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全知道(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鹿王本生图

入选理由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鹿王本生》是同类题材中保存最为完整的;

◎莫高窟中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

◎敦煌壁画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

名画档案

名称:《鹿王本生图》

尺寸:纵96厘米,横385厘米

收藏:莫高窟第257窟

创作时间:北魏

材料:壁画

名画欣赏

魏晋、南北朝时的壁画和卷轴画,以古圣先贤、忠臣烈女为题材者不胜枚举。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佛教在中国南北方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佛教为充分发挥“为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遗余力地借助绘画直观具体的感人形象,作为有力的宣传手段。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画等。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坡地上,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大最丰富的石窟群。《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画的主要题材。

故事最左面是九色鹿(已变为黑色者)在河边跳跃游玩遇见溺水人,让他骑在背上脱险,在画的另一端王后在宫殿求国王猎鹿,溺人向国王泄露九色鹿的行踪于是国王乘马出猎。结局绘于画中,九色鹿陈述前因,溺人遭报应全身生疮。

本生故事讲述的是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据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后来成了“佛”。《鹿王本生图》所描绘的就是释迦牟尼生前的一个故事,它用一长条横幅展开了连续的情节。

画外音

敦煌壁画中仅在北魏第257窟绘有一幅《九色鹿本生》,是根据三国时吴支谦所译的《佛说九色鹿经》绘制的。

有一美丽的九色鹿王(释迦牟尼的前身)在江边游戏时救起一个将要溺死的人。被救的人要给鹿王做奴以示感谢,鹿王拒绝了,但他叮嘱那个人说:“如果将来有人要捕我,你不要说见到过我。”没过多久,这个国家的王后梦见了鹿王,毛有九色,角胜似犀角。王后醒来后就向国王说了这个梦,并希望得到这个鹿的皮为衣,角做耳环。虽然这个国王是善良的,但王后却以死相逼,没办法,国王只有悬赏求鹿。那个被救的人,贪图所赏得的大量金银和土地,便向国王报告了鹿王的行踪。当国王带人去捕鹿王时,鹿王向国王诉说了他救溺人的经过,国王被深深感动了,遂放弃了捕捉鹿王的想法,而且下令全国,可以允许鹿王任意行走。王后听说没有捕到鹿王,心碎而死。那个忘恩负义的溺人也得到了报应:身上生疮,口中恶臭。

这个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扬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仁义精神。这幅壁画无论在构图、色彩处理上,都巧妙地增强了善恶报应这一主题,生动地描绘了九色鹿富有人格化的神态,表现了鹿王控诉忘恩负义的小人、不向邪恶屈服的倔强性格。

我们再从绘画手法上来欣赏这幅壁画。

在表现形式上,《鹿王本生图》以长方形的构图,分段描绘,使故事情节严密而生动。在表现方法上,“凹凸法”的渲染表现出了物像的立体感。色彩多用土红、粉红、蓝、草绿等,由于年久变色,原来深一点的颜色已变得很暗,或成了灰黑色,但当年的笔触依稀可辨。图中勾画形象的轮廓线,遒劲挺拔、笔触有力,手法自由而纯熟。画中的山水,无皴擦,很有装饰味,树木的枝干用土红着色,树叶用绿色大笔涂染。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的优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着。

溺人跪谢九色鹿

还要加以补充的是,其他地方壁画中的九色鹿,大多长跪垂泪,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而敦煌壁画中鹿王在大兵围困中向国王慷慨陈词,国王则在马上俯首倾听,情态虔诚温善,这表明了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倾注了深深的赞美之情。

绘画知识

砖画

模印砖画是流行于东晋南朝大墓的装饰画,是由汉代画像砖演变而来的。南朝模印砖画大体上分为两类:一为凸线式拼嵌砖画,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丹阳等地的墓葬中,内容除“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外,还有守门狮子、披铠武士、羽人戏龙等;另一类为浮雕式加彩砖画,以河南邓州画像砖为代表,题材内容多达三十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