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急诊常见症状的病情评估及分层救治
第一节 发热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致热源作用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临床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有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和药物等引起。正常人体体温为36~37.3℃。当体温高达39~41℃时称为“高热”。高热是人体对疾病的强烈反应,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或过久,会使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生障碍,特别是对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
发热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许多发热性疾病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共同症状,特别是近年来传统传染病卷土重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何加强对发热患者的管理,提高对发热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救治水平,是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共同面临的新课题。2003年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各级正规医院门诊部按照上级要求设立发热门诊,专门用于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排查疑似传染患者,治疗发热患者。
中医学认为,发热是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觉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发热是温病的主症、必见症,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中医学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的记载首见于《内经》,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该书系统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金代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辨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做了详细论述。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做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