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0章 设局抓捕匈奴间谍(5)

3、反切密码:这是戚继光发明的密电码,被称为“反切密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相同,但更难破译。反切密码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进行编码,戚继光还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

4、袖箭:这是一种藏于衣袖中的小型弓箭,使用者通过特制的机关可以在瞬间将箭矢射出,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袖箭常被用于执行暗杀任务或进行突然袭击;

5、袖炮:这是一种藏于衣袖中的小型火器,内部装有火药,通过点燃火药产生爆炸力发射火药弹。袖炮因其突然性和强大的杀伤力而备受青睐,常用于突破敌军防线或制造混乱;

6、喷筒:这是一种能够喷射火焰的武器,利用火药或其他可燃物产生火焰并通过喷口喷射出去。喷筒在攻城战中常用于制造混乱和恐慌,摧毁敌军的防御设施;

7、血滴子:这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暗器,类似于一个带有锋利刃片的轮子。使用者通过旋转血滴子,使其刃片飞速旋转,对敌人造成切割伤害。血滴子常被用于执行暗杀任务或进行近距离搏斗。

而这些间谍经常使用的工具在制作上都设计得很是精巧,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情报搜集和战争中,充分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的夏代前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间谍的身影,而且是一位女人,名叫女艾。间谍出现都这么早,搜集情报的手段和间谍工具自然也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工具上的中国“四大发明”。

1、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矢服、听管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密集,间谍备受青睐,这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听瓮的出现,成为间谍工具,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听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测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周边的动静。如果需要,可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在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古人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瞎子来执行“听”任务。瞎子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中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听瓮这种工具看似普通,却是当时的顶级窃听设备。听瓮的原理简单,情报人员只需将它埋在土壤中,然后借助共振效应通过皮革层听取周围的声音。盲人情报人员在战场上坐在听瓮中,能够监听敌军动向数公里之外。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如在唐代,出现了葫芦状枕头形窃听器,休息时将窃听器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到宋代时窃听器已相当实用,多功能窃听器——“矢服”,成为首选。矢服,就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来制作。当时侦察兵都会配备这种工具,需要当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窃听到。矢服利用的是空腔接纳声音的原理而发明的。后来又出现了听管,一种更为简单的窃听工具,只需在墙壁或窗户上开小洞插入管子即可,成语“隔墙有耳”便是由此而来。但是这东西也是有很大缺点的,具体如下:

首先,工具的限制性,我们都知道坛子越大它可能回音也越大,我们能收集声音的距离也会增远,但是同样也说明问题来了,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工具怎么办呢,试想一下,一个间谍正在被追杀,然后跑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深山里,那个地方只有石头和树木,根本就没有可以收集声音的大坛子也没有油纸布,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所以这个方法也是需要工具齐全的条件下才可以正常使用的。

其次,在逃跑的过程中,你是根本没有时间去趴在地上听敌人的马已经跑到哪里去的,就算你听仔细了,再站起来抱着坛子逃跑无疑也是减少了逃跑时间,也加大了逃跑负担的。

第三,我们不敢保证这个方法得到的信息的正确性和错误性。我们都知道坛子它是一个死物,它负责的是帮你收集声音,但是却没有帮你过滤和筛选声音的功能,那如果周围环境特别吵闹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坛子听到的背景声音只可能更大,而我们想获得的信息量则会减少,这也是它的不利之一。

第四,这难免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暴露性,你想你自己抱着一个坛子已经很引人注意了,你再趴在离敌人很近的地方去窃听,哎,后果不堪设想呐。

2、戚继光的“密电码”——反切密码

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电码——反切码。发明者是著名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戚继光。其原理与现代密电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使用汉字注音方法中的“反切法”,进行编码。反切注音方法出现于东汉末年,是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切”出另外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码”就是在这种反切拼音基础上发明的。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歌,作为“密码本”。一首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这两首诗歌是反切码全部秘密所在。取前一首中的前15个字的声母,依次分别编号1-15。取后一首36字韵母,顺序编号1-36。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1-8,形成完整的“反切码”体系。其使用方法是:如送回的情报上的密码有一串是5-25-2,对照声母编号5是“低”字,韵母歌编号25是“西”字,两字的声母和韵母合到一起了是di,对照声调是2,就可以切射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训练情报人员、通信兵的专门教材。

