导致一场致命而且不必要的事故。(2012-01-12)
总结:
01.网友:在10年投资中都犯过哪些错误?
段永平:这些年犯得错误就那几个:做了自己其实不懂的东西,借过钱,做过空。所有的错误都和这些有关。以后不会再做空和借钱,但可能还会有机会做以为自己懂了其实还是没搞懂的东西。所以犯错率大幅度下降了。(2010-03-06)
段永平:其实我最大的财富就是我犯过的这些错误,巴菲特也是。(2010-05-05)
02.引用:段永平点评芒格主义
如果想提高你的认知能力,忘记过去犯过的错误是坚决不行的。
段永平:想起小偷被抓以后,满脑子都是如何改进偷技的想法的那个故事。
所以这里的错误有两种性质的:1.做了错的事情---以后不能再做---放上stop doing list。2.在把事情做对上犯了错误--这个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学习改进。那个小偷犯的是第一个错,但用的是第二个的改进办法,会更糟的。(2012-06-26)
03.引用:段永平点评芒格主义
最好是从别人的悲惨经历中学到深刻教训,而不是自己的。我们有些成功是早就预言的,有些是意外获得的。
段永平: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和眼后。看了这句话以后,其实大多数人们还是不会听的。
能从自己的错误里吸取教训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能从别人的错误里吸取教训的那都是天才。
坚持犯自己犯过的错误的人也不用太不高兴啊,至少股市上85%以上的人是这样的。有人陪总是一件不错的事情。(2012-06-26)
网友:大道老师,我昨晚思考成功路上有对的事,也有错的事在等着。不为清单,是把错的事标记起来。走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或者避开。这样前进的时候顺利一些,安全一些。不然经常掉下去,再爬起来,浪费了时间,还会损失后退。我这样理解不为清单行吗?请大道指导纠正。
段永平: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