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管理能力开发(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职业能力

一、职业的含义与特性

(一)职业的含义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所获得的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需要有专门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的工作。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现代社会劳动技能专业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使社会职业日益细化,一切工作都是通过职业的方式来进行的。

职业的含义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

(2)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3)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

(4)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能满足精神生活需要。

(二)职业的特性

从职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职业的本质是人获得生存条件和满足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基本手段。职业的特性如下:

(1)目的性:职业是从业人员谋生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目的,也是实现职业功能的社会目的;

(2)群体性: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职业都有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

(3)规范性:从事职业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

(4)社会性:职业劳动是人与人进行社会沟通、产生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

(5)稳定性:每一个职业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职业一旦产生就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地呈现其社会功能;

(6)技术性:从事职业劳动只有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

二、职业能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及表现

(一)职业能力的含义

在英文中,用于表示能力的单词有两个:ability和competence。前者侧重于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描述,与禀赋和素质相关联;而后者是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的总和。

在我国,受早期工业化中生产力水平发展较低的影响,人们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以动手能力为主的层次上。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不再是简单地重复,做一名合格的工人,不但要有技术、技能,而且要善于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具有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显然,当今职场中职业能力的内涵已经被扩大,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和能力开始成为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

因此,职业能力不仅仅是指操作技能,而是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能力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

(二)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如上所述,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经验和能力,如图1-1所示。

(三)职业能力的表现

在工作过程中,作为职业能力要素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必须体现在执行规范、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见图1-2。

首先是执行规范。包括:

(1)正确运用确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活动;

(2)确定条件下能力的适应范围和程度;

图1-1 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图1-2 工作过程中职业能力的表现

(3)形成性和规范性。

其次是解决问题。包括:

(1)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过程中的变化;

(2)不同条件下能力的适应范围和程度;

(3)过程性和创造性。

最后是完成任务。包括:

(1)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额定的工作业绩;

(2)按照确定的数量、质量和效率要求实现产出;

(3)成果性和检验性。

三、职业能力的层次结构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D.Mertens)在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并将其看作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也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

(一)工作过程中职业能力表现的层次结构

德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的表层结构(即外在可观察到的行动、对事实真相的语言表达及态度)与个体行为的深层结构(即经验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层面,如行动模式、思维模式和态度模式)是不同的,而深层结构中的这些模式正是表层结构的基础,见图1-3。

图1-3 工作过程中职业能力表现的层次结构

以能力开发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目标指向正是在这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有条件并可持续地、渐进地改变这一深层结构。这种能力结构与要素分析方法得到了西方国家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认同,并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英联邦国家的职业教育系统都接受了一个重要概念———核心技能(Core Skills)或关键技能(Key Sills),这成为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

(二)职业能力的结构性表现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职业技能评价领域开始引入“核心技能”这一概念,并将职业技能划分为职业专门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有人将职业能力比喻为一座“冰山”(见图1-4),那么,职业专门技能则处于“冰山”的顶部,是职业能力的表层结构,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可以观察到;而核心技能处于“冰山”的下部,是职业能力的深层结构,通过内在的经验模式支持外在的行为表现,虽难以具体观察到,却具有广泛的可迁移性;行业通用技能则处于“冰山”的过渡带。

一般来说,核心技能包括社会技能(Social Skill)和方法技能(Methodological Skill)。所谓社会技能,我们称之为“做人”的技能,主要是指劳动者对职业关系的适应和建构能力,包括在工作情景中与他人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控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有效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如交流技能、合作技能等。方法技能则常常被

图1-4 职业能力的结构性表现方式

称为“做事”的技能,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对机遇、责任和限制等情景做出解释、思考、判断和设计的技能,通常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学习、处理事务等。反映在思维技能上,还包括分析与综合、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决策与迁移等技能。

我国学者陈李翔通过对我国工业化程度、技术应用水平和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现场的核心技能主要包括:

(1)交流技能:或称沟通技能,即应用多种方式获得、呈现、分析、评价和分享信息的技能。

(2)演算技能:即数字应用技能(解释、呈现和运用数字材料的技能)。

(3)解决问题技能:确定问题存在、判断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运用规范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付诸实施,并检查其效果的技能。

