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百科全书式的隐喻训世长诗
Divina Commedia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 军
作品介绍
《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但丁在这部长诗里讲述了自己以活人的身份游历死人王国的经历。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诗中叙述但丁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在感到惊惧与迷茫之际,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出现,带领他走出困境,开始游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分九层,第一层候判所中的灵魂是未接受洗礼的异教徒,其余八层的灵魂按照生前的罪孽等候审判。之后他们来到炼狱,生前犯有罪过但罪行较轻的人在这里接受不同程度的刑罚。随后由贝特丽奇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最后,圣伯纳特引领但丁来到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在此得见圣母玛利亚。《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现状、传授知识的鸿篇巨制。
《神曲》思维导图
第一节 森林凶险且崎岖难行
了解意大利文学,《神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它是意大利文学史中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隐喻训世叙事长诗。
说《神曲》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包罗万象,从神学、哲学、政治、宗教、社会道德、古典神话、人类历史,到天文、地理、物理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几乎无所不有。它的结构之宏大,涉及的学科之广泛,提及的历史人物和神话中的人物之众多,在人类全部的文学作品中也十分罕见。它不仅总结了中世纪文化,预示了一种新文化的诞生,而且概括了整个西方古典文化,为后人研究中世纪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说《神曲》是隐喻训世作品,是因为但丁写作《神曲》的目的就是训导世人,即教育人去恶从善。为了达到训导世人的效果,他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即具有教育意义的隐晦的表达手法。《神曲》一开始就说:人生的旅途我方行半程,便身陷幽暗的森林之中,迷失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啊,这森林凶险且崎岖难行!但丁用自己的身体陷入森林来隐喻人类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其实这种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是常见的。“一鸣惊人”的成语典故就使用了这种手法。为了启发庸庸碌碌的楚庄王,一位大臣问他:“南方有一只大鸟,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只什么鸟?”聪明的楚庄王立刻领悟了他的意思,回答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使羽翼长得更加丰满;不飞也不鸣,是在观察民意。它虽然不飞,但飞必冲天;虽然不鸣,却鸣必惊人。”从此楚庄王奋发图强,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说《神曲》是叙事长诗,是因为它是一部以叙事为主的诗篇,讲述了但丁游历地狱、炼狱、天国的经历。全诗共14233句,其长度是我国古代任何诗歌都无法相比的。我国古代诗歌主要是抒情诗,都很短,即便有《木兰辞》一类的叙事诗,一般也只有三五十句;而西方从文学诞生之初,就有了像《荷马史诗》那样的叙事长诗的写作传统。
《神曲》的作者但丁是佛罗伦萨人,他生于1265年,卒于1321年。那个时代正是欧洲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许多由新生资产阶级统治的共和国性质的“城邦公社”。但丁曾经担任过佛罗伦萨公社的执政长官,是该政体的最高行政领导人之一。当时,掌握佛罗伦萨权力的贵尔夫党内部分为黑白两大政治派别,政治斗争十分激烈;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支持黑派。为了维持城市的安宁,但丁前往罗马与教皇谈判。教皇却趁但丁不在佛罗伦萨之际,唆使法兰西国王派军南下,兵临佛罗伦萨城,致使黑派掌权,从此但丁便开始了流放生活,至死未能返回祖国。在流放期间,但丁写作了《神曲》,因而我们可以说,没有但丁的流放就没有《神曲》。
