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哈工大毕业到工业巨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蜡膜工艺实验

王建业看向冯猛:“冯哥,那咱们接下来是先做蜡膜试验,还是帮他们研究半自动研磨机?”

毕竟他和冯猛之间,后者才是主导,这事儿还得由对方拿主意。

冯猛稍加思索:“先做试验,这试验大概需要一两天时间,期间空闲时间也不少,等有空了再帮他们指点指点就行。”

姜师傅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连忙道:“那就先谢谢冯技术员和王技术员了!你们可帮了大忙了。”

冯猛木讷的点点头,没有太多的反应。

王建业礼貌地与姜师傅客套几句,就随着冯猛来到车间一处空地。

冯猛拿出蜡膜工艺实验书,有条不紊地吩咐道:“按照1:1.2的比例,称量石蜡与硬脂酸,重复三次。”

每批次实验之所以要做三份,是因为每批次都需同步制作三组试样,之后取中间值作为有效数据。

王建业照做。

随后,冯猛进一步指示:“你将这三份混合料同时进行水浴加热,把温度控制在85-90℃,直至完全熔化。

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紧紧盯着温度表,千万不能让温度超过95度,否则材料会分解的。”

于是王建业依照指示,先使用80目铜网对熔化后的材料进行过滤,静置去除杂质。

接着将熔融蜡液,转移至温度约六十五度的保温缸中,利用双轴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直至蜡液变成糊状且无颗粒状物质。

随后,用煤气灯均匀烘烤模具,将其预热至45-50℃,在0.2-0.4MPa的压力下,使用手动射蜡枪进行注蜡,同时用机械式计时器控制保压2分钟,之后冷却30分钟,再进行脱模。

冯猛叮嘱道:“记住现在的时刻,静置24小时让蜡模消除应力,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了。”

“好的,冯哥。”王建业看一眼钟表,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了当前时刻。

冯猛检查一遍实验记录本,确认记录无误后,又接着说:“接下来,咱们按照 1:1.5的比例重复进行试验,明天做对比分析。这次我在旁边看着,你一个人动手操作。”

王建业一线工作几十年,经验丰富,对他而言,这样的小实验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实际上,他早就清楚合适的配比,只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此时,他看到蜡膜工艺实验书中没有7:3的比例,便找了个恰当的时机,委婉地提议道:“冯哥,我能不能再增加一个实验方案?”

鉴于王建业此前在技术讨论中的出色表现,让冯猛对他的建议产生了兴趣:“你打算怎么配比?”

王建业略作沉吟,缓缓说道:“要不试试让石蜡和硬脂酸的配比为7:3?

我就是突然有了这个想法。要是冯哥你觉得这样做会浪费材料,那就算了。”

冯猛思索了片刻:“目前材料还有剩余,那就增加一次7:3的实验吧。

不过,你也别对这个比例抱有太大的期望。

你要知道,硬脂酸能够减少收缩率,提升蜡模表面的光洁度,还能改善脱模性,硬脂酸的比例每增加5%,蜡模收缩率大概能降低0.2%-0.3%。

而石蜡主要是提供基础的流动性,降低蜡料的粘度,方便注蜡成型。

通常情况下,都是石蜡的比例多一些,硬脂酸的比例少一些。

要是反过来,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你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错了,7:3是相当合适的配比,效果会非常好……

王建业只是微笑着回应,没有反驳:“我就是突发奇想,想着试一试,就算效果不好也没关系,就当是多积累些经验了。”

冯猛见此,没再多说什么。

在他看来,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总是满怀热情与冲劲,有些想法不亲自试试,是不会轻易回头的。

试试也好。

年轻人的积极性不能随意打击,等碰壁了,自然就明白了。

只不过在王建业这里,冯猛的经验注定不好使了。

很快,王建业完成了两个批次的蜡膜制作,比例分别为1:1.5和7:3。

冯猛对7:3这个比例的成果并不看好,可王建业却信心十足。

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冯猛决定先回技术科处理工作,留下暂时没什么事的王建业,让他在车间里指点一下姜师傅师徒俩,协助研发半自动平板研磨机。

小徒弟瞧见王建业走来,兴奋地迎上去:“王技术员,您之前说的双曲柄滑块机构,我已经初步做出来了,您快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王建业随着小徒弟走到那堆废铁前,伸手摆弄了一下滑块,发现滑动起来轻松又顺畅,基本上已经成功了。

他不禁诧异地看了小徒弟一眼,称赞道:“不错啊,你还挺有天赋的。”

小徒弟有些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挠挠头说:“我就是瞎捣鼓,也不知道弄对了没。”

王建业一脸认真地说:“你要是瞎捣鼓都能弄成这样,那更说明你天赋异禀啊。”

姜师傅听到新来的技术员对自己徒弟的夸奖,心里乐开了花,可嘴上还是谦虚道:

“我这徒弟哪有什么天赋,初中毕业就没再上学了,进了咱们汽车厂,就爱摆弄这些东西,瞎折腾。”

王建业一听就知道姜师傅是口是心非,也不再和他过多客套,转而继续对小徒弟说:“半自动研磨机最关键的部分,你已经完成得很不错了。

接下来,就差加上动力源和传动系统,让研磨机真正运转起来。

这两部分你好好琢磨琢磨,需要什么材料,大胆去申请。

我想厂里肯定会同意,期待你发明出半自动研磨机。

明天下午我还会来这儿,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到时候问我就行。”

小徒弟满心感激:“太谢谢您了,王技术员!”

王建业临走时,突然停下脚步:“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徒弟赶忙回答:“我叫张炳青,今年十七岁。”

“张炳青……”

王建业嘴里默默念叨了几遍,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他也没再多纠结,告别了师徒俩,转身离开了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