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巅之三兴大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9章 分兵

次日,联军终于陆续抵达虎牢,刘备处理好安营扎寨之事后,当即带着众诸侯前来观城。

刘备上次来虎牢关,还是几年前的黄巾之乱,当前张角带着几十万大军进攻虎牢关。

当时刘备和秦昊、李世民两人是战友,而这次三人却是生死大敌,同时身份地位也都发生了极大改变,连这天下大势也都在两人的一念之间。

刘备领着众诸侯在虎牢外围转了一圈后,几乎所有诸侯都露出了一副凝重的表情,因为他们发现虎牢关几乎毫无破绽,唯有强攻一条路可走,而这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看着如同铁壁一般的虎牢关,曹操沉思了许久之后,进言道:“盟主,虎牢关也并非毫无破绽,关内的其他守城物资或许充足,但是飞石的数量必定有限。”

曹操口中的飞石,刘备更喜欢将其称为石弹,而曹操说的也没错。

在这个时代是石头虽不值钱,但适合投石车使用天然石弹却不多,而且大多不易搬运和储存,想要使用就必须要经过打磨耗时耗力。

所以石弹的储存量一般都不会太多,基本都是一边搜寻一边使用,而这也让守城一方经常碰到石弹不够用的情况。

可曹操不知道的是,这点在秦昊眼中是不存在的,毕竟秦昊可是掌握的水泥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制造石弹,而且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盟主,我联军可采用佯攻的方式,先消耗虎牢关内的飞石,待其消耗的差不多之时再全力猛攻。

关内守军本就也因大败而士气大降,飞石不足的话防御力必定大降,如此强攻月余定能破关。”

曹操说出这话的底气并不足,不过确实也不失为一个降低伤亡好办法,毕竟就算想破脑袋最后也无非是强攻二字。

刘备盯着城楼上的布置,半响后淡淡道:“孟德兄,此法虽好,但以李世民的智谋,不可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加之,根据情报,秦昊已经掌握一种先进的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制造飞弹,而且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闻言,曹操脸色微变,他显然未曾料到秦昊竟还拥有如此手段,一时之间,竟也有些束手无策。

众诸侯闻言,更是面面相觑,心中暗自焦急。

这虎牢关若真如刘备所言,那强攻之路无疑是难上加难,伤亡之惨重更是难以想象。

就在这时,公孙瓒眉头紧锁,缓缓开口:“若真如此,那我等岂不束手无策?难道只能硬碰硬,以血肉之躯去填这虎牢关吗?”

刘备轻轻摇头,目光深邃:“不然,世事无绝对,总会有破解之法。只是这需我等共同筹谋,集思广益。”

一旁的曹冲,年少英俊,眼中闪烁着智慧之光:“刘备大人,曹冲有一计,或许可行。

我军可日夜不停地制造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同时派出小股精兵,不断骚扰虎牢关,以分散其注意力。

待时机成熟,再以大军压境,多路并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仓舒贤侄此计甚妙,既可消耗城内守军体力,又可试探其虚实,为我军主攻创造有利条件。”

公孙轩辕听后,神色稍缓,但仍有些担忧:“只是这制造攻城器械需要时间,且需大量物资,恐怕……”

刘备打断道:“此事无需担忧,我等可各自调集麾下工匠,集中力量办大事。

至于物资,可向周边郡县征调,想必各地官员为了大局,定会鼎力支持。”

众诸侯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时间,联军营地内,工匠们忙碌起来,打造着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

而刘备、曹操、公孙轩辕等人,则日夜筹谋,商讨破关之策。

与此同时,虎牢关内,李世民与秦昊并肩立于城楼之上,望着联军营地中的忙碌景象,神色凝重。

“秦兄,看来联军已有所准备,我等需早做打算。”李世民沉声道。

秦昊微微一笑,目光如炬:“无妨,他们虽有准备,但我军亦有应对之策。

只需坚守不出,待其士气耗尽,再寻机反击,定可一战而胜。”

