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我国近代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加之鸦片战争后使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几乎停滞,体育场馆更是屈指可数。

1915年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全国各省都要兴建体育场馆,在这一指令的引导下,到1929年,我国的体育场馆数量达到了1142个。1931年,比较著名的南京中央体育场建成,该体育场馆在当时的规模算是比较大的,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有田径场、游泳池、篮球场、排球场等场馆。[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相对正规的体育馆和体育场共有26个,这些场馆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这仅有的正规体育场馆也不是谁都可以使用的,仅仅对外国人和少数的中国人开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为华北运动会兴建的一批体育场馆是非常值得一提的。这一体育赛事在1913—1934年一共举办过18届,比赛地点分散在华北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太原、沈阳、开封等,举办运动会的城市都兴建了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场馆,拿河南体育场来说,该体育场馆可容纳5万名观众,建造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等,还配有办公楼、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等设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体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体育场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大中城市有计划地兴建了一批体育场馆。其中,北京工人体育场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一个最大的体育场,其建成于1959年,能够容纳8万名观众。

20世纪60年代,一批中大型的体育场馆在我国建造起来。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工人体育馆,可容纳1.35万名观众,还有首都体育馆,可容纳1.8万名观众。

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修建的体育场馆更加具有现代化特征,除兴建正规的体育场馆外,这一时期全国各地还都修建了一批供百姓进行休闲健身活动的休闲体育活动场地。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在我国政府的政策和经济的支持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同时,国家还拓宽投资渠道,引进企业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因此,体育场馆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之这个阶段我国举办了北京亚运会、全国运动会等体育赛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体育场馆更是向着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体育场馆的建设融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和新工艺,与此同时,体育场馆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发展迅速,使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迈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