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一元由知而行

由知而行,才是真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定要“事上磨”,要落实到身心上受用。本篇三章结合现代人的学习环境的变化,提出了“由知而行”的一条路径,即“读、讲、写一元化训练”,将读、讲、写视为一体。“读、讲、写”既是知,也是行,既是输入,也是输出。一个人具备了这三种能力,就拥有了由知到行的学习能力。

本篇探讨如何“由知而行”。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有一位地方官员常去听他的心学讲座,每每听到忘情处,不禁眉飞色舞。过了一个多月,官员深感遗憾:“您讲得太好了,可惜我身为官员,政事缠身,不能抽出太多的时间学习,不如我辞官来追随您专门修行心学。”

王阳明答道:“如果你放弃了工作,就是连心学也放弃了。”

官员吃惊地问道:“我愚昧得很,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吗?”

王阳明告诉他:“心学不是悬空的。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如果抛开事务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

这位官员恍然大悟而去。

王阳明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因此一定要“事上磨”,要落实到身心上受用,“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换而言之,知与行并无片刻分离,“由知而行”,行就在知中。

这也是“读、讲、写一元化”对知行力的意义所在:会阅读,在头脑里存储足够多的材料,才能会说话;会说话,才能会写作;做笔记或写作时会查阅资料,阅读才能更有效;说话有足够清晰的逻辑,才能读得好、写得好。

专注于阅读,并不意味着减少对写作或演讲的关注,因为更专注、有的放矢地阅读是写作和演讲材料的主要来源;集中精力于写作,也不意味着必须停止阅读或演讲,阅读和演讲会让写作思路更清晰。同理,好的演讲得益于大量阅读的素材获取及写作的内容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