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世界性的科学研究前沿领域之一,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热点的社会研究问题之一。生态移民(eco-migration)也称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系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1],而依此实施的工作即为生态移民工程(易地扶贫搬迁)。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在贵州,贵州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在于生态移民,而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移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唯一途径。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地带,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92.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全省喀斯特(出露)面积占61.9%,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发展基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问题突出,且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扶贫开发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11年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了20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和示范区,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第一民生工程,而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攻坚中的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人口贫困问题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贫困群众的民心工程。2015年12月,贵州省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启动了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十三五”时期,共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同步搬迁人口38万人。至此,贵州省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生态移民群体。在实践中,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解困问题,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目标,以“六个坚持”为根本遵循、以“五个三”为生计保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续发展能力逐步提升,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社会和谐氛围日益深厚,打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样板”。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和搬迁工作的逐步完成,从“十三五”末期开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进入后续扶持发展和社会综合治理新阶段。贵州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为理论依据,大胆探索和实践,出台了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形成了由一个主体文件和七个配套文件组成的系统性文件和总体战略安排,贵州因此成为全国率先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保障机制、率先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政策体系的省份。目前,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虽已初见成效,但是,经济基础薄弱、搬迁人口众多、搬迁时间紧任务重、后续产业培育滞后、社会融入程度低、移民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使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位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贵州省,是贫困涉及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大的贫困地区之一,同时又是少数民族集聚地,且种族类型多,多元文化融合,这给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如何实现全面脱贫,如何保证全部符合生态移民搬迁条件的贫困人口搬离原居住地,如何确保所有生态移民搬迁至新居住地后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并长久居住下去,解决这些问题对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书共分为五篇展开研究。第一篇 总论。在阐述生态移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总结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演进历程与实践成效。第二篇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评价。对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做详细的描述性分析,充分揭示贵州省生态移民在家庭收入、消费、债务、就业、培训、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进一步从实证层面评价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状况。第三篇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机制。认真总结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阐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意愿,找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重点,充分分析生态移民在政策执行、角色转换、资金投入、移民技能、社保覆盖、社区服务、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方面的缺失或不足,提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第四篇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相关专题。探讨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生态移民的就业适应性、生态移民生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等内容。第五篇 结论。全面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高层次的挑战。希望通过系统的研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观点,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参考。
[1] 王放、王益谦:《论生态移民与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