《神曲》的名称十分高雅。其实,但丁最初给自己的作品起名为《喜剧》,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神曲》从痛苦的地狱开始至光明幸福的天国结束,结尾是令人快乐的,因而可以称其为“喜剧”;第二个原因是,中世纪的人们将风格十分高雅的作品称为“悲剧”,将风格低俗的作品称为“哀歌”,将既可以赢得广大读者的喜欢又不失风雅的作品称为“喜剧”,但丁希望作品可以获得更多读者的喜爱,以达到他广泛教育民众的目的,于是采用了佛罗伦萨民众所使用的“俗语”作为创作语言,因而,“喜剧”的名称比较恰当。
《神曲》尚未完成之时,就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有人邀请但丁去博洛尼亚城接受桂冠,由于种种原因,但丁没有去,但这足以说明《神曲》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是极大的。但丁逝世后不久,便出现了许多对《神曲》的诠注和评论文章以及介绍但丁生平的传记,有些城市还专门邀请学者公开讲解《神曲》。比但丁仅晚几十年的伟大的人文主义先驱、杰出的小说家和诗人薄伽丘,就曾经是最早诠释和讲解这部不朽巨著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在佛罗伦萨设坛宣讲《神曲》,而且还写作了《赞但丁》和《但丁〈神曲〉诠注》等重要论著。是薄伽丘为《神曲》冠以“神”字,从而使其以“神之喜剧”的名字流传于世,中译本则通称《神曲》。
《神曲》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个部分,每篇包含33章,从而形成99章的神秘数字;全诗由一章序曲作为开头,序曲被加入《地狱篇》中,成为该篇的第一章,因而,《地狱篇》由34章组成,形成了100章的完美数字。
33是数字3的倍数,它与3和99都隐喻基督教的重要神学思想“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虽然是三个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他们都统一为上帝。圣父指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圣子指道成肉身降至人间救万民于水火的基督耶稣,圣灵指上帝即基督耶稣的精神。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但丁为《神曲》所精心营造的神秘气氛,这种神秘气氛有利于他实现训导世人的目的。
但丁按照当时所流行的“地心说”的天文学理论设计了地狱、炼狱和天国。据说,从前,天上有一个光耀无比的大天使,名字叫路西法,他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在意大利语中,路西法的读音为Lucifero,意思为“发光”,这个名字诠释了路西法灿烂辉煌的特征。路西法十分傲慢,他认为自己比上帝差不了多少,因而趁上帝离开天庭时煽动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天使造反,试图取代上帝的地位,结果被洞察一切的上帝赶出了天庭,跌落到耶路撒冷的地面上,砸出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形的深渊,这便是地狱,路西法则成为居于地狱最底层科西托冰湖中的地狱魔王。但丁懂得物理学,他知道物质不灭,因而设想,在地球的南面正对着北半球耶路撒冷的位置冒出来一个与地狱深渊相对应的高山,那就是炼狱山。在地球的周围有一圈大气层,大气层之外有9个天环环绕着地球,我们称其为九重天;九重天之外便是上帝所居住的天庭,或称天府;九重天和天府一起构成天国。这便是但丁所设计的地狱、炼狱和天国。
第二节 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国
但丁设想,他刚刚走完人生旅途的一半,便迷失于一片黑暗的森林中。他试图逃出恐怖的森林,于是便向两山之间透出的一丝微弱光线处走去。然而,他在途中却遇到了三只拦路的猛兽:五彩缤纷的花斑豹隐喻“淫欲”,即中国文化中常说的“色”;高昂着头蔑视万物的雄狮隐喻“傲慢”;饿得骨瘦如柴的母狼隐喻“贪婪”;这三种人类的罪恶恰恰是中世纪基督教会极力宣扬的“禁欲、谦卑、安贫”三大美德的对立面。恐惧的但丁只好连滚带爬地退回到山谷中的黑暗森林。正当但丁走投无路之时,他面前出现了一个魂影,那是早已死去的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的灵魂,魂影用嘶哑的声音告诉但丁,他应选择另一条出路,即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国。
