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允许自己选择爱

我的内心有一个无底的黑洞,即使有源源不断的关爱涌进来,仿佛也会瞬间被吞没。在这黑洞里,仿佛有很多过去受伤的我,不断地渴望别人付出的爱,却总觉得别人给的爱还不够。对于爱,过去的我常处于极度饥饿而且营养不良的状态。

我10岁那年,嗜赌如命的爸爸欠了巨债,他一声不响地离家出走。我13岁时,他患上癌症,回家不到3个月就去世了。我18岁时,过度劳累的妈妈也因患上癌症而去世。每当想起这些经历,我都会感到痛苦不堪。

我不断寻觅他人的爱来填满内心的黑洞,无非就是要证明这世上还有人来爱我。

为了爱,我曾经攻击他人,也曾经向他人乞怜。为了逃避现实的空虚,我常酗酒,几度独自在车内号啕大哭,情绪经常失控。我不明白人为何要活在世上经历痛苦,我甚至在别人还未抛弃我之前,先主动抛弃别人,以此避免伤害。

结果,人生阶段里所有受伤的自己,都不约而同地躲回那无底的黑洞,等待下一次爱的到来,然后重复着“我被抛弃”或者“我抛弃你”的戏码。

试问,一个内心充满着黑暗的人,如何让别人来爱你?而你又如何去爱别人?

因为无法纾解生命中的痛苦,我接受了心理咨询。最初我是一名寻求解答的个体,最后我成为一名助人者。这20多年来,我在咨询室里看见很多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们,听见他们对痛苦的呐喊,看见他们对爱的渴望。

渐渐地,我明白了:即使我们无法驱散黑暗,也可以把光亮引进来;我们无法乞求他人的爱,但可以把爱奉献给自己。

这也是为何我写了这本书《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

书中主人公们的基本资料已稍做更改,我只保留与他们真实的互动及交谈。这些互动的故事感动了我、丰富了我。因此,我想通过文字来感动你、丰富你。

你不仅要品味书里的故事,而且请允许我诚恳地邀请你通过本书,去阅读你自己的人生。

你需要爱,你的家庭也需要你的爱。不是明天,就是现在。你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其实你比谁都清楚,你的内心以及你的家庭,到底多么渴望爱。

因此,这本书才会展现在你眼前。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主要讲述一个简单的概念:见树要见林。大部分人只看见眼前的痛苦,却看不见痛苦背后的整体原貌。如果你想要剖析自己,请允许我邀请你再一次去探索你的原生家庭,进而改变你的新生家庭。

探索并非等同于发现;发现其实只是个借口,让你有更多的选择,以旧有的模式继续生存。对我而言,探索是一场再创造的旅途,让你再次转化当初你在原生家庭里还未曾学会的功课。

我和书中的主人公们一样,花了很多时间和心力去探索过去的成长经历。如果你想在生命里创造新的可能性,你就不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受害者。很多人一边埋怨别人伤害自己,一边自怜自艾。受害者被过去的经历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

然而,这种受害状态倒是有不少好处:别人会向你投以怜悯的眼光、善良的帮助及伸出温暖的援手,导致受害的你继续“享受”别人的同情。你要是这样做,就和当初的我没有区别,你依靠他人的怜悯和善良,躲在无底的黑洞里,吸取他人给予的关爱。最后,你与他人的关系依然会破裂,而你的内心也会破碎。

你或许会好奇地问我:“请问你内心的黑洞还在吗?”

是的,我的内心仍然有一个无底的黑洞,它一直都存在,就如生命的苦难一直存在着。然而,如今的我已不再受这个黑洞影响。

我花了20多年的时间,聆听那些从黑洞里传来的受伤的声音,我决定用我一生的力量,陪伴过去那一个又一个受伤的自己,我愿意陪着“他们”慢慢长大。

我告诉自己:“即使没有人来爱我,我也值得被自己爱。以量,请放心,我会爱着你。”

我也告诉自己:“我愿意接受自己的喜怒哀乐。虽然这些情绪可能会与他人(特别是我的父母)有关,可是我的喜怒哀乐,由我负责。我不要做一个受害者,不需要他人为我的人生负责。我的生命,由我自己负责。”

我还经常告诉自己:“我值得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因为我相信我值得,而且我也相信我们大家都值得拥有美好的人生。”

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允许自己选择爱,不容易;然而,要认真地行动起来,也不难。

你看见了吗?那些悲惨的过去无法定义你生命的全部,也不能阻止你好好地活下去。如果你愿意,请你和我一样,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人生。当你感受到美好,你也同样会祝福他人,祝福他们值得拥有美好的人生。

愿你身处黑暗的时候,仍然感受爱的光亮;

正当愤怒的时候,倾听爱的呼唤;

渴望关怀的时候,感受爱的渗透;

内心温暖的时候,洋溢爱的力量。

请你翻阅此书,用心去感受。我会在这本书里反复告诉你:“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

希望你能收到,我衷心献给你的祝福。祝福你,也祝福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