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我能求你件事嘛?
汉中市博物馆。
导游小姐姐的声音隔着老远传出,惊飞了那本在树上筑巢的雀儿。
“想象一下,你们正站在曾经是刘邦王府的地方,脚下踩着上千年的历史碎片…古汉台、拜将坛和饮马池,三大遗址拼接…褒斜道、子午谷,众多疑云密布。”
“汉中博物馆,这里可不是普通的博物馆,这是一个被历史浸润的活化石,专门为你呈现那些尘封已久的国家瑰宝。”
导游小姐姐很专业的进行讲解。
诸葛尘的接待任务也还未结束,辞别了魏忠道老先生后,今日他依旧要陪着魏宏教授、张教授一道参观汉中市的博物馆。
只是…别人参观时,会被两汉呈现的历史脉络所震撼;
可对于诸葛尘,那又是一番别样的光景。
这一路上,他都心神不宁。
说起来,自打《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秋风五丈原”后,平白无故就多出了“魏延兵出斜谷”、“兵临陈仓”…
这本不存在的事件…如今正出现在不属于它的地方。
对此,诸葛尘已经无数次的辗转反侧。
他一次次翻开《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试图去求证,去验证这一则记载的错误…
可从一本本传世古籍的字里行间,诸葛尘愈发的困顿与疑惑。
就宛若一夜之间,所有历史记载的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亦或者说…是诸葛尘的记忆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自然,他也会就这个话题与魏宏教授、张教授去探讨。
可似乎,他们记忆中的历史,也发生了波动,竟是与如今记载的篇章一模一样。
诸葛尘整个都错愕了。
他不知道是他疯了?
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一边跟着讲解的队伍,一边心思繁杂…诸葛尘显得无比萎靡。
正好这时,导游小姐姐讲到了“孝”字,准确的说,一个巨大的“孝”字出现在了博物馆里…
导游小姐姐正在解释。
“众所周知,无论是正统的汉,或者是魏,再或者是季汉,他们推崇的均是‘以孝治天下’,在汉中博物馆就专程开辟了‘孝悌’馆,记载了两汉那些闻名遐迩的大孝子…比如这边,陆绩怀橘送母亲,王祥卧冰求鲤,徐庶因为母亲…终其一生没有为曹操献一策,还有…孙礼,这位可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大孝子了!”
呃…啊?
尽管精神萎靡,可导游小姐姐的话,还是让诸葛尘大惊。
若是放在平时,针对这个“孝”字,这些孝悌的故事,他一定会争辩一番。
比如陆绩怀橘…陆绩的父亲是庐江太守,他家里缺橘子么?还用藏起来献给母亲?
再比如…卧冰求鲤,王祥他祖父是刺史,高官的高官,后来晋朝时…都号称王与马共天下了!他还犯得上卧在冰上,融化冰雪,为继母寻鱼。
都是演的嘛——
历史就是任人粉饰的小姑娘嘛!
孝!
不过是大族子弟赚取名声的工具罢了。
倒是唯有徐庶,因为母亲离开刘备…
因为母亲,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这才算是真正的“孝悌”!
等等…
念及此处,诸葛尘敏锐的发现了一个事儿,论及孝悌,徐庶…才应该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大孝子吧?
孙礼?那个司马懿的副将?他算个球的大孝子啊?
不就是小时候与母亲失散,有人救其母亲,让他们母子团聚后,孙礼变卖家财…尽数赠予这人!
就这?
汉中博物馆就把他评为三国第一大孝子了?
这评判的标准,是不是过于草率了呀?
随着诸葛尘的疑惑与困顿,导游小姐姐的声音再度传出,“孙礼少年时期与母亲失散,为了感激让他们母子团聚之人…不惜散尽家财…然而,这还不是他成为三国第一大孝子的原因!”
说到这儿,导游小姐姐指向了一幅图册,上面画着两个人…
准确的说是,两个将军。
其中一个穿着蜀军的铠甲,另一个穿着魏军的战袍,浑身染血,似是一心求死…
而很明显,后者便是孙礼。
“大家都知道,许多文献、影视作品中也多有演绎,诸葛亮五丈原殒命后,继魏延兵出斜谷,包围陈仓之后,诸葛亮的遗策还有一条,那就是王平率领无当飞军子午谷奇袭!”