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来到地狱门前。门楣上写着几句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字,最后一句是“入门者,请抛弃一切期盼”。
地狱共分九层,外加地狱前厅。在尘世犯有罪过且并未忏悔的人,死后灵魂入地狱,按照自己罪过的恶劣程度,分别在地狱各层中接受不同的惩罚,地狱越深,惩罚也就越严厉;地狱的灵魂永远在黑暗中忍受痛苦,没有任何转机。
但丁随维吉尔进入漆黑一片的地狱前厅,那里惩罚的是懦弱的无为者。随后,他们来到阿凯隆特岸边,那是地狱第一条河。许多灵魂争先恐后地登上渡船,希望尽早到达彼岸,他们把等待的恐惧变成了急于进入地狱的欲望。
地狱的第一层叫灵泊,居住着未曾作孽的非基督徒的灵魂,其中包括基督教诞生之前便死去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先贤。这些灵魂只忍受精神上的惩罚,即无望地期盼见到上帝。
地狱的第二层至第五层惩罚的是因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而犯罪的人。第二层中惩罚的是淫乱者的灵魂,他们被风暴吹动着不断地旋转和飞舞。在第三层中,饕餮者(即贪食者)在雨雪和冰雹下忍受苦难;三头恶兽刻耳柏不断地吼叫,用利爪将他们撕成碎片,吞入腹中。第四层中惩罚的是守财奴和挥霍者等不能正确对待财富的灵魂。第五层是斯提克斯泥水河,它是地狱的第二条河流,河面上有许多暴怒者的灵魂,他们相互击打和撕咬;河底泥中陷着隐忍者的灵魂,即受到欺辱也不敢吐出半声抱怨的灵魂。
渡过泥水河后,但丁和维吉尔进入了地狱的第六层——狄斯城。那里惩罚的是异端邪说传播者的灵魂,尤其是被中世纪基督教会指责为“享乐主义者”的伊壁鸠鲁[1]派成员的灵魂。
在地狱最下面的几层中,受惩罚的是恶意违反天条的灵魂,对他们的惩罚远比对上面几层灵魂的惩罚严厉。作恶时他们无非采用两种手段:暴力或欺诈;其中,欺诈最为恶劣,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邪恶。
但丁和维吉尔来到沸腾的血河弗雷格顿的岸边,那是地狱的第三条河,构成了地狱第七层的第一圈。血河中惩罚的是对他人施暴者,即谋杀他人或毁坏他人财产者。渡过血河,但丁与维吉尔进入地狱第七层的第二圈,那是一座恐怖的树林,没有叶片的枯木都是由对自己施暴者变成的,对自己施暴者指的是自杀的人和无节制地耗尽自己财产的人。他们不断地受到栖落在树枝上的人头妖鸟骚扰,树枝一旦被折断,便从伤口流出鲜血,并发出惨痛的号叫。穿过树林,但丁和维吉尔进入地狱第七层的第三圈,那是一片火的沙漠。对上帝、上帝的女儿自然、上帝的女儿的女儿施暴者忍受着火雨和火的沙漠的折磨。对上帝施暴者指的是诅咒上帝的人,对上帝的女儿施暴者指的是违反自然的好男色者,对上帝的女儿的女儿施暴者指的是放高利贷的人,因为人的生产劳动应该顺从自然规律。如果自然是上帝的女儿,人的各类工作便是上帝女儿的女儿,所以放高利贷是一种用违反自然规律的方式谋取金钱的行为。
地狱的第八层由10条圆形恶沟组成,分别惩罚犯有10种欺诈罪行的人,他们是:诱奸者和淫媒者、阿谀奉承者、买卖圣物或圣职者、占卜者、贪污者、伪君子、窃贼、蛊惑人心者、挑拨离间者、造假者。
地狱的底层是科西托冰湖,惩罚的是最邪恶的欺骗者——叛徒。冰湖分为4个区域,分别惩罚的是背叛亲人者、背叛祖国者、背叛客人者和背叛恩人者。三头六臂的地狱魔王路西法立于冰湖中央,三只大嘴各叼着一个顶级叛徒,他们是背叛耶稣的犹大以及背叛并暗杀恺撒的卡修斯和布鲁图。
但丁与维吉尔走出地面,来到位于南半球的炼狱山脚下的海滩,又重新见到了天上闪亮的群星。走过炼狱山脚下的缓坡,他们来到炼狱入口,门前坐着一位天使,手捧的宝剑发出耀眼的光。天使用宝剑在但丁的额头前画了7个P字,它们隐喻人类的七宗罪,即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贪色。随后,天使用金银两把钥匙打开炼狱的大门,放但丁和维吉尔进入。
炼狱象征帮助人们忏悔罪过和改正错误的天主教教会,守门的天使象征耶稣的大弟子圣彼得的继承人、执掌教会的教皇,金钥匙象征天主教的神学理论,银钥匙象征教会所掌握的帮助人们忏悔罪过的权力。如果我们在意大利参观教堂,经常会看见一位老者的雕像,他一只手捧着象征神学理论的书,另一只手则抓着两把钥匙,这位老者便是被视为首位教皇的教会创始人圣彼得。
炼狱山按照“七宗罪”被分为七层,外加炼狱山脚和炼狱山顶的“地上乐园”,共九层。犯有“七宗罪”的人,如果忏悔了罪过,便按照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在炼狱中接受惩戒。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中是傲慢者的灵魂,第二层中是嫉妒者的灵魂,第三层中是暴怒者的灵魂,第四层中是懒惰者的灵魂,第五层中是贪婪者的灵魂,第六层中是贪食者的灵魂,第七层中是贪色者的灵魂。炼狱与地狱恰恰相反,第一层中的灵魂罪行最重,最后一层中的灵魂罪行最轻。在炼狱中受惩戒的灵魂最后在炼狱山顶的“地上乐园”饮用“忘川”河水,就会忘记所有罪恶的行为,而“爱吾诺爱”河水则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对良善的记忆。
