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村里人眼红(周二求追读)
天蒙蒙亮。
四人来到大南乡和徐平汇合。
将箩筐里的甘蔗分给徐平后,大家都感觉担子一轻。
休息了一会儿,一行人上了山。
有了之前开出来的路,这一路顺利很多。
进入深山后,徐平就拿出自己做的套子,找了几个地方放下去。
“回头能不能吃上肉,可都靠你了。”陈明勇舔舔嘴。
“肯定能抓到。”
徐平信心满满,随后在周围查看了一下。
可惜,啥也没发现,他们只能啃着带来的饼子,吃完后继续上路。
这一次他们到糖厂时,墙上的时钟才指向十一点半,总计时间差不多五个半小时。
周老板见到陈光明几人准时把甘蔗挑过来,连忙迎上来。
“周老板,这是四百斤甘蔗,你称下。”陈光明用闽南话道。
“好。”
周老板马上让人过来称甘蔗。
陈光明在一旁看着,同时看向四周。
远处一辆载着甘蔗的拖拉机正缓缓行驶进糖厂里。
拖拉机里的甘蔗没有拉满,看来确实缺甘蔗,就是不知道缺不缺红糖。
现在村里的红糖还没有大规模熬制和出售,还没出现滞销。
真等村里的红糖滞销了,才是他们真正赚钱的机会,红糖的利润可远超甘蔗。
他相信有了代销甘蔗的经历,村里遇到红糖滞销,肯定也会想到自己。
这也是他愿意帮村里代销甘蔗的原因之一。
这边,周老板已经称好重。
比四百斤少了一点点,他直接当做四百斤,六分五一斤,能卖二十六块。
周老板让人又检查了甘蔗质量,干脆的付了钱。
“多谢周老板。”陈光明道谢。
周老板摆手道:“我们各取所需,你那有甘蔗就只管送过来。”
“看来周老板的红糖是完全不愁卖啊。”
“还好,不过现在糖厂竞争也激烈的很,赚点辛苦钱。”
陈光明点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
交接完后,他带人离开糖厂。
等进了山,大家先坐下休息,顺便把钱分了。
这次总共卖了二十六块,去掉成本四块,赚了二十二块。
陈光明抽了二块二,剩下的钱五个人平分,他就给了每个人四块钱。
“好像还多几分。”耗子提醒。
陈光明笑道:“就差四分钱,不用那么计较。”
耗子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妈呀,这么多!”
陈明勇大声嚷嚷起来,他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天能赚这么多。
等他把钱拿回去,肯定能惊掉全家人下巴。
这下子,他在家里的腰杆就更直了,还有谁敢说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
“就是就是,我们赶紧回家,我都迫不及待想看她们表情了。”林晓也高兴的嚷嚷起来。
徐平紧紧握着手里的钱,很激动。
每天能赚四块钱,攒攒就能带母亲去医院看病了。
“现在出发,应该能赶在天黑前到家。”陈光明笑道。
今天他们耽搁的时间不多,现在才十二点多,回到家应该才五点多。
现在白天还是短了点,等后面白天长了,就能在水头镇逛逛了。
甘蔗每年差不多11月开始进入收割期,红糖也开始生产,只能持续一个多月时间。
他们能挣钱的时候也就这段时间,属于赚了这波就要等一年的买卖。
等到陈光明到家,刚好能看到远处山上的夕阳,甘蔗地的村民们也刚好陆陆续续回家。
“这不是光明吗?你们回来了?”
村民们见到挑着箩筐回来的几人,纷纷迎了上去。
他们一早就听说陈光明和几个后生挑了四百斤甘蔗走,都还在讨论他们能不能把甘蔗卖出去。
“你们的箩筐都空了,这是都卖出去了?”
忽然有人惊呼一声。
其他人也都看见空了的箩筐,脸上满是惊讶。
“当然。”陈光明脸色很平静。
甘蔗处于村集体产业,每天卖多少,有多少收入,都是要公示的。
根本瞒不住。
听到他的话,村民们瞬间议论纷纷起来。
四百斤甘蔗,竟然一天时间就都卖掉了,这卖的也太快了吧!
就算是之前镇上糖厂还收甘蔗的时候,每天的甘蔗都没卖这么快的。
顿时,所有村民都不断打量起面前的几个年轻人。
这几个不务正业的后生,什么时候也这么能干了!
特别是陈光明,前段时间就一直听人说他好话,没想到现在竟然都能帮村里卖甘蔗了!
“光明,跟婶子说说,你们是怎么卖掉那么多甘蔗的?”
张婶子动了心思,凑上去询问。
陈光明翻了个白眼。
这个张婶子就是脑子有病,这种事儿谁会拿出来说。
陈明勇和林晓也都撇撇嘴,反正他们几个是一个字也不会说的。
没一会儿,得到消息的陈母也过来了。
陈母满脸笑容的上前,见儿子全须全尾的,松口气。
“累了吧,我们赶紧回去。”
说着,她又对周围的村民道:“好了,大家都让一下。”
“他们卖了一天的甘蔗,脚肯定都要废了,让他们都回去先歇歇。”
村民们确实很好奇陈光明几个怎么把甘蔗卖了的,有些眼红,但此时也不好拦着,只能先让开。
陈光明和陈明勇四人连忙挤了出去。
虽然被围着问东问西有点烦,但回想后还是很爽的。
“大家都别说漏嘴了。”陈明勇又强调道。
反正不管是谁,都别想从他嘴里敲出一个字来。
其他人也都连连点头。
这次他们在村里引起的轰动不小,回头肯定有很多人过来打听。
随后一行人就散了,各自往家里去。
陈光明回到家,陈母就兴奋的凑上来,“那些甘蔗全都卖掉了?”
“嗯,赚了六块多。”
陈光明点点头,掏了五块钱让陈母存着。
现在他存在陈母这里的总共有一百一十五块,他都记在本子上了。
“这么多!”
陈母满脸惊讶神色。
村里的甘蔗才卖一分,她想着能赚两三块就不错了。
没想到,自家儿子一次竟然能赚六块多,比全家人赚的都多!
她深吸口气,暗想这事儿肯定不能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不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