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筝乐研究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摘 要: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及爱国诗人屈原等大家,都通过自己的言论和作品,阐述了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使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前所未有地深化。这些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的音乐发展影响深远,是我们今天构建新的富于民族性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宝贵资源。

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得很早,可追溯到2800年前的西周。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显著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震撼人心的诸子百家争鸣,除了抒发政治和治国主张,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就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的不同特点做一浅析。

一、孔子“美善合一”的音乐美学主张

孔子在音乐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司马迁曾论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儒家的乐舞理论,更强调音乐对人的心灵的涵养,乃至强调对人伦秩序的调节——这就是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即“过犹不及”的艺术主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是位极富人情味和艺术情趣的教育家,他在删定《诗经》的时候,就把民歌性质的《风》放在了宫廷音乐《雅》和祭祀音乐《颂》的前面,尤其把咏叹男女爱情的《关雎》放在了开篇;他主张人的情感要欢喜而不放纵、感怀而不伤痛,做到可乐亦可哀,但最好是平静怡人的优雅之乐,或是淡淡而平和的哀伤。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由孔子的学生集结孔子言论的传世名作《论语》,阐述了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他主张代表艺术范畴的“美”和代表道德范畴的“善”的结合,他的这个“美善统一”的审美主张成为儒家音乐审美的重要标准。他把“美”和“善”这两者作为音乐审美的两大原则,具有历史独创性。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他认为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是“尽美矣未尽善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音乐美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重要元素,评价音乐和音乐家的标准即是“善”和“美”。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

孔子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从道德上去感化人。他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对弟子说“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其思想的内核仍是儒家的一套伦理道德理论,但其以音乐为出发点,为治国平天下提出一套较为系统的有创见的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荀子推崇礼乐教育功能的音乐美学观点

同为儒家,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先天性恶习必须通过后天教育才能改变。他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人的必然需要。荀子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给人们温良礼让等。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他主张内容的“善”“和”应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代表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礼记·乐记》起文就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就是说,人的心有感于外物而发出宫、商、角、徵、羽等五种不同调式的“声”来;声声相和、声声相应而有一定的韵律,就成了“音”。所以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这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与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现阶段仍然适用,如《乐记·乐情篇》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

三、老庄崇尚自然美的音乐美学理论

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变化是由一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法则所支配,对于当时的社会剧变采取消极态度。在音乐思想上,他认为美丑相比较而存在,声音相反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是老子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个著名论点。他认为,最美好的音乐是应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

庄子从崇高自然的思想出发,认为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人的自然情性,可抒发情性,娱乐人心。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音乐应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他把声音分为三种“人籁”“地籁”“天籁”,即人为的乐音、风吹草动的声音、完全自然的音响。特别是自然的音响,这种音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道家用特有的、独特的、自然的形式,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发展中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学派。

四、屈原“中正”“有节”的音乐美学思想

屈原是战国中晚期楚国的杰出政治家和不朽诗人,在其气势磅礴的诗作中,那种外修内美、特立独行、不懈抗争的精神,表现了他独特而相对自成一体的音乐美学思想。屈原注重音乐的作用,在得意的时候,借音乐以抒怀,在失意或谏诤的时候,又“发愤以抒情”,借吟唱歌诗而排遣烦恼,直言心态。但并非一味地提倡享乐、纵乐,要有节制、要适中。

代表作品《九歌》,是屈原在吸收荆楚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祭祀歌曲,借此而暗喻其效君不能、伤怀忠义之士的思想感情。《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诸篇,通过祭祀活动表现对各种天地神灵的敬畏与祈福之情,《湘君》《湘夫人》则通过巫者的对唱,表达男女神之间的爱恋感情,《国殇》又采用七言歌句的形式,抒发了对为国而死的将士的欣赞之情。《招魂》中,用能代表故土特征的传统歌曲吸引散游四方的忠义魂灵,更具其特有的意境。

而作为屈原代表作的鸿篇巨制《离骚》,也取制于楚国传统的曲调。除了要求音乐的“中正”外,屈原还强调“有节”——既要娱乐又要适可而止,不能沉湎荒淫。在《离骚》中,指责“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并用“启《九辩》与《九歌》分,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而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本来作为“中正”之乐的《九辩》《九歌》,因为夏启“淫佚康乐”,沉迷于享受,最后导致家庭内乱、政治腐败的事实作例。

五、墨家的消极音乐美学立场

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墨派的墨子,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认为,音乐艺术既不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且还将必“厚敛万民”,徒然增加劳动者的负担;音乐不但不可能治理天下,而且“其乐愈繁者,其治愈寡”。但过于消极只力求得到最低的生活要求,对音乐的社会作用认识不全面。

总体上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受大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多从实际出发,重视社会功能,具有实用性质,强调内容和形式相统一、艺术要服从于一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规范,认为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音乐风格上强调“和”字,综合各种因素如“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以及“清浊、大小、短长、疾综、哀乐、刚柔”。注重音乐和人格的关系,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追求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些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