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男)平日喜欢邻居2岁的男孩乙,一日,甲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次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乙掉在水泥地上摔死。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2.甲(女)是某幼儿园教师,在上室外课时,见儿童乙一直追打儿童丙,甲数次训斥乙,乙仍然追打丙,甲恼怒中顺手将乙扯开,乙打了个趔趄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甲的行为:( )。
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间接故意
3.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杀死学校领导,后来在情急之中吴某误把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应属:( )。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的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特定时空条件的错误
4.某甲偶然发现某乙所开小轿车正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某乙奋起反抗,二人打斗起来。某乙不敌某甲,落荒而逃。某甲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非自己丢失的那辆。后来,某甲主动将车归还某乙,某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
5.甲欲杀妻另娶,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2012年6月24日,王某、乔某、钟某相约来到白沙湖风景区喝酒游玩。当聊起游泳话题时,三人都说自己的水性好,游泳水平高,无人能敌,尤以钟某叫声最高。趁着几分醉意,王某和乔某私下窃语,决定试一下钟某水性到底如何。遂趁钟某不备,将其抬起并抛入湖中。当看到钟某在深水中上下挣扎时,王某和乔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快下水施救,但钟某因溺水时间较长而死亡。王某和乔某的罪过为:( )(司考.15.卷二.单.13)
A.意外事件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7.在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属于过失的犯罪是( )。(司考.11.卷二.单.15)
A.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B.伪造金融票证罪
C.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D.玩忽职守罪
8.张某和赵某长期一起赌博。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7.卷二.单.14)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属于意外事件
9.司机丙某,平日酒量为白酒一斤,一日,丙某赴同事婚宴,喝了半斤白酒,自认为没事,离席后即驾车回单位,途中因头晕刹车不及,将一位正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老人撞死。则丙某的主观方面是:( )
A.丙某仅饮酒半斤,没有超过他平时的酒量,对于交通肇事行为不存在主观上的罪过
B.丙某明知自己饮酒,还要驾车回去,结果撞死行人,其主观上对于交通肇事结果存在犯罪故意
C.丙某明知自己饮酒,但认为没事,在主观方面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D.丙某明知自己不应酒后驾车,但自认酒量大,应该没事,结果驾车肇事,在主观方面存在着过于自信的过失
10.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2008.四川.卷二.4)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侮辱尸体罪
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和侮辱尸体罪
D.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11.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2008.四川.卷二.5)
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
B.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C.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D.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12.甲某蓄意杀害乙某,某夜甲某将乙某骗至某工地,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棍猛敲乙某的头部,认为乙某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某被巡夜的联防队员所救,则甲某存在的认识错误是:( )。
A.假想的犯罪
B.客体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对象的错误
13.何某有外遇,欲与其妻离婚,但何妻说:“要想离婚,除非我死!”何某遂萌生了杀妻的念头。考虑到最近民航客机频繁出事,何某便希望通过飞机失事的方式达到杀死其妻的目的。于是何某假作忏悔状,买了一张机票让其妻重游他们的蜜月旅行地,并说自己随后就到。何妻遂乘坐飞机外出,果然,飞机在飞行途中不幸坠毁,其妻也死于空难。何某感到良心不安,几日后到公安机关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何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B.何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何某构成重大飞行事故罪
D.何某不构成犯罪
14.司机刘某开车时打了个喷嚏,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撞倒,电线被拉断,导致供电中断7小时,刘某的行为是( )。
A.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
B.交通肇事罪
C.毁坏公私财物罪
D.意外事件
15.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司考.06.卷二.单.3)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6.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8.卷二.单.2)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需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17.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再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8.卷二.单.3)
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
18.甲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行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面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面答复该行为合法。于是,甲实施该行为,但该行为实际上违反刑法。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8.卷二.单.4)
A.由于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所以,甲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立犯罪
C.甲虽然不成立故意犯罪,但成立过失犯罪
D.甲既可能成立故意犯罪,也可能成立过失犯罪
19.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 )(司考.12.卷二.单.5)
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致他人跳楼而亡
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
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
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
20.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2.卷二.单.6)
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
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21.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11.卷二.单.5)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22.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11.卷二.单.6)
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
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
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
23.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4.卷二.单.7)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某,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罪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罪过有故意和过失二种形式
B.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能以行为前或者行为后的为准
C.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不认为是犯罪
D.认识错误内容一般都能影响到刑事责任的有无和性质
2.甲藏在树林中与伙伴玩捉迷藏,乙打猎途经该地,误以为甲是野兽而开枪射击,致甲死亡,则( )。
A.乙有杀人故意
B.乙有疏忽大意过失
C.乙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D.甲的死亡属意外事件
3.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有( )。
A.对因果关系认识的错误
B.对犯罪客体认识的错误
C.对犯罪对象认识的错误
D.对行为性质认识的错误
4.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10.卷二.多.54)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5.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17.卷二.多.53)
A.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依具体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
B.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依法定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具有故意
C.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D.不论采用何种学说,丙对甲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6.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7.卷二.多.54)
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7.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司考.08.卷二.多.54)
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8.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 )(司考.12.卷二.多.52)
A.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导致学生跳楼自杀
B.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
C.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
D.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
9.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11.卷二.多.53)
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B.乙准备使被害人吃安眠药熟睡后将其勒死,但未待实施勒杀行为,被害人却因吃了乙投放的安眠药而死亡。这是构成要件提前实现,乙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这既不是对象错误,也不是方法错误,丙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丁误将生父当作仇人杀害。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都认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10.关于犯罪故意、过失与认识错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司考.13.卷二.多.53)
A.甲、乙是马戏团演员,甲表演飞刀精准,从未出错。某日甲表演时,乙突然移动身体位置,飞刀掷进乙胸部致其死亡。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B.甲、乙在路边争执,甲推乙一掌,致其被路过车辆轧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见楼下没人,便将家中一块木板扔下楼,不料砸死躲在楼下玩耍的小孩乙。甲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D.甲本欲用斧子砍死乙,事实上却拿了铁锤砸死乙。甲的错误属于方法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三、名词解释
1.犯罪主观方面
2.犯罪故意
3.犯罪过失
4.意外事件
5.犯罪目的
6.犯罪动机
7.认识错误
四、简答题
1.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定罪量刑的意义。
2.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相似之处和最根本的区别。(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3.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异同。
4.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及其与疏忽过失犯罪的法律特征之区别。(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考研真题)
五、论述题
1.论述事实认识错误及其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2.论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