炼狱的惩戒与地狱的酷刑有本质上的区别。炼狱的苦难有终结之时。那里的灵魂虽然受苦,心中却充满了希望,苦中有乐。因而但丁说,在炼狱中,“火中魂乐满心田”。
但丁摆脱了一切罪恶包袱,轻松的身体随贝特丽奇以极快的速度飞向天空。
但丁设计的天国由九重天构成,由内向外的七重天各对应一个行星:月亮、水星、金星、太阳(在地心说体系中,太阳被看作行星)、火星、木星、土星;第八重天是恒星天,第九重天是水晶天。穿过第九重天,便进入天国的最高处——天府,在那里,天国的永福者身披白色的长袍,有序地围成一个高低层次分明的玫瑰形状,沐浴上帝恩赐的光辉。
各重天中,分别居住着曾经做出不同贡献的真福者的灵魂。第一重天为月亮天,居住着曾许下良好意愿却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者的灵魂。第二重天为水星天,居住着为自身荣耀、而非信仰行善者的灵魂。第三重天为金星天,也被视为“爱神天”,因为在意大利语中,“金星”和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是同一个词;那里居住着为爱而升天的灵魂。第四重天为太阳天,居住着智慧者的灵魂。第五重天为火星天,也被视为“战神天”,因为,在意大利语中,“火星”和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是同一个词;那里居住着为信仰而献身的战士的灵魂。第六重天为木星天,也被视为“主神天”,因为,在意大利语中,“木星”与罗马神话的“主神朱庇特”是同一个词;那里居住着正义统治者的灵魂。第七重天为土星天,居住着默祷上帝者的灵魂,即神职人员的灵魂。第八重天为恒星天,在那里的不再是一般的永福者,而是凯旋者的灵魂,即圣彼得、圣约翰等伟大的圣人和大天使等的灵魂,他们都讴歌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的辉煌功德。第九重天为水晶天,那里是推动万物运转的第一动力的发起处,因而也称“第一动力天”。贝特丽奇的引导止步于此,接着由圣伯纳特引导,但丁进入天府。那里,基督教最伟大的圣人都居于永福者组成的“洁白玫瑰”中心的高处,最高点坐着圣母玛利亚。
第三节 哲学家前行,却不知何往
我国的外国文学评论一般把但丁视为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先驱者,把《神曲》视为积极推动社会变革的文学巨著;而意大利的文学评论界却普遍认为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把《神曲》看作总结中世纪文化并宣告中世纪文化结束的作品。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接近于但丁本人的创作目的和《神曲》的中心思想呢?我们只有把《神曲》置于但丁所处的中世纪末期的意大利文化环境之中去解读,才能正确地理解它。
中世纪的人们传说,公元1000年时世界末日将到来,因而,人们放弃了对尘世生活的追求,一心向上帝祈祷,希望死后灵魂能够顺利地进入天国。然而,当公元1000年元月元日到来之时,人们发现世界末日并未到来,从而对尘世生活有了新的期盼,这种期盼转变成了追求尘世生活的力量。随后,生产开始快速发展,老城市复苏,新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封建的农业经济逐步向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转变,拜金的资产阶级诞生。
资产阶级是一个以金钱利益为生活原则的新生阶级,它的产生使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哲学、宗教等一切社会领域都开始发生变化。
在思想领域,人们试图摆脱教会的控制,开始反对中世纪上天重于人间、灵魂重于肉体、来世重于今生的基督教传统的道德观念,把眼睛转向尘世生活,追求人世间的享乐、财富和荣耀,对尘世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世界观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样也使贵族阶级的结构和僧侣的状况发生变化。意大利已经被一股新的、依赖金钱的力量左右。在金钱力量的冲击下,教皇和主教们也开始拼命地追求物质财富,他们修建高楼大厦,享受荣华富贵,教会成为“伤风败俗”的带头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自然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彷徨,还有的人反对。而但丁并不是这个社会变革时代的幸运儿,他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受到了不公正的流放待遇,因而他要反抗,要奋起抨击这个他认为已经堕落的社会。
