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4章 簪花赐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上下,千百名朝廷命官山呼万岁。
毕竟皇上十几年没有上过朝了!
以至于有些各部的京官为官十余载,却从未见过当今皇上。
这些年,嘉靖皇帝深居简出,出了几位阁老,各部堂官,一般的人根本就见不到皇上。
队列之中的百官,一个个偷偷抬头,想看看这位大明朝的天子到底是什么模样。
不知道今天是哪阵香风,居然把皇上给吹来了?
难不成?
听说今科的状元和榜眼二人乃是上承天命来辅佐皇上的啊!
难怪皇上会如此重视!
群臣的眼睛全都落在了大殿中央。
齐刷刷跪着几十号人,为首的二人神色泰然,并无半点紧张的模样。
“本来这簪花赐宴,走马游街几日前就应该举办了,只是这几日朕有些不舒服,所以耽搁了!”嘉靖皇帝端坐龙椅,声音却远远传了出来。
“今天,朕很高兴,你们这些青年学子,都是寒窗苦读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今既然榜上有名,那便是朕的门生了,希望你们以后不要辜负朕的希望,要善待百姓,用心公事,勤勉为国!”嘉靖皇帝随口说道。
“是,谨遵圣上教谕!”数十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新科进士们齐声回应道。
旁边吕芳取过名录来,将毛笔蘸满了墨,恭恭敬敬呈递给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扫了一眼名录,在徐文长和归有光等三人名字上勾了一笔。
“皇上钦点新科状元徐渭、榜眼归有光……”
吕芳大声传旨。
“谢圣上隆恩!”
这一刻,徐文长泪流面目,归有光神情激动!
这么多年寒窗苦读,终于中了!
不但中了,而且高居榜首!
以前,二人都是名声在外的才子,可这才子的名声,少了一层进士及第的镀金,便总显得成色不足。
不要说当初在李春芳面前受尽了气,便是那些年轻进士,提起这二人也是一脸的鄙夷。
才子?
真正的才子怎么会多年不第?
如今,压在二人心上的大石终于搬掉了。
徐文长和归有光热泪盈眶,心里却是充满了思念。
那是对于恩师的思念。
前几日,在清凉殿上,两人远远望见恩师,可是恩师又是手舞足蹈,又是到处泼酒,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几日,这些今科的进士们都被关在贡院之中,与外界全不通消息,徐文长和归有光二人谈起恩师,都是一脸的担心。
那门外数百江湖豪客到底怎么样了?
恩师有没有与那斗笠客比武?
恩师千万不要受伤啊!
一个又一个念头冒出来,将二人折磨的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这下好了,如今二人已经是功名在身,再过片刻,琼林赐宴,然后就是走马游街,到时候一个状元,一个榜眼,敲敲打打一路回到包家,到时候看看还有谁敢找恩师的麻烦。
龙椅之上,嘉靖皇帝眯缝着眼睛看着这殿里的新科进士们。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了徐文长和归有光的脸上。
嘉靖皇帝的内心忍不住一阵激动。
这二人乃是包小友的门生。
听说这二人都是多年不第之人,可自从拜在包小友的门下,学问竟然是突飞猛涨,一举夺魁!
高人就是高人啊!
为文可为天下师,稍加点拨,便教出一个状元一个榜眼来。
能武手创太极神拳,自己只修习了一天,便击败了当世名将俞大猷!
更不要说包小友还准确预言了天雷击中宫殿之事。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只要有包小友,自己求长生之事还是很有希望的。
严嵩依旧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心里却是十分的惊骇。
作为大明历史上最大的权奸之一,严嵩揣摩上意乃是一等一的高手。
今天不寻常!
嘉靖皇帝已经有几十年不曾上朝,可是今天,嘉靖皇帝居然上朝了!
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许多年以来,严嵩之所以可以大权独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嘉靖皇帝的缺位。
如今嘉靖皇帝居然破天荒的接见百官,这日后,自己再想一手遮天,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严嵩抬起头来,看了看嘉靖皇帝,又看了看大殿之中盘旋缠绕,无处不在的龙。
这世上真的有神仙吗?这世上真的有天意吗?
环海沉浮数十年,严嵩自认为看的很通透,很明白了,这世上之事,俱是人事。
要解决天下事,就要学会解决人事,而这人事,最重要的便是皇上之事!
皇上想要什么,自己想要什么?
此刻的严嵩,心里有更要紧的事情。
东南局势紧张啊!
倭寇为祸数十年,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如今戚继光、俞大猷似乎找到了克敌制胜之术。
可是没有自己的学生胡宗宪在后面顶着,严嵩不信单凭戚继光和俞大猷便能打败倭寇。
严嵩从眯缝着的眼皮里看了一眼龙椅上的嘉靖皇帝,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这位皇帝精明啊!
当初,嘉靖皇帝初登基时,朝廷里名臣众多,那些都是真正的大儒、君子,可又怎么样?嘉靖皇帝吃够了这些所谓忠臣的苦头。
所以嘉靖皇帝最终选择了自己——严嵩。
这许多年来,严嵩贪赃枉法,打击异己,搜刮民脂民膏,所有的这些事情,嘉靖皇帝都知道,甚至有些事情,是严嵩故意让嘉靖皇帝知道的。
严嵩明白的很,只有这样,龙椅上的这人才会对自己安心,放心!
天子富有四海,作为皇帝驾下的第一打手,自己多拿点没什么,只不过近来!
严嵩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说到底,严世蕃这小子还是太嫩了。
或者说,严世蕃根本就是小聪明,以为靠着自己就可以横行无忌,却忘了天上始终有一双眼睛盯着。
做的过分了啊!
前些日子鄢懋卿从江南巡盐回来,六百万两银子,二百四十万两进了国库,一百二十万两交给了皇上用度,运到江苏分宜严嵩老家一百二十万两,鄢懋卿自己贪墨了一百二十万两。
严世蕃高高兴兴的收了银子,严嵩知道后却是心惊。
这大明朝是皇上的大明朝,就好像一只羊,要宰了,最肥最嫩的那一块只有一个人能吃,那就是皇上。
只不过,严嵩也很清楚,只要东南的倭寇没有被剿除,朝廷就离不开胡宗宪,而胡宗宪是自己的门生。也就是说,倭寇不除,自己就永远是安全的。
可是,听说最近俞大猷奉命进京述职,摆明了是来要银子的。
这笔钱,自己说什么也不能给。
“赐宴!”
龙庭之上,嘉靖皇帝袍袖一摆,吩咐道。
“皇上!”吕芳快步走道嘉靖身边低声道:“外面俞大猷到了!”
“哦?这么快?”嘉靖就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