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4章 人格魅力
相对于这种聚会方式,楚寒天还是更喜欢随意一些,可以自由走动的那种,有各种各样的自助餐点,也不必拘泥于一张桌子上,端着一杯香槟或是红酒就能来回走动,只跟自己感兴趣的人说话。
入座之后,马保国就没有再跟之前那样,一步不落的跟在楚寒天身边,帮他去牵线搭桥,也是想看一下这种情况下楚寒天会做出何等反应。
让他诧异的是,楚寒天并未刻意的去跟谁交谈,时而专注着吃着盘中餐,时而举杯跟别人进行交谈,说话间也没有任何不适应的表现,不管是跟谁,都能聊得很开心。
他不知道的是,楚寒天的见闻远比这些人要宽广的多,各行各业都有所涉猎,不管是跟哪个领域的人都能交流起来,并且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往往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座的这些人中,都是在生意场上摸滚打爬了不知多少年的老狐狸了,能提出让他们感兴趣的观点都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让他们耳目一新了。
但凡是跟楚寒天有过交流的人,内心当中皆是不约而同的生出几分叹服,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所见所闻都不比他们浅薄半分。
并且还是能看出的确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不是一知半解的在这儿卖弄。
看来孔老能看中这种,将其挑选为自己的亲传弟子,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些人态度上的转变,落在其余人眼中也都很是诧异,不由得也开始好奇他们在交谈些什么,慢慢的也都凑过来交谈。
以至于,最后楚寒天身边聚集了十来个人,皆是一脸兴奋的谈论些什么,而楚寒天闲适的在其中侃侃而谈,根本没有半分怯场的意思。
这也让马保国很是意外,他就坐在楚寒天的旁边,时不时凑上去听几句,发现这个小师弟的某些观点也的确很独到,完全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该有的认知和阅历。
甚至还有人悄悄来到马保国身边问询,是不是他提前这么安排的,想给楚寒天积累人脉。
对此,马保国也是吹胡子瞪眼的,当即便道:“我是那种人吗?要是想给小师弟造势,还用得着提前安排?”
这些人想想也对,马保国可是他们之间出了名的直性子,不可能去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但越是如此,他们心中就越是诧异:这么说来,岂非是这小子自己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让这些人都心甘情愿的去交流?
上次见楚寒天还是在孔老的葬礼上,那个时候最多就是打了个照面,混了个脸熟,这次就不一样了,本就是为了拓展关系的聚会,想谈论什么就谈论什么。
如此,便也有更多人愿意去听一下楚寒天他们到底在说什么,要是说到自己也感兴趣的话题,那就也加入谈话。
还真别说,就算是跟这么多不同领域的大佬交谈,楚寒天还是一脸的风轻云淡,不卑不亢,没有刻意的奉承讨好,也没有表现的太过不近人情,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最后,这场聚会结束之时,还有不少人意犹未尽,相约以后要是有机会还要再继续深聊一下。
而这场聚会的焦点也落在了楚寒天本人身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总的来说,马保国还是很欣慰的,最起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小师弟还是很有能力的,最起码能融入他们的圈子里。
至于别的,他暂时还没有发现楚寒天身上还有什么缺点,硬要说的话,脾气挺暴躁的,他现在都还对之前楚寒天跟他“要钱”的时候,那可真是半点面子都没给他啊!
不过也就那么一次,当时他正配合孔老上演一出苦肉计,表现的不近人情且冷漠,要是那种情况之下,楚寒天还对他表现的谦卑有力,马保国也会觉得这个人没有骨气,对谁都能曲意逢迎。
到最后,楚寒天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全都是这些大佬的名片,平时一票难得,现在这些人都主动的递给他。
即便是没有马保国这一层关系在,他们也对这个见闻不俗的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能来参加这次聚会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在那儿吹牛皮不懂装懂,两句话就能看出来。
楚寒天就完全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人,并且改变了一开始的轻视之心,认为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就算是现在还寂寂无名,也早晚有一天会化作金龙翱翔于天际。
金子并不会因为尘埃的埋没就不会发光,只要是个人才,就总有出人头地的额一天。
左右多认识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坏事,甭管以后有没有需要,总之先交好准是没错的,有句话说的好,莫欺少年穷嘛。
恰巧,楚寒天也抱着同样的心思,所以不管跟他交谈的人是谁,皆是投桃报李,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别人主动交好,他就不会摆一张臭脸,客客气气的接住别人给他的面子。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楚寒天这么做或许有些太过圆滑,但实则不然,生意场上,人际交往的关系往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朋友多,那不管是要干什么,都不至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关系太不牢靠了,但只要你能展现出让这些人信服的能力,何愁不能得到这些人全心全意的帮助?
说白了,只要能带给自己利益的人,就都可以是朋友,生意场上,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等聚会结束之后,马保国带着楚寒天前往酒店,在此之前已经预定好了房间,直接入住就可以了。
途中,不管是他亦或是董元芳,对楚寒天的表现皆是赞不绝口,相对于脾气暴躁的马保国而言,董元芳的脾气要更温和许多,说话也更像是一个长辈。
“老师看人的眼光一向毒辣,我们这些学生就算跟着他学了这么多年,也还是没有学到他老人家的精髓。怪不得他会挑选你来做这个衣钵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