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再见
阿兰和铁军赶到临时新搭的戏台的时候,大戏都快开演了,跟过去传统的下乡戏曲不同,这次好像是很多学生模样在当主角,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念白也不再是咿咿呀呀,而是换成了很多新式的词语。是的,这不是阿兰记忆中的“穆桂英挂帅”。虽然故事的主角还是“穆桂英”,但是这个“穆桂英”已经是一边搞学习一边搞生产,逐渐成长为革命建设的骨干,深刻得诠释着“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50年代兴起的识字班曾经风靡一时,文化的扫盲运动的春风也吹到僻静的地方,让很多男男女女在夜晚到来后多了一个新的去处,阿兰的母亲因为识得字也去当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教员,现在很多当年的人见了阿兰的母亲还会喊“丁老师”。只是阿兰从来是不喜欢去的,那时的阿兰任性起来就像倔强的驴,“说不去就不去”。
所以,阿兰对这种夜校火热的学习场景一点都不感冒,更别说大家齐心协力搞生产“嘿嘿哈哈”的样子,阿兰觉得自己实在受不了这个氛围感染,她看着看着,整个人都开始犯起困来,不停得开始打哈欠。
“你要不想看,咱就回去吧”
“好,咱回去吧”
阿兰和铁军从热情高涨的人群中挤出来时,都已经全身是汗,还有些凛冽的春风吹过,还是让人感觉到通透的凉意,阿兰不禁摸了摸鼻子、打了个响亮得喷嚏,旁边铁军见势,就要准备靠过来替阿兰挡挡风,只是阿兰就那么很突然得跑开了。阿兰看到了一个很像书礼的人,虽然整个人看上去比印象中高大了一些,但是阿兰觉得就是书礼,她突然想要跑过去确认一下。
“孙书礼?”阿兰跑到离得近了停下来,气喘吁吁得问到。
本来背对着人群的男人听到叫声转过身来,他看了看面前毫无形象大口喘着粗气的姑娘,想了很久才试探性问到“丁君兰?”
“对,是我,我终于遇到你了”面前的人跟印象中有些一样又有一些不一样,一样依然是看上去就像个读书人,不一样的是整个人明显比两年前成熟提拔,褪去了青涩,甚至还有一些被生活磨砺后的“沧桑感”,不知道为什么,阿兰就觉得他的气质中,有一股夏日骄阳炙烤过麦浪后,平添的些许粗粝。
“啊,是啊,有两年没见了吧”书礼也很意外能遇到阿兰,他笑着说到。在他们分别后,书礼最开始也会偶尔想起书兰,特别是她在月光下拿着鸡毛掸子追人的样子,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没有说谎,那股生机勃勃的劲儿确实让他印象深刻。只是后来自己焦头烂额的事情一多,渐渐也就不再想起了。今天在这碰到她,才惊觉原来已经离她住的地方不远了。
这时候铁军也跟上来了,看着眼前男人只想问他是谁,因为阿兰认识的人他也都认识,不记得还有这样一个。看阿兰没有要主动介绍自己的意思,铁军开口了。
“我是李铁军,是跟君兰正在议亲的人,兄弟你是?”
这个话一出,在场三人都愣住了,
阿兰在想:这个介绍是怎么回事……
书礼在想:为什么这个人看着有点眼熟……
铁军在想:天啊,我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