(4)创新技能:在不同条件的工作情景中分析需求差异、权衡优劣得失、吸取不同意见、合理承担风险,并从多种选项中择优判断的策略性技能。

(5)与人合作技能:正确认识自己,并与他人交往、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技能。

(6)自我提高技能:或称独立学习技能。即计划和评价自己的学习与行为,通过独立学习和自我训练改善工作状况的技能。

(7)信息处理技能: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日常工作的技能。

(8)外语应用技能:在跨文化的工作情景中,应用多种方式获得、呈现、分析、评价和分享信息的技能。

这些技能的基本特点就是跨职业性、非技术性和可迁移性。核心技能对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强劳动者运用专门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并增强其发展的“弹性”和“张力”。一般来说,核心技能独立于具体的职业活动,并通过特定的职业活动内容得以呈现。因此,核心技能的养成和评价都应基于具体的职业活动和行为。

四、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

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呈现阶段性,同时劳动者对企业的价值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见表1-1。

表1-1 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发展性分析

第一阶段:入。就是劳动者进入特定职业岗位接受必要的训练,以初步具备上岗的基本要求。

第二阶段:会。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能够按照预定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完成特定职业领域中日常的、可预见的基本活动。

第三阶段:熟。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发展,可以完成不可预见的专业性的活动,以持续维持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并能指导基层员工的规范性工作。

第四阶段:精。通过长期积累,能够在特定的工作领域内,针对特殊性的工作活动,依据对规律的把握,不断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如改进工具和工艺、指导团队进行技术革新、维护生产现场的日常生产并在一定范围内支配相应的资源。

第五阶段:通。这是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境界,能够通过比较和分析技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领域中广泛地从事专业性工作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这个阶段,强调劳动者在多条件下、多领域的工作情景中解决问题的技能、创新的技能、指导不同团队的技能、在更大范围内支配生产性资源和现场维护的技能。

在正常情况下,职业能力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劳动者运用规范执行工作的时候,他将不断遇到各种问题(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性地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任务。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劳动者积累了经验(即经验学习过程);当新的策略得到构建并融入劳动者的行为模式之中时,他的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当积累的能力通过业绩持续得到呈现时,他就可能得到晋升机会,但新的(更高级别、更大范围、更重要职责)工作任务又导致能力不能胜任的情况出现。能力与任务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学习又在新的工作过程中发生了,先前的经验需要在工作任务平台的重建中得到集成,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如此一来,能力在对不断发生的工作变化、新要求的适应中和不断的经验学习中螺旋式上升,由生而熟、由熟而精、由精而通地发展。

另外,从管理人员成长的角度来看,其也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图1-5所示为职业经理人发展模式。

图1-5 职业经理人发展模式

五、职业能力的发展途径

职业能力是个人发展和创造的基础,个人的职业能力发展是个人发展、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一定的职业能力则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没有能力或能力低下,就难以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不能胜任工作。个人的职业能力越强,各种能力越综合发展,越能促进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越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和业绩,越能给个人带来职业成就感。因此,个体要适应更高层次的岗位职责需要,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一)认识自身的职业能力

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优势以及胜任某种工作的可能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从学历状况、职业资格、职业实践、心理健康等方面来分析职业能力,在基本确定职业能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职业选择。

(二)教育和培训是促进职业能力提高的必要步骤

个体职业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接受教育和培训。公众比较熟悉的教育和培训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现代远程开放本专科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教育等学历教育,以及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等短期职业教育。这些都是职业能力发展的良好通道。特别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不但解决了成人学习的工学矛盾问题,而且其自主方便的学习方式、快捷实时的支持服务和海量信息也受到了普通高校学生的青睐。

(三)在职业实践中发挥职业能力效用

即要在选择的岗位上,尽可能发挥自身的职业能力优势,努力参与问题思考与解决,以取得良好的业绩,获得同事和上司的认同,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要坚持“以组织效益为先,兼顾个人能力发展”的原则,处理好个人能力发展与组织利益的关系;同时,要精益求精地不断细化工作规范,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个人职业能力向高度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通过实践中的反思、总结和科学研究提升职业能力层次

职业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但实践是受认识指导的,因此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探索、发现新规律,形成新知识、新理论,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层次。

思维练习

看看自己的职业能力发展成熟度如何

指导:

(1)通过反思,总结自己个人职业能力发展的途径及经验得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表1-2中“发展程度”评分,并填写“努力措施”栏。

表1-2 职业能力发展成熟度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