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根的花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根基,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没有根的花朵,不等它盛开绽放,就已经凋谢枯萎了。
天下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些孩子总抱怨自己的父母不爱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案例很短,但寓意深刻。作为父母,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呢?
只要考试成绩让家长满意才允许孩子看动画片。无形中,家长的爱有了附加的条件。
我们相信所有家长一定是爱自己孩子的,而且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可事实是,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爸妈讨厌、自私。这也正是万千家长所困惑的: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到头来为什么却养出一个“白眼狼”。
要想解开这一困惑,家长首先要明确一点: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是不是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
心理学博士赵爽孜曾说过:“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发动机,父母给孩子的爱一定要够真、够分量。”而这里我们可以将“够真、够分量”的爱,理解为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目的的爱。
带有条件、带有功利目的来教育孩子、“爱”孩子,最终会让孩子变得紧张、焦虑和患得患失。有心理专家就说过,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其症结多数来自家庭的教养方式,而这种孩子绝大多数都觉得父母不够爱他甚至不爱他。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的形式,来了解一下拥有和缺乏父母无条件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
拥有与缺乏父母无条件爱的孩子表现对比
很明显,两者表现截然不同。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无条件的爱呢?无条件的爱是不是就是放纵孩子呢?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对无条件的爱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无条件的爱和接受是指坚定地爱和接受某个人,而不取决于当时的条件。这样的爱与有条件的爱相对立,有条件的爱,只有在它的客体符合某种条件的情况下才存在。
也就是说,不管孩子是健康还是病弱,是聪明还是愚笨,是漂亮还是丑陋,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你都要无条件、无私地去爱他。仅仅因为他是你的孩子,所以你爱他,仅此而已。什么“数学神童”“绘画天才”,什么奖项、成绩,什么未来、理想,都不该被当作爱孩子的条件。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优秀,从根本上来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的,因为不管遇到什么都有父母的爱给他支撑,肯定他,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心里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来面对这个世界。
无条件的爱不是默许和放纵孩子的任何无理行为,不是盲目爱孩子,也不是不教育他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孩子犯了错,就要帮他纠正,这也正是为人父母者所要尽的主要责任。那到底怎样做才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呢?以下几点还需要注意。
◆接受孩子的自然成长属性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成长有其天然的属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一属性。例如7~8岁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仅可达到15~20分钟,有的父母非得让孩子在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专注,这就有悖于孩子的成长。要求孩子像小大人一样去做事,孩子会感到非常痛苦。而且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够感知到你无意识的期待以及因此产生的微妙嫌弃感。因此,父母的期望值要适当,要符合孩子的成长、符合孩子的年龄。
此外,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情绪,但如果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拒绝他们,就是对他们作为人该带有情绪的这个本性的无视了;而且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说他们错,就是对人类需要好奇心和自由思维这个事实的无视了。
◆积极关注孩子
孩子需要被看到、被感觉到存在,他们需要被倾听,否则他们会感到空虚和孤独。简单地说,孩子需要父母关注到他的情绪和他背后没被满足的需求。
孩子发脾气了,你是关注到了他生气背后的原因,还是立刻训斥他一顿呢?
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你是关注到了他打人背后的委屈,还是马上拉过来暴揍他一顿呢?
孩子大哭大闹,你是关注到了他想要得到父母的注意,还是立刻满足他无理的要求呢?
……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哪怕做得不够理想,孩子也会觉得已经得到了你的尊重、理解以及爱。这种关注也会让孩子感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家”的归属感,因为孩子以父母为“家”,父母给予孩子这种积极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自然他们的归属感会非常强烈。
◆给予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接纳
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接纳”,有时可能是无奈之下的“委屈求全”。例如,孩子要玩游戏,父母不同意时,孩子就会以发脾气、不学习为“要挟”,不胜其烦的“父母”只好接受孩子的要求,这种“理解和接纳”是有条件的一种选择。
无条件的爱就是真正的接纳和理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始终爱自己、相信自己,这样对孩子生命里始终都有光,内心始终都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