如果我们深入研读《神曲》等但丁的作品和他的生平记录,就会发现,《神曲》的写作指导思想和整体构思是保守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反对由于资产阶级的产生而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巨变,恢复和维护旧的社会秩序和传统的思想观念。
在分析但丁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时,我们绝不可忽视他对《神曲》的整体构思。用地狱、炼狱和天国的形象训导教民,使其安分守己,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常用的手法。但丁看到了社会的“堕落”,他在人间找不到引导人类回归正义的道路,只好求助于天命,求助于地狱、炼狱和天国。因此,《神曲》的主要内容是对地狱、炼狱和天国的展示。但丁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可怕的地狱、艰辛的炼狱和光明幸福的天国的一幅幅画面,目的就在于警示与启发人们不要为追求今生的快乐与财富而忘记来世的祸与福。
但丁站在反对资产阶级“新人”的立场上,说“这些人吝啬且嫉妒、傲慢”,认为他们所追求的财富是社会堕落的根源;把他们的贪欲隐喻成骨瘦如柴的饥饿母狼,并把“贪婪的母狼”视为令他绝望地退入黑暗森林中的人类最凶恶的敌人。在序曲中他这样写道:“就好像一赌徒希望获利,却赶上运气不佳,被迫输钱,全身心受煎熬,哭泣不已,那母狼也如此令我不安:它向我一步步威逼而来,强迫我又退至日默林间。”
《地狱篇》第六章中,但丁在指责邪恶的佛罗伦萨人时说:“三把火——傲慢与嫉妒、贪婪,点燃了他们心,令其不安。”他认为,恰恰是因为佛罗伦萨资产阶级暴发户心中燃烧着三把火,他们才肆无忌惮地迫害他。但丁从谴责现实的“社会堕落”的立场出发,以拯救人类为己任,企图用《神曲》这部巨著,将已经“迷途”的人类重新引上过去的“正路”。他认为现世生活只是来世生活的准备,十分短暂,上帝利用它来判断每一个人的表现,从而决定是将其打入地狱,使其永世不见光明,还是令其升入天国,使其永世享受光明和幸福。在《天国篇》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中,他为一去不复返的“朴实而纯洁”的佛罗伦萨哭泣,抱怨今不如昔。著名的意大利文学评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曾这样评价但丁:“他以过去谴责现今,又以现今的堕落作为反衬,赞美过去。”
但丁的哲学思想中,虽然闪烁着一些新的火花,但是,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仍占有主导地位。他认为恶与罪过在于对物质和肉体快活的追求,善的极点是上帝。在但丁看来,支配事物发展的仍然是天命,而不是有着各种感情和理性的人。他也赞扬理性,喜欢哲学,尊重哲学家,认为理性可以引导人们实现人间的幸福,因而,在《神曲》中,哲学和理性的化身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成为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但是,他又认为,理性是盲目的,会导致错误,在《天国篇》第十三章中,他说“哲学家前行,却不知何往”,需要上帝来指引,需要天命来解救,因而,《神曲》中引导但丁参观天国的人只能是已经成为天国圣女、代表神学和上天恩赐的贝特丽奇。
有人会说,但丁对罗马教廷和教皇具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因此,他应该被认为是进步的、革命的诗人。的确,但丁曾十分勇敢地批判过罗马教廷和教皇,并且在《神曲》中把许多教皇投入地狱之中,甚至预告还活在尘世的、曾经迫害过他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也将被打入地狱的第八层。在《地狱篇》第十九章中,但丁来到头朝下倒栽在火坑中的尼古拉三世教皇身边,无法看到外面的尼古拉三世错以为卜尼法斯八世提前来替换他,便斥责道:“你来了,卜尼法斯?难道说你已经站在我身边,生死簿竟骗我这么多年。难道说你早早厌恶财富,为了它你曾把美女欺骗,随后又命令她卖淫挣钱。”这里,美女指的是罗马教廷,“她卖淫挣钱”指的是教廷已经堕落。尽管但丁谴责教廷和教皇,但他的批判矛头并未指向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和建立在这些教理教义基础上的道德规范,而指向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腐败现象和包括以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在内的腐败人物,他抨击教皇和教廷的目的恰恰在于维护受到社会变革冲击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天主教的教理教义。
