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孙权疑心周瑜,新版蒋干盗书(求追读)
孙权遣使前来赤壁。
使者不是别人。
正是徐州人张纮张子纲,他的官职,是朝廷任命侍御吏。
因为出使许都的缘故,在江东众文官中,张纮是最倾向归附曹操的一个。
“周都督,讨虏将军有令,最近六郡平叛压力甚大,粮食军资供给困难,还请都督节俭为要,将士若是有怨言,也请各位将军多多体谅难处。”
张纮一见周瑜,就立即拿孙权的名头,来震慑众人。
他这一句话说得客气好听,但实际上,却是警告周瑜等人,要是再不开战,那江东接济的粮食军资,就可能运不来了。
“子纲先生,讨虏将军远在京城,不了解荆州这边的情况......。”
鲁肃为人诚实,听到张纮话里不善,连忙替周瑜辩解。
“子敬,你是在质疑讨虏将军,荆州的情形,我们不了解,但江东的情况,周都督还有你们也不了解,江东能战之将,皆在荆州,请问,谁来剿平山越,谁来保护讨虏将军?”
张纮眼中精光一闪,大声质问。
刘斗在柴桑舌战群儒,把江东一众文臣驳得体无完肤,尤其是张纮,因为鼓动孙权投降曹操,而被刘斗揭了老底。
这一口气,张纮一直憋着,现在好不容易能出一出,鲁肃的劝谏根本不起作用。
“来人,送张御史到后营休息,其余文武,接下来继续商议出兵之事。”
周瑜脸色铁青,摆手示意送张纮出帐。
张纮话里话外,拿孙权的安危说事。
这让周瑜很不愉快。
山越叛乱,不过是疥癣之痒。
孙权身边,还有陈武、董袭、贺齐等将领保护,怎么看,都不会认为,山越宗帅能够杀到京城,威胁到孙权的性命。
但是张纮这么一说,却容易让在赤壁作战的江东将领,心生犹豫。
果不其然,等张纮一离开,程普已是大步站出,向周瑜请令。
“周都督,程某虽老,但也有项羽破釜沉舟之志,请大都督拔付一艘战船,普愿先登出战!”
老将程普要搏命出战。
他的这一表态,让江东众武将一下激动起来。
“周都督,下令夜袭吧,我黄公覆愿为先登。”
“程公、黄老将军,有我等儿郎在,哪里用得着你们老将出马?”
“甘兴霸,你是看我老了,廉颇虽老,尚能饭否?我程德谋,统兵打仗,照样能阵斩曹营上将?”
周瑜帐中,众武将纷纷请缨,一时间,乱作一团。
尤其是程普、黄盖、周泰、韩当等猛将,他们本来就不怎么服周瑜,只是有孙权的任命压着,现在听到苦肉计不成功,顿时嚷嚷起来。
“够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们先退下,听候大都督下令。”
周瑜身边,长史诸葛瑾脸色难看,他和张纮一起风尘仆仆从京城赶来,就是监督军中武将一举一动,想不到,刚到赤壁,就碰上这档子事。
诸葛瑾是孙权的亲信。
他的话,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孙权。
程普、甘宁、周泰、凌统等将虽有不甘,也只能听言退出帐外。
“大都督,肃以为,我们必须要做两手打算,要是黄盖苦肉计被识破,唯有等来东南风,趁势强攻曹营水寨,才有一线胜机。”
等众将一走,鲁肃和诸葛瑾对视一眼,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向周瑜谏言。
“子敬,你去一趟州陵,召刘斗前来,就说,本都督已经定下袭击曹营的计划,他若是没有什么好主意,就率部曲为先登,与甘、凌两将一同出战。”
周瑜看向鲁肃,目光凌厉,带着不容质疑的决绝。
“大都督,刘斗是客将,让他为先登,怕是刘豫州不同意。”
鲁肃脸色为难,谏言道。
刘备已经独挡了东线的七万曹军,刘斗前来西线,只是起起辅助作用。
周瑜现在,却要下令刘斗充当敢死先登,这个决定太过草率。
“客将又怎么样?生死存亡之际,谁也不能擅自后退,子敬,等不来东南风,我们都要死在这里.....。”
周瑜瞪眼怒道。
本来,周瑜是要用黄盖诈降,骗取曹操信任,然后火攻曹营。
但现在,苦肉计可能被识破,周瑜就只能换上后备方案,以猛将甘宁、凌统为先登,率江东水军全力强攻曹军水寨。
既然是强攻,那就豁出去了。
周瑜自然不会让刘斗占了便宜,坐享其成。
鲁肃心头叹息,上前接令,急匆匆出帐。
战事变化,谁也不能预料结果。
刘斗要是听到,自己所部将会是冲杀在第一线,承担先登的敢死任务,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
当晚。
周瑜寝帐。
蒋干与周瑜并卧于榻上,听着周瑜均衡的呼吸,蒋干紧张的心碰碰直跳。
本来,已经自暴自弃的他,没有想到,还有被周瑜重新请到帐中,并同榻而眠的机会。
“子翼,你不知道,孙讨虏差遣张子纲前来,竟为山越作乱,质疑瑜消极怠战。”
“将在外,主君却疑心不已,真是让瑜寒心。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要是瑜早听子翼劝告,安有今日之难。”
周瑜睡下时,面带醉意,向蒋干报怨。
他说的话,七分真,三分假。
真的是,孙权确实是遣了张紘前来,并为山越叛乱提出质疑。
假的是,周瑜主战的意志,从未改变,不存在动摇不抵抗的想法。
“周瑜周公瑾,你是让我信你,还是诱我中计?”
蒋干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这段时间,他的压力巨大,出使江东之前,他夸了海口要说服周瑜投降,却不想,周瑜水沷不进,根本不听劝告。
要不是柴桑结识了老将黄盖,听出其有抱怨之意,蒋干早就离开了这里。
想到这里,蒋干悄悄起身,来到周瑜的书案前,小心翼翼的翻看起来,这一翻,倒让他看出了端倪。
周瑜的案上,都是些如何御敌的方略,这说明,他根本没有投降曹操的意思。
但在其中,蒋干发现了黄盖与江夏郡黄家来往的密报,据周瑜军中细作探知,黄盖因为出身安陆黄氏的缘故,一直与黄家有来往。
特别是黄射死后,黄家群龙无首,竟然想到了迎回黄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