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国运长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猛将非良将

“谁?”

“前大同府都督同知,石亨。”

“宣来。”

将来夺门之变的乱臣贼子又出来一位。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文臣、武将、太监,这就是将来夺门之变的主角团了。

石亨此人是个典型的武将,长相奇异,四方脸面,身躯高大,胡须及膝,善骑马射箭,自比关云长在世,为此还特地留着不方便的长须。

此时的石亨正在德胜门募兵处。

前些时候瓦剌大军进攻大同,时任大同都督同知的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监军郭敬等率军与瓦剌大战于阳和口,由于太监郭敬从中作梗,致“师无纪律,全军覆败”。

宋、朱二人阵亡,他单骑一人跑回,夺了官位,降为大头兵,正在为于谦征兵。

石亨是吃了败仗的将军,但是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是石亨这辈子和瓦剌打仗中唯一输的一场。

他在大同边关与瓦剌人大大小小十数次仗,仅仅输了这一次。

很快石亨就被宣入了宫中,此时穿着大头兵衣服的壮汉,来到文渊阁大殿门口有些恍惚,停下了脚步。

他整理起了自己的衣服和杂乱的头发,领路的胖太监略带嘲笑的说:“呦,石大人你都已经是阶下囚了,带罪之身,怎么还顾着体面。”

面对胖太监略带讥讽的嘲笑,石亨此时却心情十分的不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笑着说:“这位公公,今日能宣我入宫,那我还有何罪之有?等入了殿再出来,公公你怕是还得巴结我了。”

“巴结你?咯咯咯,你莫不是忘了,你和于谦于尚书的过节了,现于尚书可是兵部主官,此时叫你来还能升官?怕不是要杀你祭旗了。”

于谦是兵部的官,石亨历来是个不服管的,当年于谦前往大同的时候,和石亨两人闹过不愉快。

此时的石亨不恼不怒,不怕不怨,平静的问:“这位公公贵姓?”

胖太监停下来难听的笑声:“曹,曹吉祥。”

“我和你打个赌如何?”

一听到赌字,曹吉祥眼中泛光,他是个生性爱赌的人,直言:“你要如何赌?”

“若我今日入了阁内,反被升官,公公你就算输了,也不大,20两银子如何?”

“好,若我输了给你五十两。”

石亨笑着,不禁腹诽,这宫内的太监油水还是多啊。

来到了殿中,方脸大汉石亨见到朱祁钰就跪:“罪臣石亨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钰看着那壮硕的方脸汉子,笑道:“没曾想你这消息倒是灵通的很。”

石亨奉承着说:“陛下,罪臣石亨在德胜门口充当募丁小兵,正好见到了陛下您在募兵处那光辉的演说,也恰好有幸目睹了陛下您得到太上皇诏书的一幕,实乃是幸之又幸,能一睹如此场景,见陛下风采非常,实在是烈日悬顶,皓月当空,我对陛下……”

“于谦,你推荐的拍马溜须之徒,砍头的事情你自己动手吧。”

于谦难得的面露尴尬神色,无奈的看了一眼石亨后说:“陛下,石亨因大同一战而获罪,此时是带罪之身,言语阿谀也是为活命,大同一战虽败,但是主因非石亨之错,石亨善于领兵打仗,还请陛下给他一个机会,将功补过。”

石亨听到于谦这么说,有些不敢置信,他和于谦没什么交情而且有些过节,但是现在于谦却如此为他说话,此时的他震惊中夹杂着些许的感动。

当即磕头说:“陛下,罪臣石亨,万不该在您面前投机取巧,还请陛下责罚。”

朱祁钰看着眼前的石亨,心中想着,史书上的北京保卫战,于谦做帅,石亨为将,将北京城从瓦剌铁骑下保住,虽然知道石亨将来会叛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若是乱换了人,打输了怎么办?

石亨能带兵,能打仗,是个猛将,若不是将来的夺门之变,按照他的功勋战绩在大明朝的诸多猛将中,至少也得排到第二档最靠前。

但是石亨这人却用得一时,用不得长久,因为他是个永远不满足的人。

甚至应该说他是有心要当皇帝的人。

纵观其一生所为,可以说是一个能力减弱版,性格劣质版,胸怀极具缩减版朱元璋。

别看他笑呵呵的还懂得低头奉承,其实他谁也不服。

于谦保举石亨,看重的也仅仅是石亨领兵作战的能力还有与瓦剌数次交战的经验,以及很关键的一点,石亨绝非瓦剌人的奸细。

瓦剌人能打进长城内来,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二鬼子带路,得了瓦剌人的好处,做了带路党。

石亨虽是败军之将,但是心高气傲的他一直打心眼里瞧不起瓦剌人,这点于谦非常清楚。

朱祁钰在这件事情上并未有过多的纠结,反而表现的非常信任于谦:“从今日起,特命石亨暂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出入文渊阁参与机要。”

听到朱祁钰的安排,内阁的诸位有些惊讶,这也太过于信任了,石亨则是低着头,满脸的兴奋之色,分外恭敬的磕头:“臣石亨,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册封了将领,众人开始讨论京城防务。

王直说:“陛下,根据宣府的消息,太上皇陛下曾在宣府叩门,但是宣府总兵杨洪并未开门,宣府兵精粮足,瓦剌人并未强攻,而是绕道紫荆关,杨洪已经来了消息,此时尚未松懈宣府防御,还请陛下下诏令杨洪领宣府精兵回京勤王。”

于谦却皱着眉头说:“瓦剌大军若是此时并未完全从宣府附近撤离,将宣府大军抽出,万一中了瓦剌人的奸计,宣府失守,瓦剌人可以据守宣府进而久攻京师。”

王直和于谦的想法不同:“于尚书,京师重还是宣府重?”

此时石亨开口了:“王阁老,瓦剌人骑兵虽快,但是不善攻城,不然也不会不攻宣府而绕路,京师城高墙厚,只要无人开门,瓦剌人绝无可能在两日之内破城,只要交战确认瓦剌大军主力没有在宣府埋伏,宣府便可出兵从侧后方袭击瓦剌,届时必可解京师之围。”

王直十分担忧的说:“瓦剌骑兵一旦到了,我们如何能和宣府通得了消息,便是现在想要传消息出去都难了。”

“不必传,宣府总兵杨洪,精通兵法谋略,我曾和杨总兵共事,受益良多,我想的到,想必杨总兵必然想得到。”

高谷见石亨这么一个败军之将如此言之凿凿,语气严肃的说:“若是京城防务有失,石亨你负得起责任吗?!”

“臣以项上人头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