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国货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
国货在国内迎来高潮的同时,在国际上也引起强烈反响。随着“国货”“国潮”概念的日益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步伐正促使着一些优质的国货品牌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案例1-5
大白兔奶糖曾是国人的心头爱,现如今也成了全球很多外国消费者的挚爱。有一段时间,“大白兔”便成了美国现象级的“网红”,曾有一家冰激凌店推出了“大白兔”味冰激凌,号称每个冰激凌都含有1颗大白兔奶糖。一时间“大白兔”开始在ins上疯狂刷屏,各种型号都蹭蹭蹭地冒出来,“大白兔”从此爆火。
有些国货是先在国际市场上火起来后,再传到国内才引发消费热潮,成为网红产品。比如,以国民床单、国民搪瓷缸、国民痰盂为代表的“国民三件套”,就在国际市场带动了一大批华裔的怀旧潮。搪瓷缸、痰盂爆红海外电商平台,与此同时,消息传回国内,竟带动国内各电商平台痰盂销量应声大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传统果篮”或“冰酒容器”身价暴涨几十倍,迎来了“高光时刻”。
品牌强国正在成为展现国家文化的重要纽带,也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决胜的重要表现和关键指标。国货品牌国际化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大批国货品牌正在走向世界,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国家也积极鼓励国货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制定了品牌强国发展战略。
然而,在国货品牌登上国际舞台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4项工作,具体如图1-5所示。打造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对外品牌传播链条,让世界看到国货品牌的崛起。

图1-5 国货走出国门需要做好的4项工作
(1)讲好品牌故事,坚持价值传播
在品牌出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有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将中国故事中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嵌入文化产品、信息产品、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在新的赛道上抢占先机,争夺话语权。
例如,华为发布鸿蒙系统,英文译名HarmonyOS,将中国故事中的“和谐”“发展”内涵借助品牌的出海,将价值导向传递给世界,建立品牌认同。
(2)描绘消费者画像,抓准共通之处
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高品质,更注重体验方式,这对品牌的外在质感和个性化定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媒体时代面向海外受众,需要采取差异化、分众化的品牌传播策略,精准描绘海外消费者画像,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才能让品牌推广更有力。
所以,品牌在对外推广时应抓准共通的意义空间。抖音在2017年推出了国际版本TikTok,快手也在同年进入俄罗斯和韩国。在蓝海中抢占机遇,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使中国品牌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
(3)善用社交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面对国货品牌国际化的背景,国货生产企业应当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发挥“借船”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海外媒体渠道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进入当地市场,让国内品牌被更多受众知晓。
案例1-6
Anker(安克),一个3C电子消费品牌,一直被误认为是海外公司,却是纯纯的国货品牌。2021年,Anker以793分位居3C电子消费品牌第13位,此前,Anker曾连续三年进入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榜前十强,全球用户超8000万,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Anker主打海外市场,2011年在海外电商平台做自有品牌,在国内是属于比较早的一批。仅凭借着一块充电宝,一年赚走老外66个亿,超越大疆、海尔,几乎垄断了充电宝、数据线这一行业。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企,为什么如此能打?其营销能力不可低估。Anker几乎不打广告,但善于新玩法,找大V们合作,免费给大V们寄送产品,邀请他们写测评和软文,并将链接指向亚马逊店铺。还有现在火遍地的KOL(关键意见领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营销,他们很早就很精通。当年他们做了一个用数据线拉车的广告,数据线不仅完好无损,还能继续充电。因此也有了拉车线的说法。
凭借着信息差+病毒式营销,Anker年年赚翻,学习Anker,也成为每个想要进入跨境电商领域的企业的必修课。
(4)结合本地消费习惯,打造情感共同体
拉扎斯菲尔德曾说:“归根结底,没有哪种媒介比人更能打动其他人。”关系是最好的传播媒介,在国内品牌出海推广的过程中,要避免以“刻板印象”决定国外受众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需要考虑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文化风俗、心理特点。
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从受众的角度进行品牌传播,从大范围的“泛”传播转向有针对性的“窄”传播,利用品牌积极地与外国受众构建情感共同体,在情感认同中消除对中国的抵触情绪,按照国家要求建立“有责任担当的国货企业”和“有温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