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瓦当

竹梯第四次打滑时,刘欢终于确信祖师爷在和他作对。

七月暴雨砸在青云观褪色的鸱吻脊兽上,少年道士的道袍下摆糊满青苔。他抹了把糊住眼睛的雨水,手机在裤袋里震动——山脚五金店老板又在催缴赊了半年的梯子钱。

“东南角第三列第七片...“他对着檐角嘀咕,明代样式的板瓦在掌心沁出凉意。这是用去年做法事攒的钱,在古建论坛蹲守半年才拍到的复刻品。卖家“鲁班再世“还贴心附赠了电子版《明清官式瓦作通解》,虽然文件解压后全是乱码。

瓦刀刚抹上灰浆,头顶传来细碎的咔嗒声。刘欢抬头正看见缺了右牙的螭吻兽首在雨幕中摇晃,六百年的楠木榫卯正发出垂死呻吟。他慌忙伸手去扶,竹梯却在这时朝香积厨方向倾斜了三十度。

“三清在上——“

少年抱紧兽首的瞬间,梯子翻倒在暴雨里。预想中的剧痛没有降临,后腰被硬物硌得生疼。他躺在积水漫溢的天井里,发现救了自己一命的竟是上月中元节剩下的礼花筒。

雨帘那头传来野猫的嗤笑。

刘欢揉着腰站起来时,瞥见东配殿的漏雨轨迹有些蹊跷。七道银线从不同檐角垂落,在青砖地面汇成蜿蜒小溪,竟逆着去年重铺的排水沟朝藏经阁流去。这让他想起师父生前常说的“水走龙蛇“,虽然老头说这话时多半在醉醺醺地擦酒葫芦。

护住怀里的螭吻兽首冲进西配殿,供桌上的苹果正在表演腐败奇迹。三天前供奉的鲜果已生出灰绿绒毛,霉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着果皮。这场景他再熟悉不过——自三年前师父羽化,青云观的腐朽就像某种活物,从墙角青砖啃到三清像的莲花座。

“等天晴得用次氯酸...“话音未落,头顶传来瓦片碎裂的脆响。雨水顺着新破的窟窿浇在《道藏辑要》上,泛黄纸页顿时洇出混沌的山水。

少年抄起搪瓷脸盆冲出去时,手机从道袍口袋滑落,在积水里亮起幽蓝的光。淘宝订单页面上“古法青瓦“的广告还在闪烁,配图却是工业流水线的烧制车间。

申时的雨带着铁锈味。

刘欢蹲在藏经阁门槛上啃冷馒头,檐角铁马在风里叮咚作响。手机在米缸里继续震动——电力公司第三次发来断电警告。上个月改装的太阳能符灯显然没起作用,反倒把北斗七星阵接成了贪吃蛇电路。

修复到第十三片筒瓦时,他发现某个异常:所有明代以前的瓦当背面都有细密刻痕。用拓印纸蘸着香灰拓下来,竟拼出半幅星宿图。最老的唐代莲花纹瓦当上,二十八宿的方位与今时偏差了整整七度。

“师父说的观星修瓦...“少年突然顿住,当年老道醉话似的念叨闪过脑海。七岁那年暴雨夜,师父带着他在屋顶调整瓦当,说这是“以人工补天工“。现在想来,那些醉醺醺的调整轨迹,竟暗合《开元占经》里的紫微垣星图。

雨势渐弱时,刘欢终于找到漏水根源。西北角承尘上的水渍呈八卦放射状,正是《营造法式》里记载的“天雨垂象“。他掀开松动的望板,霉味扑面而来——椽木间隙卡着半卷湿透的《云笈七签》,纸页间渗出朱砂色的泪。

“光绪二十三年修缮记...“他捏着黏连的纸页轻声念诵,突然有冰凉的雨滴落在后颈。仰头望去,本该封死的藻井不知何时开了道缝隙,一线天光正照在残卷某行小楷上:

“是岁七月既望,星孛入北斗,当移瓦当七寸三...“

野猫的尖叫划破雨幕。

酉时的道观氤氲着水雾。

刘欢把最后一片筒瓦归位时,夕阳正从螭吻兽首的缺牙处漏进来。手机在功德箱上自动播放着《古建防水十大秘诀》,背景音里功德箱突然“咯噔“吐出枚五毛硬币。

“祖师爷的香火钱?“少年苦笑着捡起硬币,转身时踢翻了盛放朱砂的漆盒。殷红粉末洒在积水里,竟顺着先前逆流的水迹蜿蜒出符咒纹路。

他触电般跳起来翻找《万法归宗》,泛潮的书页粘住手指。当找到“避水符“图谱时,夕阳恰好偏移到特定角度——地面积水映出的朱砂纹路,与古籍记载完全吻合。

暮色中传来瓦片落地的脆响。刘欢冲进天井时,看见新补的筒瓦正在青砖上滚动,断面露出某种金属光泽。捡起来对光细看,瓦片夹层里嵌着半枚铜钱,开元通宝的“元“字缺了最后一笔。

手机突然在道袍里震动,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少年望着迅速堆积的乌云,把铜钱塞进三清铃的裂缝。铃声荡开的刹那,观内所有积水突然泛起细密涟漪,组成他从未见过的星象阵列。

野猫不知何时蹲上了墙头,金瞳在暮色里忽明忽暗。当第一道闪电劈开天际时,刘欢终于看清涟漪中的倒影——那根本不是今夜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