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枯”
巳年、丁丑月、庚子日百年一遇,天空挂着一轮血月,月光如血染红天际边。此时已是新年的第三天,这一天被称为“扫帚日”灵泉镇百姓将三日积累的灰尘清扫,闹市之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各家各户门前贴着对联,墙角堆积着碎玉、碎碗,虽说新年吉日此为大忌但人们会说“岁岁平安”来化解,也预示着霉碎运来。
小镇的西方有个井,神奇的是地下并没有暗河也无人往井中注水,但井中水多年来并未曾枯竭,因此周遭百姓为井取名为“不枯”二字。
此井槛上常会坐着一个少年,家在里井约百步处,少年姓李,名安如。
少年的父母早逝,伴其成长的处了邻里邻居外还有父母留下的老宅,李安如会经常帮邻居们提水也会常坐在井上晒阳婆,邻居们便笑称他为“井二”
李安如也不反驳便笑着接受了这个称呼。
灵泉的布料坊闻名四方,李安如谋生之路便是在坊中打撒工一天十五文工资,他靠此及邻里邻居的帮助下勉强渡日。
灵泉镇的东边有个古刹镇上无人信佛便荒废了许久,后来镇上来了一位年进七旬教书先生学问颇高写的一手好字,镇里的大户便出资翻修了古刹并将其该为学堂。
这位教书先生来小镇的一个月时间只做了三件事,他先将灵泉镇及其周遭转了一圈后又收了18位学生进学堂授课,最后来到了李安如家将他招为了书童。
李安如本不想去但先生开出的条件打动了他,一天二十文且可以同学生们一起读书,李安如想了一下这条件来个傻子都会同意。
最开始先生只是让李安如干些打扫卫生及整理书房什么的,后来便让他剩余时间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李安如也知道了这位老先生姓楚。
李安如天资聪慧,楚先生教的知识一听便记下了所以他时常会盯着窗外发呆,楚先生也不会惯着他提起戒尺便来到李安如旁问他“要否?”李安如立马摇头,楚先生到底年长每到此时便会拿道理压李安如“李小子,知不知道长者赐不可辞啊?”
李安如伸出手楚先生便会给他库吃几下然后笑呵呵的继续讲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龙元国于翠澜洲而龙元旁是凌江国,除此之外还有漠北、威远、雨墨、红楠、黄庭、孑歌六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分布于翠澜洲,龙元和凌江属于强盛大国。
龙元朝廷每隔五年会派大批巡检司去管理像灵泉这样的乡镇,而今年派来的巡检司叫高文轩。
贴出告示的时候李安如感到了意外,跟着老书生的这些天目不识书的他学了很多字懂了很多道理,对朝廷制度也有了大概理解。
“高”是龙元皇族的姓氏,他们对姓氏非常的看重,所以整个龙元国还无人敢以“高”为姓,但此次上任的巡检司却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