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打安村卷:发展特色产业与黎族村脱贫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调研实施与过程

一 调研计划安排

1.收集村庄基本信息,制定初步的调研方案与计划

村庄的基本信息包括:村庄人口、自然村分布、劳动力外出、贫困人口规模与分布、建档立卡情况、精准扶贫措施、风俗民情等。

2.做好住户抽样

受样本量限制,进行完全随机、等距、分组等抽样方案很难满足村内贫困户的代表性这一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项目采用等距抽样方法,根据打安村的基本情况确定样本户。问卷调查样本单位是住户。对于贫困村的调研,要同时比较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发展状况。因此,样本村中的样本户抽样必须包含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同时,住户问卷设计也是同时面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

具体抽样方式如下:根据打安村村委提供的建档立卡户名册(含已脱贫)和非建档立卡户名册确立2个样本框,分别按照等距抽样方法各抽样30户打安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由于存在被抽到的农户不在家或疾病等原因无法进行调查的情况,调研员按照样本框序号就近原则替换样本农户。最终,调研组在打安村共调查了61户住户,包括31个贫困户和30个非贫困户,符合课题要求。在推算村庄总体状况时,用两类户数对各自样本统计数进行加权。

3.组织实地调研

第一次调研是进行村问卷的填写,收集村住户信息,进行村“两委”访谈、村民代表访谈(小规模座谈会)、各种专题性调查等,对不同人员的访谈分多次完成,与村干部座谈以及村民代表访谈安排在调研的后期进行。

第二次调研是进行问卷调查,向打安村被选入调查的61户居民进行半结构式问卷调查,以了解打安村住户的经济、生活以及贫困的基本情况,并辅以其他调查,包括对村问卷未完成部分的补充调查。

第三次调研是开展一次补充性调查,以了解打安村2017年上半年最新发展变化,并就相关问题开展补充性和扩展性调查。每次调研后组织数据录入、资料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1-1 调研安排计划

二 调研开展情况

2016年12月22日、2017年3月10日,项目组成员到白沙县扶贫办,说明调研项目和安排情况;到打安镇打安村调研,了解村庄情况,获取村庄基本信息,布置村问卷调查。

2017年4月25~29日,在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张俊林等陪同下,项目负责人一行到白沙县,重点入村开展住户问卷调查。与此同时,分别与白沙县扶贫办、打安镇开展座谈,了解白沙县、打安镇扶贫工作情况;开展村“两委”访谈、村民代表访谈。白沙县扶贫办组织了调研动员会,白沙县分管扶贫的何方长副县长出席,打安镇政府相关人员以及打安村两委成员参加。动员会上,潘劲研究员介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的总体情况并进行了调查动员,扶贫办丁静副主任和符郭敏镇长分别介绍了白沙黎族自治县和打安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总体情况与进展,与会者进一步围绕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关情况、调研流程及后期工作安排与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调研组入村后,打安镇政府在村委会召开了工作对接会,向调研组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和贫困状况,以及村委会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和脱贫成果,协调住户调查安排。调查组2名老师对村干部进行了村问卷调查,其余成员到农户家中开展住户调查。为保证问卷调查质量,调研前,进行了问卷调查培训,梳理了调查问卷各项指标,统一了对问卷的认知和调查技巧。每天调查结束后,调研组举行例行会议,对当日的问卷调查进行汇总,一起解决问题、借鉴经验,保证第二天的问卷调查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所有问卷完成后,调研组组员对问卷进行交叉检查,并专人审核,以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017年7月31日至8月3日,项目组成员在原有调查数据基础上开展补充性调查和扩展性调查,完善了村问卷。并与县扶贫办主任邓成耀、副主任丁静、打安镇镇长符郭敏、打安村村委会第一书记管琼林及书记高有才、大学生村官吴俊才等干部群众进行座谈或访谈,了解2017年上半年打安村最新发展变化。

图1-1 课题组在白沙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动员会

(何昱辛拍摄,2017年4月)

图1-2 课题组在打安村召开调研动员会

(何昱辛拍摄,2017年4月)

图1-3 课题组成员在打安村进行问卷调研

(何昱辛拍摄,2017年4月)

图1-4 课题组例行调研总结会议

(何昱辛拍摄,2017年4月)

图1-5 课题组与县扶贫办开展座谈

(何昱辛拍摄,2017年4月)

2017年12月4~6日,项目负责人一行入村,组织完成了贫困户《打安村产业扶贫调查问卷》。并与县扶贫办主任邓成耀、打安镇镇委书记王俊、打安村大学生村官吴俊才、合作社负责人张德志与杨贺顺、脱贫户陈有海与苏圣琼等进行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