总之,对来世生活的幻想在但丁的作品中仍十分重要,但丁仍属于充满天主教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中世纪,《神曲》是“中世纪天鹅临终前的最后一声长鸣”。据说,天鹅临终前发出的长鸣最是哀婉动人。
第四节 撕开中世纪的暗夜,引入文艺复兴的曙光
《神曲》这部不朽之作,虽然其写作目的、整体构思和价值取向是保守的,但它所表现出的对古典文化的热衷和在局部内容中所体现出的对新时代情感和精神的同情,使我们也隐约地看到了将要出现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曙光。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恩格斯称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的这句评语是十分准确和客观的。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男女情爱是人类尘世幸福的重要内容,它曾经受到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压制,被其视为大逆不道。按照中世纪基督教的价值观念,但丁必须把犯淫乱罪且屡教不改的灵魂打入地狱,把有淫乱欲念、但愿意改过自新的灵魂置于炼狱。然而,但丁却把他们分别放在惩罚最轻的地狱第二层和炼狱第七层中。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男女情人是同情的,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个情种,曾写作过《新生》歌集等许多爱情诗篇。
在《地狱篇》第五章中,通过弗朗切斯卡之口,但丁讲述了中世纪流传甚广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叔嫂通奸的故事。听完弗朗切斯卡悲伤的讲述,又看到保罗痛哭不止,但丁竟然激动得昏了过去!这说明他对此二人的情感经历产生了怜悯之情。但丁写道:“你之苦让我悲,令我生怜,致使我眼中泪流淌不断。告诉我:温情的叹息初现,爱之神怎么把欲火点燃……”“当一位苦灵魂讲述之时,另一位痛哭泣,令我悲怜,因而便失知觉,好似死去,跌在地就如同尸体一般。”
在《地狱篇》的第四章中,按照中世纪基督教的价值观念,但丁把不信奉基督耶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古代贤哲置于地狱的第一层灵泊,然而,他却为这些古代贤哲专门设计了令人羡慕的城堡,并极力地赞美他们。他称荷马为“诗王”、维吉尔为“崇高诗人”、亚里士多德为哲学“大师”,并为能够受邀加入他们的行列而感到无上的荣耀。但丁这样写道:“噢,为学识与艺术争光之人,这是些什么人,如此不凡?是荣耀使他们非同一般”,随后又写道:“我老师高兴得面露微笑,众人令我感觉荣耀非凡:邀请我加入到他们行列,做他们其中的一位成员。”诗中的“我老师”指的正是引导但丁游历地狱的维吉尔。
在《地狱篇》第二十六章中,但丁讲述了尤利西斯的故事,尤利西斯即《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按照中世纪基督教的价值观念,但丁把敢于向天意挑战的尤利西斯置于地狱第八层,但在讲故事的时候,却时不时地表现出对这位大英雄的智慧和勇敢的赞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直布罗陀海峡处竖立了两根高大的圆柱,标示大地的边缘,任何人都不可违反天意,都不能逾越那个标记。而尤利西斯不惧天命,他率众伙伴乘船到达那里,并煽动他们越过大地边缘,去探索未知的真理。在但丁的笔下,尤利西斯勇敢地说道:“噢,兄弟们,经历了千难万险,你们至西方的大地边缘,我们的生命已所剩无几,切莫要拒绝这最终体验,去认识太阳背后的无人世界;应想想你们的最初起源:并非为做畜生诞生,而是为觅知识寻求良善。”
