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感谢信

张立峰先接过那篇劝学文看了起来,看完忍不住击节叫好,文字朴实无华,蕴含的情感真挚感人,寒门学子专心苦读的形象跃然纸上。

“好文章啊,几乎不用太多修改就能直接刊登!你简直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张立峰诚恳地称赞道,很多人都认为文笔华丽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实则不然。

对他这种资深文字从业者来说,华丽的文笔只是初级水平罢了,而那些优秀作家的文章大多都洗尽铅华,能用最简单的文字,描述出最感人的画面,比如汪曾祺。

高加林现在的水平肯定和汪曾祺相差甚远,然而却已经越过了炫耀词汇这一阶段,触摸到了文学的真谛,这样的天赋着实让他羡慕。

听到他的夸奖,高加林也有些高兴,因为如果只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是无法写出这样的文章的,这说明高加林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样的话,就算这个世界结束,抽奖没抽到好东西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你刚说还写了点东西?是什么文章?拿来我看看?”张立峰迫不及待地问道,既然第一篇文章都这么好,那剩下的东西水平肯定也不错。

高加林拿起文章递了过去,“是两封感谢信,这次的事情能够得到顺利解决,离不开地区教育局刘科长、邮政局谢科长等人的帮助,要不是他们,我也拿不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高双星冒名顶替。”

这两封感谢信也是高加林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来他把这件事捅破天,固然帮自己拿回来读大学的机会,让参与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多少也会让省里、地区觉得不舒服。

毕竟在他们的辖区内发生了这么大的案子,任谁也会觉得颜面无光,所以这时候最好稍加弥补,而这两封感谢信就是最好的选择。

感谢信可以证明,出问题的只是秦宝生、马占胜等一小撮人,大多数同志还是好的么!正是因为有刘科长、谢科长这样坚守原则、关心高考生的同志在,才没有让高明楼的阴谋得逞。

如此一来,省里、地区的责任就会大大减轻,他们也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连当事人都感谢我们,上级应该就不会过于惩罚我们的了吧?

坏事中寻找亮点,这可是老传统了,拥有多年中直机关工作经验的高加林自然不会不清楚这些,所以当马跃带着省里、地区行署的领导过来时,他就想到了要写这两封信。

至于给马跃、郑志华所在部门的感谢信,现在已经酝酿好了,只是暂时没有动笔,因为事情还没有彻底处理结束,而且感谢信对他们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不用太过着急。

给地区教育局、邮政局的感谢信则是雪中送炭,必须赶在处理决定下来之前就写好。

二来高加林也是在通过这两封信帮自己树立起形象,这两家单位帮了他的忙,他就用感谢信来回报,这样其它人知道都会觉得这个年轻人懂得感恩,这样将来遇到什么事情,他们也会愿意帮高加林一把。

张立峰看完信,心情十分复杂,因为这两封感谢信的风格和那篇劝学文大为不同,一看就感觉是体制内锻炼多年的老笔杆子写出来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句句直指关键,结尾处还进行了升华,把那几名给高加林提供帮助的干部塑造成了尽心尽职、关心高考生的典型。

他太清楚这两封信出现在这时候的作用了,宽州县教育局、邮政局是地区教育局、邮政局的下属单位,宽州出现了冒名顶替的事儿,地区教育局、邮政局也得承担连带责任,起码一个对下属单位管理不严的帽子是逃不脱的。

现在好了,有了高加林这两封信,他们的责任就能大大减轻,甚至刘科长、谢科长等人还有可能得到表彰提拔,因为正是他们,才没有让悲剧真正发生,这样的好同志必须奖励啊!

“你为什么会想到写这两封信?”张立峰也忍不住怀疑高加林背后有高人指点了,可工作组的调查并没有找到这个人。

高加林能接触到的人里面,唯有他的叔叔高玉智在体制内工作,可高玉智在部队工作,并不清楚地方上的情况,想不出这样的主意,而且这段时间高玉智和高加林并无书信来往。

“人家帮了我,我写封感谢信不是应该的么?”高加林一脸茫然地看着张立峰,就好像他提的问题很不可思议一样。

“是啊,得到了帮助应该感谢,这确实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张立峰无言以对,只能认为这是高加林出于本心写的,他只想感谢那几位恩人,没想其他的。

“那为什么这两封信的风格和第一篇文章完全不一样呢?你从哪儿学的?”他又问道。

“照着报纸学的啊?我觉得这是给单位的信,文字肯定要正式严肃一些,所以就一边回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的文章,一边写,怎么?是我写的不好么?”高加林问道。

“不,不是写的不好,而是写的太好了!”张立峰再扫了几眼这两封感谢信,确实看出一些报纸文章的痕迹,他只能认为高加林的文学天赋确实出色,模仿文字风格对他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样,你会写毛笔字不?不会?好吧,家里有红纸和毛笔没有?”张立峰又有了新的想法。

“没有,不过我能借去!您要做什么?”高加林站了起来。

“既然写了感谢信,就要正式一点儿,最好是用大红纸写,然后你亲自送到他们单位去!你不会写毛笔字的话,我帮你抄一遍吧!你赶紧去借纸笔,咱们快点写好!”张立峰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素材。

高加林很快就借来纸笔,张立峰提笔飞快地抄写起来,没多久功夫,两封大红纸写的感谢信就完成了。

等墨迹晾干,他便带着高加林前往地区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