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逍遥的修行之旅(续3)》
《逍遥的修行之旅(续3)》
苏然虽然在家人和商业对手的事情上做出了抉择,但尘世的一些微妙牵绊仍如蛛丝般缠绕着他。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苏然得知他曾经资助过的一个年轻人,在接手他的部分生意后,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他本已平静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他的内心涌起一股愧疚感,觉得自己仿佛仍对尘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苏然找到逍遥,满面愁容地说:“逍遥师父,我本以为我已经彻底放下尘世之事,可如今得知那年轻人的遭遇,我心中十分不安。我是不是还没有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
逍遥看着苏然,目光中充满了理解,说道:“苏施主,你有此念,并非是还未摆脱束缚,而是你的慈悲心在作祟。但你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和命运。你已将财富赠予他,他的经营结果并非你所能完全掌控。”
苏然默默地点头,但心中的纠结并未消散。他决定去见一见那个年轻人。当他来到年轻人的住所时,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变得萎靡不振,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年轻人看到苏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诉道:“苏先生,是我辜负了您的信任,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苏然赶忙扶起他,说:“年轻人,这并非完全是你的错。商场风云变幻,谁也难以预料。”
年轻人说:“苏先生,我知道您现在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您能不能再帮帮我?只要给我一点资金,我一定能重新振作起来。”
苏然心中一阵动摇,他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自己的衣袖,那里藏着他仅有的一点积蓄。这是他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而留存的,他本打算将这笔钱用于寺庙的修缮。
就在他犹豫之时,他想起了逍遥的话,想起了自己在镇江寺的修行,想起了那些宁静的日子里所领悟到的佛法真谛。他深吸一口气,说:“年轻人,我不能再给你资金了。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尘世中的商人,我现在只是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的修行者。”
年轻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苏然。苏然继续说道:“我能给你的,是我在修行中所学到的一些道理。人生并非只有财富和事业,当你失去了外在的一切,你还有自己的内心。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执着于曾经的失败。”
年轻人听了苏然的话,陷入了沉思。苏然又与他交谈了许久,分享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感悟。最终,年轻人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苏然离开后,感觉自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知道,这是他真正摆脱尘世束缚的重要一步。
回到镇江寺后,苏然发现自己对曾经的物质享受已经完全没有了留恋。他开始主动参与寺庙的艰苦劳作,比如搬运重物、打扫最脏的角落。以前,他可能会因为这些工作的辛苦而有所抵触,但现在他却做得心甘情愿,并且在劳作中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快乐。
有一次,寺庙里举办一场盛大的法会,需要准备很多供品和布置场地。苏然忙前忙后,累得满头大汗。慧能师父看到后,对他说:“苏施主,你辛苦了。你本可以不必如此劳累的。”
苏然笑着说:“慧能师父,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在这些劳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这比我曾经在商场上的成功更让我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然的名字在尘世中的影响力逐渐消失。曾经认识他的人也慢慢淡忘了他这个曾经的商业大亨。但在镇江寺周围,他却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修行者。
他不再关注外界对他的看法,也不再被尘世的物质和人际关系所左右。他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每天除了修行就是帮助他人。
有一天,苏然在寺庙的菜园里劳作时,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他抬起头,看着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已经真正摆脱了尘世的束缚,他的内心如同那广阔的天空一样,纯净而自由。
逍遥看到苏然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苏然已经从一个迷失在尘世中的灵魂,变成了一个真正找到自我的修行者。而苏然的故事,也成为了镇江寺众多修行者口中的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修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摆脱尘世的枷锁,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苏然真正摆脱尘世束缚后,他的生活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宁静而充实的旅程。
在镇江寺的日子里,苏然的日常变得规律而简单。每天清晨,他随着寺庙的钟声早早起身,先是到佛堂进行晨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虔诚,口中念诵经文的声音沉稳而平静。那曾经在商场上算计得失的心思,如今已完全沉浸在对佛法的感悟之中。
白天,他积极参与寺庙的各项事务。除了继续在菜园里精心照料蔬菜瓜果,他还开始学习书法。在寺庙的一间小禅房里,摆放着简陋的书桌,苏然常常站在桌前,手握毛笔,临摹着古老的佛经。他的书法从最初的生涩逐渐变得流畅而富有韵味,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他对佛法的理解。他的书法作品开始被用来装饰寺庙的一些角落,给寺庙增添了一份淡雅的文化气息。
苏然还主动承担起教导寺中小和尚读书识字的责任。在寺庙的后院,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树下摆放着几张石凳和石桌。苏然常常带着小和尚们在这里上课,他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讲述着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小和尚们围坐在他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然在佛法修行上也有了更深的造诣。他开始闭关修行,每次闭关少则数日,多则数月。在闭关的小室里,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他坐在蒲团上,通过冥想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佛法的智慧更加紧密地融合。
在与寺中众人的相处中,苏然变得更加慈悲和包容。曾经,他可能会对一些小和尚的调皮捣蛋感到不耐烦,但现在他总是以温和的笑容和耐心的劝导来对待。有一次,一个小和尚不小心打翻了他精心培育的一盆花卉,小和尚吓得不知所措,连连道歉。苏然却笑着说:“无妨,这盆花的离去也是一种缘分,你不必自责。”
苏然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贴近自然。他时常独自一人在山中漫步,观察四季的更替。春天,他看着山中的野花野草从地下钻出,感受着生命的复苏;夏天,他坐在溪边,听着潺潺的流水声,任由清凉的水汽扑在脸上;秋天,他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欣赏着树叶从枝头飘落的凄美;冬天,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看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神奇的敬畏。
在与外界的联系方面,苏然不再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但他并没有完全与世隔绝。偶尔会有一些迷失在生活中的人听闻他的故事后,来到镇江寺寻求他的建议。苏然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佛法的智慧为他们答疑解惑。
他的身体也因为这种简单而规律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硬朗。曾经在商场上因为应酬而受损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他的眼神清澈明亮,步伐轻盈有力。
苏然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了镇江寺的修行氛围之中,他不再是那个被尘世束缚的商人,而是一个在佛法庇佑下,享受着简单、宁静、慈悲与智慧的修行者。他的存在就像寺庙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散发着温暖和力量,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