中世纪晚期,单一的基督教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需要更丰富的文化知识。由于种种原因,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开始,人们越来越酷爱拉丁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深入阅读和研究拉丁语作品,人们发现了一个更强调尘世生活、更理性的古代世界,从而主张恢复被基督教会隐藏了近千年的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这就是所谓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但丁虽然生活在人文主义思想诞生和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前,我们却可以看出,他已经十分热衷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神曲》中有许多古典文化的影子,处处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文学作品的形象。陪同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重要人物维吉尔就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但丁把古希腊神话冥界中的阿凯隆特河、斯提克斯河、弗雷格顿河移植于地狱,把忘川河移植于炼狱山顶的地上乐园;把古希腊神话冥界中负责摆渡亡灵的卡隆置于地狱,负责摆渡基督教的罪恶灵魂;把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人物米诺斯置于地狱中作为判官。总之,古典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神曲》中比比皆是。这一点也体现了《神曲》中已经闪烁着文艺复兴的曙光。
但丁说“诗歌是躲藏在巧言面纱之下的真理”。《神曲》中充满了隐喻,从但丁的迷失道路,到但丁的两位向导;从序曲中的幽暗的森林,到三只阻挡道路的猛兽;从地狱中的种种酷刑,到炼狱中的各种惩戒,再到天国中各种神奇的异象,每一个生动的隐喻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维吉尔隐喻古罗马的智慧。他是古罗马最著名的文人之一,可以被看作古罗马文化的代表。古罗马文化最讲究哲学理性,因而,维吉尔又隐喻理性和哲学。但是,他只能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这说明,在但丁的眼里,理性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达到智慧的最高点,必须有上天的启示,即基督教神学的启示。这就引出了但丁的第二个向导——隐喻上天启示的贝特丽奇。
《神曲》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壁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示诗中的各种形象,因而,我认为可以称《神曲》为“诗的壁画”。中世纪,广大教民没有文化,不识文字,教会要想训导他们,只能采用形象生动的壁画,于是,壁画便成为重要的宗教艺术形式。但丁则把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入诗歌创作之中,用一幅幅壁画在读者面前展示出可怕的地狱、艰辛的炼狱和光明幸福的天国景象。
在展示地狱第四层中守财奴和挥霍者为财富徒劳辛苦时,但丁写道:“这里比其他处灵魂更多,东一队,西一队,号叫不断,用吃奶之力气滚动重物,相遇时互厮打,再把身转……”在展示地狱第七层枯木林中人头妖鸟的形象时,但丁又写道:“她们长宽翅膀,颈面似人,足如鹰,大肚皮羽毛长满;从怪树发声声哀鸣、抱怨。”如此具有画面感的诗句在《神曲》中随处可见。
采用极其生动的比喻也是《神曲》最突出的艺术手法之一。序曲中,迷失于黑暗、恐怖的森林中的但丁看见两山之间出现一道光线,心中略觉安慰,诗人写道:“见此景慌乱情略微平静:恐惧曾令吾心湖水翻卷,一整夜都忍受极度苦难。就好像人逃离大海波澜,喘息着紧张地爬上岸边,急回首凝视着海水凶险;奔逃魂转身望路过之处,亦死死紧盯着仔细观看……”当遇到隐喻贪婪的凶残母狼的但丁完全绝望时,诗人写道:“就好像一赌徒希望获利,却赶上运气不佳,被迫输钱,全身心受煎熬,哭泣不已,那母狼也如此令我不安。”地狱第七层忍受火雨折磨的灵魂在昏暗的光线下观望但丁和维吉尔时,诗人写道:“似夜晚新月下细瞧他人,那些魂对我们凝视,观看,他们都一个个皱起眉头,就好像老裁缝纫针一般。”《神曲》中此类生动的比喻很多,它们都十分贴近现实生活。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帮助你对《神曲》这部世界名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使你更加喜欢这部作品,并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它。
【注释】
[1]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无神论者,学说出现在基督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