不得不说,明代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是非常地聪明的,竟然能想到这么难被人发现的另类密码。也算是中国式的“摩斯密码“了吧。这样的“反切术“的优点相信我们大家都能看出来吧。它的好处就是容易被敌人忽略,不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我方秘探勘测敌人情报,但同时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方法也并不是一定就能完全不被敌人发现的,我们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发现,15个声母和36个韵母其实也是由特定的汉字来对应的,那么就说明它们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如果敌人只要手里有了我们这么一份同样的汉字表,那么对于破解我方情报就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所以,“反切术“其实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又不是说这个方法就完全不可行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更何况经过几千多年的时间沉淀,我们的汉字又不只那么区区几十个。只要对我们所了解的“反切术“加以改造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汉字的笔画来制定对应的声母和韵母,也可以通过乐理,再不济我们还可以通过所在地方的太阳方向来适应我们的“反切术“。而以下这些建议也仅是我个人观点,相信这个方法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也一定发现了这个弊端,同样他们也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3、被广泛使用的“密写术”——明矾水

密写术,顾名思义,就是不会被看到的一种写法了,那在技术没有现在先进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利用大自然的东西来把字写在承载物上又让人看不见呢?这个方法其实我们经常在电视剧和电影里能够看到,就是用明矾等类似的物体溶于水中,然后再用这样的水当作墨水把字写在纸上,等水渍干掉之后就看不到上面的字了,同理,如果再把写过字的纸放在水里,那么这个字就会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这个方法的原理应该是用到一些化学反应原理,比如一些矿物质在遇到氧气或水的条件下就会变成和它们不同的颜色。而在那个还没有和西方世界接触的年代,我们能利用这些方法属实不易。

古代被广泛使用的“密写术”,《金史·宣宗本纪》已有记载。中国古人的情报研究工作,其实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这可能与中国多战事,时分时合有很大的关系。不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又发明了“密写术”。明矾水写出的字,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至于其显字原理,虽然说现在算是小儿科,但在当年中国人这一发现还是相当了不起的。中国史书上有不少秘写案例的记载。明矾水,本来被用于行骗和作弊,但古代情报人员发现了它的潜力。通过使用明矾水写密信,可以在干透后将字迹隐藏,只需涂抹水便可显示出来。这种技术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报传递中。此外,古代还使用米汤等各种墨水和纸张来进行密写,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金宣宗贞佑四年(公元1216年),蒙古人围攻太原城,时太原最高军事长官(宣抚使)乌古论礼,“遣人间道赍矾书至京师告急”。这句话的意思是,乌古礼派间谍带着用明矾水写的密信,到京师告急,请求援兵。当然,在课本小萝卜头里,人们常常用的是米汤写密件,这和明矾水的效果差不多。

4、构造最简单的“无人机”——纸鸢

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在中国古代,木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古代中国的无人机可以追溯到大名鼎鼎的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他与陈豨设计了纸鸢作为谋反的暗号,最早的用途就是作为间谍工具。纸鸢的制作简单,便于操作,甚至小孩子都能放飞。它可以飞得非常高,无法被敌人击落,成为了古代情报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民间传说中最早的风筝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创造出来的,他坐在大鹞子上飞到项羽军队的上方,在鹞子里唱楚地思乡的民歌,唱得项羽军队“四面楚歌“,所谓“征人一夜尽望乡“,军无斗志,于是项羽大败。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人们把放风筝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提供飞机轰炸的目标。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这个方法其实被今天的小情侣们广泛地运用于恋爱生活中,比如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把自己想对对方说的情话都可以写在纸风筝上,然后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把它放飞。而我们的间谍前辈们则把自己想传递出去的信息或者信物放在纸鸢上然后放飞到自己想要给的人身边。可是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好像并不高,第一,飞纸鸢的日子必须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天气既不能下雨,下雨的话纸鸢会被打飞,又不能刮风,会吹离目标方向。那如果正好传递信息的那天不适合纸鸢飞行呢,我们要记住,敌人对你发起进攻只会出其不意,而天气也不会因为你的原因而突然转晴,突然转阴。第二,这个方法用到的器物太贴近生活了,很容易和孩童们的纸鸢混在一起,那么消息就很难被找到,如果纸鸢太与众不同又极容易被发现。所以,比起这个方法,我还是更倾向于飞鸽传书,毕竟鸟类到处都有,而且飞在空中很难被发现。更容易去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