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学生版(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郗公养二儿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德行24)

【注释】

①郗(chī)公:指郗鉴,以儒雅著名,东晋时历任兖州刺史、司空、太尉。值:遇上……时候。永嘉丧乱: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2)发生的战乱。西晋在“八王之乱”之后,政治腐败,地方动乱,民不聊生。至永嘉五年(311),在山西称帝的匈奴贵族刘聪(国号汉)以及将领石勒、刘曜(yào)俘杀西晋宰相王衍,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焚毁全城,史称“永嘉之乱”。 ②穷:生活困难。馁(něi):饥饿。 ③传:轮流。饴(sì):同“饲”,给人吃。 ④外生:即外甥。 ⑤过江:指渡过长江到江南。永嘉之乱后,中原人士纷纷过江避难。镇守建康(今南京)的琅邪(lángyá)王司马睿(ruì)即帝位,建立了东晋。 ⑥为剡(shàn)县:做剡县县令。剡县古属会稽郡,在今浙江嵊(shèng)县。 ⑦席苫(shān):铺草垫子为席,坐、卧在上面。“苫”的意思是草垫,“席”在这里用作动词。古人遇父母之丧,就要在草垫子上枕着土块睡,叫“寝苫枕块”,以示哀痛之情。灵床:为死者设置的坐卧用具。 ⑧心丧:不穿丧服,只在心中悼念。古时父母死,服丧三年;外亲死,服丧五个月。郗鉴是周翼的舅父,属于外亲,周翼是用对待父亲的礼仪为郗鉴守孝三年。

【必备文言词汇】

在此是“救济”之意。另外还有“渡过”之意,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沧海。”

此处为“总是”的意思。“辄”是重要的文言连词,较为常见的意思还有“立即”“就”“每次”等。

【译文】

郗鉴在永嘉丧乱时期,住在家乡,生活很困难,经常挨饿。乡亲们因为他德高望重,轮流供他饭吃。郗鉴经常带着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小孩去吃。乡亲说:“我们各家自身也穷困挨饿,因为您是贤德之人,大家想合伙接济您罢了,恐怕不能同时养活两个小孩。”郗鉴于是便单独去吃,(吃完后)总是把饭含在两个腮帮子里,回家后,吐出来给两个小孩吃。后来三个人都活了下来,一起渡江南下。郗鉴死时,周翼正任剡县县令,他辞职回去,在郗鉴灵床前铺上草垫守孝,服心丧足足三年。

【解读】

在战乱、饥荒的年代,乡人不顾自己生活困苦,尽可能地帮助郗鉴这位正直而有名望的人,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人们对道德、学问的尊崇。而郗鉴也将生存的希望留给两个孩子,可以看出他对后代、晚辈的关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写作运用】

主题:关爱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