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追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48/53265848/b_53265848.jpg)
评《潜水入沉船》
这是艾德里安娜·里奇的第七部诗歌集,也是极其出色的一部。第一次听作者本人朗读的时候,我觉得头顶仿佛遭受猛击,一会儿是碎冰锥,一会儿是更像钝器的东西:斧头或者锤子。占据主导地位的情绪似乎是愤怒和仇恨,这些当然是存在的;但后来我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它们却唤起了一种远远微妙得多的反应。《潜水入沉船》是一本不多见的书,不但强迫你对它做出评价;同时也强迫你对自己做出评价。是一本作者冒了险,同时也逼着读者冒险的书。
假如艾德里安娜·里奇不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她很容易会被归类成又一个言辞激烈的女性解放运动成员,用论战替代诗句,用简化的信息取代复杂的含义。但她确实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她的书并不是宣言,虽然其中包括宣言;她的书也不是声明,虽然书中做出了声明。相反,这是一本关于探索,关于旅程的书。在与诗集同名的鲜明诗作中,她所潜入的沉船,载满了已经过时的神话,尤其是关于男人和女人的神话。她的旅程通向已经存在于过去的东西,为了找到自己,找到神话传说背后的真实,“是沉船而非沉船的故事/是事物本身而非神话”。她所找到的东西半是宝藏半是陈尸,同时她发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件“半毁的设备”。作为探索者她是冷静超然的;带着刀刃辟出通道,切开构造;带着相机记录一切;还有那本神话之书,一本迄今为止仍然让像她这样的探索之人无处容身的书。
这份追寻——追寻神话背后的东西,追寻有关男人和女人,有关那个我和那个你,那个他和那个她的真相,或者更笼统地说(书中提到的各类战争和迫害),没有权力和掌握权力的群体——以一种尖锐、清晰的方式,通过本身也成为神话的隐喻,在整本书中呈现出来。在最为成功的部分,诗句如梦境般流动,既直白吐露又委婉含蓄,既巧妙伪装又遮蔽隐藏。似乎真相并不只是打开一扇大门时所找到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道门,而诗人始终在将过不过之间。
书中的场景丰富多样。第一首诗,《试图与一个男人对话》,发生在沙漠里,这片沙漠不仅是匮乏贫瘠的不毛之地,除必需品之外的一切东西都已被丢弃,而且还是爆炸试验的场所。诗中的“我”和“你”放弃了先前生活中所有可有可无的东西,包括“遗书”和“情书”,冒险开始改造沙漠;但显然“布景”已经“被判了死刑”,而爆炸也并非外在的威胁,而是来自内部。诗人察觉到他们是在自欺欺人,“谈起危险/仿佛危险不是我们自己/仿佛我们是在试验别的什么东西”。
如沉船一样,沙漠也已经存在于过去,无法救赎却仍然能够得到理解,就像《在黑暗中苏醒》的场景一样:
性事的悲剧
就在我们身边,一片林地
斧头已经为它磨得锋利……
什么也无法拯救这一切。我独自一人,
踢着最后的腐烂原木
它们带着奇妙的生命
而不是死亡的气息
思索着原本究竟
可能变成什么模样。
鉴于诗人认为沉船、沙漠和林地已经无可挽回,那么诗中女性,她,没有权力的群体的任务,便不是集中精神与场景融为一体,而是救赎自己,创造一片新的天地,让自己得以诞生:
……你的母亲去世了而你
尚未出生
你的双手紧抓住你的脑袋
将它拖向生命的
刀刃边缘
你的意志和正在锻炼技术的
助产士的意志
——摘自《两者合一的镜子》
完成这项任务时所面临的困境(毕竟诗人身边仍然围绕着过去已被判了死刑的景象和它所导致的“破坏的证据”)是诗集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试图清晰地观察并记录所目睹的东西——强奸,战争,谋杀,各类侵犯和破坏——占了诗人工作的一半;为了做到这一点,她需要第三只眼,能够“清楚”看见痛苦的眼。另一半的工作则是做出回应,回应的内容是愤怒;但这是“预见的愤怒”,我们希望它能出现在去爱的能力之前。
对我而言,这些诗歌在忠于自己、作为语词和图像的架构的时候,在拒绝成为标语口号的诱惑的时候,在没有向我说教的时候,最具说服力。“词语是我的目标/词语是地图。”里奇写道,而我更喜欢它们作为地图时的样子(尽管里奇很可能会说目标和地图两者是互相依存的,而且我多半也会赞成)。我对比如《强奸》等作品,以及涉及越战等作品的感受没有那么强烈——虽然它们的真实性无可否认——我更喜欢诸如《来自一名幸存者》等作品,还有《八月》和它令人恐惧的最后一幕:
他的头脑太简单,我无法继续
做他做的噩梦
我自己的噩梦正在变得更加清晰,它们
通向
远古时期
一座看起来像是被鲜血照亮的
村庄
村里所有的父亲都在哭喊:
我的儿子是我的!
真相得到陈述是不够的;它必须化作图像、想象,而里奇在实施这一转化的时候令人难以抗拒。在这么做的时候,她最能展现她的个性。读者能体验到她最出色的影像、最出彩的神话,没有其他人能像这样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