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乱世皇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请李安出山

等待李孝恭的这段时间。

李瑜思绪万千。

一会猜测武则天还会不会造反,一会又怀疑接下来的决定,是否太冒险。

很快,李孝恭就披星戴月地,赶到了李瑜下榻之处。

“大哥,大半夜的找我何事?要连夜偷袭武家么?”

唇红齿白的少年将军揉了揉红红的眼睛,说话都带着起床气。

看着忠心耿耿,和自己一点都不见外的堂弟。

李瑜终于做了当君主以来,第一次艰难的决定。

“孝恭,拿上虎符,星夜回京,去找三叔,让他去北疆大营,节制吴三桂所部兵马。”

他没有称呼李安‘安元君’的爵位,而是口称三叔。

这是在给李孝恭传达血浓于水的宗室亲情。

李渊博死后,这个三叔是唐国地位最高的人。

虽早就因伤退隐,但,李安在军中的影响力仍然非比寻常。

若得他出山,拿着兵符去北疆,取代吴三桂掌控北疆大营,当不在话下。

那些中层将领大多都跟着李安打过仗。

李安本就是名将,给他四万军队,以移防拉练的名义,游荡于司马家掌控的莱州、豫州边界,料来司马家那两万多私兵绝不敢妄动。

这种局面只需要半月,李瑜就有信心平息安州之事,将武氏剿灭,重新建立秩序。

到时候,司马家没有半分染指安州的机会。

这个决定最大的风险,不是司马家、更不是武家。

反倒是李瑜的亲族,安元君李安。

李安重掌兵权,麾下兵卒是唐国一半多的军事力量,这些将士又曾在李安帐下听过令。

若李安要篡位夺权,将无人可挡。

为今之计,李瑜不得不赌。

他在赌,赌李安这个三叔的忠心耿耿,赌现在李氏宗室开拓天下的万众一心。

其实这种事,李瑜大可以让另一个堂弟李道宗去做,留李孝恭在身边为质。

但李瑜没有这样选择。

他就是要给李安传递一个信息:三叔,寡人信你。你唯一的儿子,我放回你的身边,若你要造反,寡人制止不了,也不想制止。但现在的唐国经不起半点折腾,你若造反,祸害的是李家的基业。这基业不仅仅是寡人的,也是所有李氏宗亲的。

况且,他信得过李孝恭,以这小子对自己的情义和他的忠孝仁义,即便他爹想篡位,李孝恭也定会劝阻。

对于这点,李瑜穿越唐国来,第一次感觉不是特别有底。

李孝恭哪知道瞬息之间,眼前大哥君上心中的各种考量。

他一把接过兵符。

“大哥,叫我连夜回去啥事?节制北部兵马,莫非北线有战事?”

提到战事,这小子睡眼朦胧的眼珠子,瞬间冒起精光。

“没啥重要的事,就是让你和三叔带着兵马去莱州、豫州一带晃悠半个月。这信交给三叔亲启。”

李瑜拍了拍李孝恭的肩膀,微笑着,将早已写好的信件递给对方。

看着新鲜的火漆封缄,李孝恭一脸好奇。

“大哥,咱又不是十一二岁的小孩,有啥事不能让我知道?”

“是是是,你不是十一二岁的小孩,是十六七岁的大人了。”

李瑜说着狠狠踹了李孝恭屁股一脚。

“赶紧带上你那十八白马义从,这就回唐州去,切记,事关重大,信件和虎符,一定要亲手交到三叔手中。”

李孝恭虽然大孩子心性,也知道李瑜既如是说,定是大事要事,不敢再开玩笑,将信揣进怀里就要告辞。

“哥,我走之后,你一定要保重。白马义从是我和爹亲手训练的,人人以一当百。此地凶险,将他们留在哥的身边,我也放心。”

李瑜怜爱地揉了揉李孝恭的头。

“滚滚滚,带着他们一起滚。此去唐州路途遥远,你武功再好,身边多点人,为兄也安心。我这里有士信、有道宗、还有八百李字营,你不用担心。”

见李瑜态度坚决,李孝恭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点起十八白马义从,星夜出了安州城。

站在安州城楼之上,目送走李孝恭一行。

李瑜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李孝恭一路平安。

之所以强烈要求李孝恭带着白马义从,他很担心路上会被有心之人伏击。

至于三叔李安,反与不反,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尽人事安天命而已。

成就霸业,哪能一点险都不冒。

何况他相信李安看了那封真情流露的信,但凡有点良心,都不会篡位。

信件述说了司马家的野心,请三叔震慑,这些是公事。

信的末尾,李瑜就写了一句话。

【一切皆是为了李氏宗族。侄儿若做得不尽人意,大位可请三叔居之,只求让唐国大出于天下,瑜退居九泉亦不足惜。】

这一招以退为进,口口声声要让大唐大出天下。

在这个信誉没被滥用的时代,三叔大抵是不会拥兵自立吧。

送走了李孝恭,月已中天,空气中寒露已起。

李瑜却没半分睡意。

回到临时寝宫,他忍不住翻看起严世蕃送来的信件和账本。

信件所述,无外乎就是武则天身居太后之位,勾结外戚,豢养私兵,舆图谋反的话语。

落款自然不是司马懿,但也不是严嵩。

反倒是李启元那个与世无争的户部主事。

落款之下,盖有户部的大印和李启元的私章,做不了假。

李瑜心中苦笑,这老小子,终于也成为了别人的枪。

这事他并未放在心上,接着翻看账本。

账本从五年前的开平元年开始记录。

那是武媚娘进宫的第一年,也是当今汉天子刘常即位的头年。

账册书页泛黄、字迹老旧,一看就不是伪造。

七百多页的账册,每一笔都在痛诉武家横征暴敛、巧取豪夺、鱼肉百姓。

短短五年,武家在安州就兼并了37000多顷的土地。

按战国唐制,一顷等于一百亩,这是三百七十多万亩土地。

几乎占了安州开垦耕地的九成。

可谓是集一州之力,养了一个武家。

穷了安州百万百姓,富了一家。

如此作为,是要将安州百姓活活逼死。

他们不反才怪。

本来读了武媚娘的忏悔信,李瑜想着要不要给武家留点血脉和种子。

此时此刻,他很愤怒。

这种愤怒不单是一国之君对祸国害民之徒的愤怒;

更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愤怒。

他狠狠地将账本砸在桌面上,带起的劲风将油灯都吹灭了。

“妈的,如此与民争利、祸国殃民。寡人不屠光他九族,寡人不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