李世民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月时间已过。

联军营地中,攻城器械已准备完毕,各路大军蓄势待发。

而虎牢关内,秦昊与李世民亦是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那一日,联军旌旗蔽日,战鼓雷动,各路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虎牢关。

而城楼上,秦昊与李世民并肩而立,目光如炬,誓死守卫着这片土地。

大战一触即发,天地间仿佛都弥漫着一种悲壮与肃杀之气。

次日,刘备带着大军来到虎牢关前,只见刘备身着铠甲,手持双股剑,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英气。

他目光炯炯,凝视着前方那座固若金汤的虎牢关,心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恶战的忧虑。

“诸位将士,今日便是我们与敌决一死战之时!”刘备声音洪亮,如同惊雷般在联军阵中炸响,“虎牢关虽险,但吾等乃正义之师,天命所归,何惧之有?”

众将士闻言,士气大振,纷纷高呼:“誓死破关!誓死破关!”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联军如潮水般向虎牢关涌去。

云梯高耸,冲车轰鸣,箭矢如雨,铺天盖地地向城内倾泻而去。

城楼上,秦昊与李世民指挥若定,守军们奋勇抵抗,箭矢纷飞,巨石滚滚,将联军的攻势一次次地击退。

战斗持续了一整日,联军虽攻势凶猛,却始终未能攻破虎牢关。

夜幕降临,双方暂时罢战,各自休整。

刘备在营中召集众将,商讨对策。

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今日一战,虎牢关之坚固超乎想象。

若继续强攻,伤亡必重。

诸位可有良策?”

众将沉默片刻,曹操率先开口:“盟主,兵法云:‘上兵伐谋’。我等可再派细作入城,探听虚实,或可寻得破关之机。”

刘备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于是,他立即下令,派遣精锐细作,趁夜潜入虎牢关。

与此同时,在虎牢关内,秦昊与李世民也在商议对策。

李世民忧虑道:“秦兄,联军攻势凶猛,若长此以往,只怕我军难以支撑。”

秦昊微微一笑,胸有成竹:“世民兄勿忧,我已有破敌之策。

只需如此如此……”

次日清晨,联军再次发起攻势。

然而,让他们惊讶的是,虎牢关的守军似乎比昨日更加勇猛,箭矢如飞蝗般密集,巨石滚滚而下,将联军的攻势一次次地粉碎。

而且,虎牢关的城楼上,突然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守城器械,这些器械发射出的箭矢与巨石,不仅威力巨大,而且精准无比,令联军损失惨重。

刘备在联军阵中,望着前方那坚不可摧的虎牢关,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

若继续这般强攻,联军必将伤亡惨重,而虎牢关却未必能够攻破。

就在这时,一名细作匆匆赶来,向刘备禀报了虎牢关内的情报。

细作言道,秦昊不知从何处得来一种奇异的金属,用以打造守城器械,使得器械的威力大增。

而且,秦昊还暗中训练了一支精兵,专门负责操控这些器械,威力惊人。

刘备闻言,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秦昊竟有如此手段。

但随即,他又冷静下来,思索着破解之策。

曹操在旁,见刘备神色凝重,便进言道:“盟主,如今之计,唯有再寻他法。

我观虎牢关守军虽猛,但亦有其极限。

我等可继续制造攻城器械,同时派遣细作入城,寻机破坏其守城器械,或可有所斩获。”

刘备点头,觉得这个主意或许可行。

于是,他立即下令,加大攻城器械的制造力度,并派遣更多的细作入城。

然而,虎牢关内的秦昊却早已料到联军会有此举。

他暗中布下重重陷阱,使得联军的细作刚一入城,便纷纷落入陷阱之中,无一幸免。

联军得知细作失利的消息,士气大挫。

刘备望着前方那固若金汤的虎牢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无奈。

“全军撤退。”刘备见无法攻下虎牢关,只好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