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ICQ到QQ
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到它,马化腾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了,立即注册了一个账号。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英文页面的ICQ想在中文用户中推广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个类似ICQ的中文版本即时通信工具呢?
选择一个受欢迎的软件给用户提供汉化版本,是当时整个中国IT业的一种潮流走向,这方面最有名的硬件产品是汉卡,最有名的软件产品是汉化的中文平台。中文平台领导性品牌UCDOS的两个重要作者鲍岳桥、简晶,也在1998年和他们的同事王建华一起创办了联众。丁磊的个人主页服务、虚拟社区都属于纯汉化的产品。免费电子邮箱系统等产品也属于汉化的范畴,其基本思路和Hotmail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丁磊用代码重新写了内核。
OICQ最开始也只是一个纯汉化的版本,毕竟这是系统集成项目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之后要放在网上,因此,张志东带着吴宵光、夜猫又重新设计了一套架构,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这个架构沿用至今,没有做大的修改,只是不断扩充用户和升级系统。
ICQ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多少让人惋惜,不过在当时,ICQ以近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AOL,使很多人震撼。ICQ是几个以色列人推出的,其中“I”代表“我”的意思,“C”代表“看见”(See,发音和C一样),Q与“你”的英文you发音接近。连在一起,ICQ的意思是“我看见你了”,用来在网上相互联络。这个产品一经推出,即刻风靡世界。
以色列人在通信端的创新确有天分,被公认为能改写互联网乃至整个电信版图的语音通话软件Skype,也是以色列人发明出来的。
马化腾的创业团队中,很多人在通信部门有过一段长时间的工作经历。马化腾在润讯工作,曾李青和许晨晔在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张志东和李海翔在黎明网络公司工作,马化腾、吴宵光和“夜猫”等混迹多时并倾注心血的CFido,其实也是一个民间的通信体系。这样的一群人,决然不可能只是单独开发一个ICQ的汉化版本那么简单。他们内在的自我期许就要求他们开发出能满足中国人自己使用的、类似ICQ一样风靡世界的在线即时通信工具来。
由于还没想清楚怎么收费,马化腾更多的是想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让电信和寻呼台帮着收费。当时,这家只有几个人的腾讯,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OICQ只是公司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为了能赚钱,马化腾他们什么业务都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据说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最大的期望是:只要公司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OICQ最开始的版本是和深圳电信局合作的,采取联合立项的方式进行。约定由深圳电信局出服务器和带宽,腾讯帮助其做具有一定用户的软件系统。双方最早的约定是深圳电信局出60万元。拿着深圳电信局给的60万元和相关的服务器资源,腾讯开发出了OICQ。想不到的是,OICQ出来后大受欢迎,腾讯上下都有些后悔,不想卖了。于是曾李青就耍了个花枪,他找到深圳电信局,提出要追加费用到100万元。深圳电信局的费用都是专款专用,不可能追加费用,于是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OICQ(也就是日后的QQ)与ICQ的关联性并非重点,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差异。虽然ICQ成名久矣,但它不乏弊端。比如,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并不会随之同步过去。此外,它只能与在线的好友聊天,而且只能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寻找好友。
这时的选择足以体现马化腾的特质:如果他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许最令其兴奋的,不过是编出一套服务器端保存信息的程序;但他所做的,是将前后两端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有机结合。因此,OICQ一诞生,就具备离线消息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用户名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它甚至提供了个性化的头像。
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异,至少在一个方面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互联网通过网吧形式在中国全面铺开,把信息存储于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电脑的特色,让OICQ成为每台电脑桌面上的必备软件,也几乎是每个到网吧上网的人第一时间要激活的工具。这让腾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拥有了500万名用户——这是ICQ在中国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成绩。
然而这一利众服务的负面效应是,在缺乏可借鉴的盈利手段的情况下,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腾讯所需要的服务器数量在不停地增长。这一度迫使缺乏资金的腾讯减少了放出用户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