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万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1/53227031/b_53227031.jpg)
第13章 世袭佥事 东江奏报
早朝结束,从奉天门内退下。
紧随而来的徐应元汇报道。
“陛下,客氏出宫了,不过在西华门附近遭受了点惊吓。”
徐应元背靠着魏阉加之又是锦衣卫同知,消息来源渠道不少。
朱由检眉梢一挑,并没有追究,平静问道。
自己只派遣方正化给客氏些下马威,在宫外自己好似还没有能够组织像样人手能力。
“查清楚是谁下的手吗?”
徐应元默默跟随,回答道。
“还不知道,锦衣卫正在追查,不过此事做得隐秘。”
言下之意便是锦衣卫追查不出凶手。
朱由检沉吟,嘱托道。
“尽快处理,莫要闹出大动静,五城兵马司也要动起来。”
五城兵马司负责处理的是京城的安全,此事落在他们头上也没问题。
加之真就不是朱由检动的手,所以根本就没有打算遮掩必要。
只要稍加思考,朱由检就知道是谁下的手。
携带亲卫出了宫的女人对于他当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就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即可。
回到武英殿,朱由检瘫软在御座之上。
现如今每日熬夜劳作,还需早起上朝,可当真要了他的小命。
徐应元捧着摞的奏疏上前道。
“这些是兵部的奏疏,还请陛下批阅。”
朱由检随意抽出一卷奏疏,身体前倾坐正了些。
一封来自兵部武选司的奏疏引起了朱由检的注意。
“刘肇基袭爵虎贲卫指挥佥事。”
虎贲卫乃是上十二卫之一,不过在土木堡之变后,从皇帝直接掌握转变成了兵部直辖。
刘肇基此人也是朱由检注意的对象,洪承畴入辽西抗清,便是此人负责训练诸营士卒,此后与清军巷战拼死斩敌数百,以身殉国。
只可惜此人年岁过小,虽悍勇,统帅天资有限,加之时运不济,明末乱局并未展露头角。
不过现在却正好合适朱由检的。
“此人现如今年芳几何?”
徐应元眉头紧促,这等人物还无法入他的眼中。
“具体年岁内臣不知,只知道年岁并不大,要不待内臣问上一问。”
朱由检皱眉,佯装满脸不情愿道。
“年岁不大莫不是和当初戚少保一般一跃四品,实属有些胡闹。”
徐应元大为疑惑,今天陛下怎么对官员袭爵的事情如此上心了,应声道。
“若是陛下不喜此事就权当没见过此封奏疏,留中不发便是。”
“算了,既然是祖制,也不能食言而肥。”朱由检满脸不耐道。“算了就让他去锦衣卫,莫去虎贲卫。”
朱由检随意在奏疏上批文,却写上了负卫事三字。
这代表此人不是因封赏和恩荫而为的表面功夫,而是真正有具体权力位置之人。
朱由检欣赏着自己的草书,心中腹诽道。“小子,这以后的路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
徐应元也被搞得糊涂了,附和道。
“此子从虎贲卫调任,还需内阁重新票拟。”
明朝的奏疏有三个流程,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后就是皇帝盖章审阅,期间只要稍有一方改动就要重新进入流程。
朱由检随意将奏疏甩给徐应元道。
“告诉内阁,这些少年袭爵若非真有本事之人莫要随意批准,若卫所都是赵括之流,将如何自处,这次先让此子调任锦衣卫锻炼,再行调任,下不为例。”
朱由检说这话忘记了自己也不过十六岁便从自己皇兄手上接过大位。
徐应元自觉知晓朱由检的心思,双手捧过奏疏道。
“陛下圣明,内臣这就去办。”
他倒没有起什么疑心,毕竟区区一名指挥佥事,根本引不起多少浪花来。
只是难了日后袭爵的少年,有了这次刁难日后也不好过了。
武臣职位不同于文官,很多时候太过于空虚并没有多少实际地位。
朱由检又随意抽出一份奏疏,都是些没有营养的空话,索性也就不瞧了。
“陛下,兵部尚书崔呈秀来了。”
武英殿内,一名仙鹤绯红官袍的中年男子站定。
“陛下,这是东江加急送来的,还请陛下御览。”
崔呈秀位极人臣,此时却没有多少架子,恭敬递上手中文书。
今日早朝杨维垣弹劾崔呈秀诸事都被朱由检压了下来。
他此时前来大有献媚之意。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些歪七扭八的大字,朱由检没有想到这有人的文书写的比自己还差。
东江镇,也被朱由检认定为东江军事学院,明末军事人才培育基地。
诸多明末著名事件的主导者都是出自这小小的东江。
最为著名的就是三顺王这三个二流货色。
而能力较为强悍李九成吴桥兵变的灵魂人物,在乱军中被射杀。
朝鲜太上皇沈世魁,南明狼军李明忠这两位也都是实力强硬之人。
所以朱由检对于东江,对于毛文龙的态度必须慎而又慎。
大致浏览一番,朱由检沉默不语,心中在估量真实性。
此番奏疏上写有五件事。
其一,东江地偏招抚辽民困难。
其二,东江相较于其余九镇待遇差。
其三,旅顺石城叛逃问题。
其四,毛文龙被污蔑成叛臣。
其五,战功被否定。
一,二所言基本属实,然而朱由检根本无法解决,东江地理位置太偏,就算是中央下旨,一路上的损耗,贪污落到东江镇头上也没有多少了。
第三条算是历史遗留问题,袁崇焕派遣的徐敷奏属实是纸上谈兵之辈,鼓动军民逃窜,动摇军心按理该杀,当时朝廷也同意此事,却被袁崇焕保下,这次让毛文龙成为究极怨妇,每日对此人耿耿于怀。
也因为这件事情以及毛文龙阉党身份为日后毛袁之争埋下了杀端。
至于第四条,第五条纯属子虚乌有之事,阉党势大后,毛文龙又属于阉党嫡系大将。
一些离谱的塘报都能在朝廷领功,足以可见毛文龙的风评。
即使有人污蔑于他,也只是东林一系的少数人,这种纷杂之声难以杜绝的。
“陛下,毛文龙久戍辽东,披肝沥胆,其屡破建奴,于辽南之地苦心经营,功勋卓著,堪称不世之功。今遭非议,还望陛下洞察秋毫,为其主持公道,以彰其忠,以安军心!”
崔呈秀长时间未得到回答,下跪奏报道。
心中已有计较的朱由检眉梢上扬,心中腹诽。
“也难怪袁嘟嘟要杀你毛文龙,阉党二号人物都帮你这么说话,你这阉党骨干人物,怎么不会遭受东林那些只想的众正盈朝的伪君子记恨。”
朱由检敲击着御案,逐字逐句的吩咐道。
“前兵部尚书袁可立似乎是曾毛文龙的上级,可有此事?”
崔呈秀心中忐忑,口中回复道。
“此事的确如此,只不过前些年袁公致仕曾言永不出山,陛下若是想请此人还有些难度。”
袁可立为何致仕他心底比明镜还清楚,自然想要竭力阻拦。
朱由检摆手道。
“既然如此,朕自不会强求,不过当年之事朕还有些疑惑需要问清,若是我等请不动,那便让毛文龙亲去。”
崔呈秀心绪是上下起伏,也不知道皇帝打些什么注意道。
“此事恐怕不妥吧。”
朱由检斩钉截铁道。
“若毛文龙能成此事,朕必于平台召其对奏,届时,无论何等不平之事,朕皆为其做主,兵部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