“而那时…曹魏的曹爽上任大都督,疏于对子午谷的防范,便是孙礼,只带自己的亲兵五百巡查于这子午谷口…大战一触即发!”
“只是,对于双方来说,这注定是一场兵不血刃的遭遇战…山谷中,孙礼的部曲如何是无当飞军的对手?可对于孙礼来说,输掉这一场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必须面临是死是降的抉择?然而最终影响他抉择的…正是他的母亲!”
啊…
啥情况?
导游小姐姐的话让诸葛尘惊在原地。
什么叫继魏延出斜谷后…王平子午谷奇袭?
什么叫曹爽疏于对子午谷的防范?
什么叫蜀汉兵不血刃?
这一刻的诸葛尘拼命的眨动着眼睛,这位诸葛氏第五十一代传人,这位川大历史系的高才生,突然感觉…眼前的历史,他怎么完全听不懂了呢!
…
…
子午谷谷口,一处山坡之上,孙礼站在这里,遥望着那昏黄的落日。
子午谷一战,胜负已定,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可是。
生与死,却是掌控在他自己的手里。
“踏踏”
脚步声响起,是王平的声音,他走了过来,连带着将一斛烈酒抛给了孙礼,孙礼狂饮烈酒,直到斛中空掉…
这时,王平才开口:“想好了?真的不降?”
孙礼笑着说,“我母亲还在北方!”
“出征在外…无法时时照拂她左右已是不孝,若然今日归降,那岂不是让我那老母亲替我背下这份兵败的罪责?这是为人子者该做的么?”
孙礼的话让王平神色变得肃穆了起来。
王平从腰间取出匕首,就这么毫无顾忌的交给他,“你是孝子,我没有理由不成全…”
说罢,王平转身就欲离开。
孙礼则是将匕首抵在他自己的脖颈上,在这弥留之际…铁骨铮铮的汉子,眼中的泪珠却是再也藏匿不住的涌出。
他沉吟着,说出了最后一个请求。“咱们打六年了,我能求你件事嘛?”
“什么?”王平脚步一顿。
“派使者告诉魏国,莫要让他们把我的死讯…告知我娘…”
“这又是为何?”
“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身子扛不住…”
明明是赴死,可孙礼时刻关切的从来没有自己的安危…
“这个我做不了主!不过,我想丞相会答应你的…丞相多半还会让你的孝名一代代的传扬下去。”
当王平吟出“丞相”这两个字时。
孙礼瞪大了眼瞳,临死之时,弥留之际,他仿佛突然就都懂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没有过多的惊讶,此时此刻,也不需要再惶恐、担忧什么了?
匕首划过了脖颈,鲜血飞溅,孙礼却是下意识的单膝跪地,面北跪地。
这一刻,他不是在跪他效忠的大魏;
这一刻,他就宛若那万万千千出门在外、无法归乡的游子,他最后一次,饱含歉意的跪向了他的娘——
…
曹魏北方,涿郡容城。
宁静的小小田园里,水车辘辘,一个老妇人穿着粗衣布裙,坐在廊下织布。
一旁有妇人笑着问他,“老姐姐,你儿子都当大将军了?每月寄回来的饷钱都够买下这座田园了?你怎生…还是穿着这粗布衣衫?怎生还打这零工?”
提到了儿子,老妇人平静的脸颊突然遍布思绪…
她慢慢垂下了手,笑着说。
“这小子就知道打仗,快四十了,还没娶个媳妇…”
“他寄来的钱,我都替他攒着,将来娶一房大家闺秀时用得上…”
“我就想啊,将来他能给我生下两个大胖小子,趁着我还有劲儿,还能帮他带带不是?”
其实…
老妇人哪里知道,这田园,这山庄,早就被他儿子买下来了。
这里所有人,都是他儿子买来…且特地交代,就是为了照顾这老妇人…陪她说说话。
…
子午谷的落日终于还是沉了下去。
可留下的那硕大的“孝”字,却成为了永恒,哪怕过了千年,也为后人一代代传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