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3章 继续进行汉匈和谈(16)
刘从戎带着云日格参观绣坊,这位匈奴伊稚斜单于的和谈代表则显得兴致勃勃,热情很是高涨。完事后,刘从戎带着云日格则又去了在这个村里不远处自己夫人吕幼兰开得一个丝绸坊。这个丝绸坊在皖南地区则属于规模最大的,仅雇工就达到了七、八百人。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丝绸源于桑树,取自蚕丝,经精工巧织,得绫罗绸缎,彰显贵之荣。五千多年前,华夏民族先民发明了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二千多年前,丝绸开启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见证了东方文明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丝绸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说到丝绸的原料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天然纤维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蚕丝纤维因蚕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种,其中有食桑叶形成的桑蚕丝纤维、食柞树叶形成的柞蚕丝纤维以及食木薯叶、马桑叶、蓖麻叶形成的其他野蚕丝纤维。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可以把长丝纤维的形态保留到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其他的几种野蚕丝纤维只能被改形为短纤维用纺织加工。在用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桑蚕丝纤维的长丝纱最重要,占天然长丝纱的大部分。
1、蚕丝结构
这里,就要给诸位说下蚕丝结构了。蚕吐丝时同时吐出两根蚕丝,但凝固成形后,它们会并合形成一根茧丝。茧丝的断面类似眼镜。每根茧丝中含有两根被丝胶粘结在一起的蚕丝纤维,称为丝素,即无胶的蚕丝纤维。它具有接近三角形的横截面特征,但形状与截面积大小并不均匀。丝素也称丝素纤维,是最终得到使用的蚕丝纤维。丝胶包覆在丝素纤维的四周,它的存在会对纤维的使用、加工和产品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每根茧丝上的丝胶含量并不均匀,开始吐出的丝,丝胶含量低,结束时吐出的丝,丝胶含量最高。蚕丝纤维有比较完善的原纤构造,能充分表现天然纤维的优良品质。
2、化学组成
蚕丝属蛋白质纤维又名丝素蛋白,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大分子的单基是α氨基酸。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RCH(NH2)COOH,由于其氨基位于紧邻羧基或羧酸的α碳原子上,因此称为α氨基酸。由丝素分子的结构通式可知,在整个大分子链的不同肽基上,连接的侧基是不同的,这是天然蛋白质纤维的一个重要特征。组成蚕丝丝素的氨基酸共有18种之多,丝素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
3、改性
丝素蛋白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使用性能,但因为丝素蛋白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羟酚基及其它结构,容易吸收紫外光而变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氨基酸组成发生裂解,白度明显下降,随照射时间的增加,丝素蛋白泛黄程度也增加,特别是在有水存在下,泛黄更为严重。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丝素蛋白又难于染色和易于褪色等,为了使缺陷得以改善,必须进行改性,改性可以用生物学的基因方法来改善蚕的品种,也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加以改进,通常为化学改性和高分子共混两种方法。
二、人造纤维
现代工业丝绸,很少有百分之百全蚕丝产品,主要是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的组合体。人造纤维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非天然纤维,分为再生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再生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喷丝纺制成纤维状的材料;化学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丝绸中加入人造纤维,主要是为了使丝绸抗皱缩、防虫蛀、更易保存等。人造纤维只有100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人类都依靠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应用于纺织服装和其它生产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合成纤维先后问世,量大价廉,大大丰富了纺织纤维总产量和使用范围,成为天然纤维的竞争对手。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石油,但地球的石油资源30—50年后即告枯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和消费意识的改变,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和适应环保理念的全球大趋势,纤维产业也逐步向开发、使用天然纤维靠拢。各种新型纤维问世,如天然彩色棉、竹纤维、Lyocell纤维、PLA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蚕蛹蛋白纤维等,都具有天然纤维的特点,不仅性能优良而且环保。
三、丝绸特性
优点
1、穿着舒适。真丝绸由蛋白纤维组成,与人体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7.4%。
2、吸、放湿性好。蚕丝蛋白纤维富集了许多胺基(-CONH)、氨基(-NH2)等亲水性基团,又由于其多孔性,易于水分子扩散,所以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并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正常气温下,它可以帮助皮肤保有一定的水分,不使皮肤过于干燥;在夏季穿着,又可将人体排出的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使人感到凉爽无比。丝绸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还有很好的保暖性。其保温性得益于多孔隙纤维结构。蚕丝纤维里有许多极细小的纤维,这些细小的纤维又是由更为细小的纤维组成。因此,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很好的保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