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周期:宏观经济第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通货紧缩、金融战、加息周期、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预期管理、新质生产力、去杠杆、化债、金融强国……这些关键词在“后疫情时代”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些词的表面意思,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及背后的逻辑,对诸如“货币越发越多,但为何钱却越来越难挣”等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我从2021年初正式开始互联网财经内容的创作,到目前为止全网大约有一千万名观众,时代的馈赠给了我和广大朋友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朋友对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认识不全面,甚至其理解和真实含义相反。

比如,大多数朋友认为,货币越发越多,社会上的钱就应该越来越多,并且这些钱早晚要“跑”到某个领域。殊不知,在特殊时期,虽然货币发行量一直在大幅增加,但社会上的钱却在不断变少,社会上的钱变少就是信用紧缩导致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为资金的“明松实紧”。如果我们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这个特殊时期就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因为一个人兜里的100元和银行提供的100元信用额度具有同样的购买力,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所以这两个100元在提高大家收入的意义上毫无差别。

很多朋友认为通货紧缩只是简单的物价下跌,但通货紧缩真正的含义,是社会信心和信用的紧缩导致银行提供的信贷不足。银行信贷不足一般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银行因为诸如流动性不足等自身原因无法提供信贷(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金融危机);二是,虽然银行有能力提供信贷,却没有足够多的人愿意接受信贷(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借款人因为在特殊的经济周期中自身已有的债务压力,以及对未来的不看好导致拒绝负债引起的)。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财富“凭空”消失。因为财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社会已经创造的财富和尚未创造出的财富的贴现。未来财富的贴现需要别人的付款保证,需要信用,付款保证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是银行根本不给机会,也可能是给了机会遭到借款人拒绝)无法兑现,导致财富贴现的消失,这才是通货紧缩真正的含义。

但是信贷需要信用作为抵押,房地产是最重要的信用之一,贷款往往需要房产作为抵押,甚至很多公司借款也需要股东的房产作为抵押。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简单总结来说就是:房价的紧缩使得信用紧缩,但如果国家决心“去房地产化”,立足于制造业强国,那么这种“青黄不接”的短痛会导致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少。

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在之前的P2P和民间借贷中,你赚的是房地产增长的钱;房产升值,你赚的是高速城镇化、土地供给紧缩,以及金融资源惠及的钱。但这一切不再存在,未来你还能赚什么钱?

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就算凭运气赚到了,最后也会凭“实力”亏光。凡事都是思维先行、技巧其后,所以,在思想上“脱贫”,是走向财富自由的重要一步。

思维固化会让我们在迷茫的怪圈中不停地打转。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如果说能有一次“翻盘”的机会,靠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本书内容源于过去两年我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一些观点,它们不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甚至和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目的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描述展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把大家对于经济的认知边界稍微扩宽一些,哪怕能激发你对经济学的一点兴趣,也算是善莫大焉了。

在为本书作前言之时,恰逢中国资本市场结束近三年的低迷期,这是政策的加力提效带来的预期好转。尽管如此,我们大概率会告别过去四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但作为普通人,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看透周期而守护财富。能否抓住新时代的机会,是建立在视野和认知基础上的,看清大势,才是正确决策的前提。

本书立足于宏观经济,内容跨度较大,因此我请教了诸多业界和学术界前辈,他们给了我巨大的支持。特别感谢谢平教授、马蔚华博士和林传辉董事长对本书的推荐。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林瑞和、高丽阳、李利健三位老师,以及我的助手王虹媛。最后,感谢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

由于我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请大家包容和指正。

汤山老王

2024年10月

于河南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