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里的大语文:成语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狐假虎威

此文入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zhǎng)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wéi)不信,吾为(wèi)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suì)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注释

①〔求〕寻找,寻求。

②〔子〕你。

③〔使〕命令,派遣。

④〔长〕为首领,执掌。

⑤〔逆〕不顺从。

⑥〔信〕言语真实、诚实。

⑦〔走〕逃跑。

⑧〔然〕正确,对。

⑨〔遂〕就,于是。

⑩〔战国策〕西汉时期由刘向整理、编订的史书。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中国目录学的鼻祖。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我做百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不可信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有道理,因此就跟着狐狸一起走。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成语故事

这是一则人人皆知的故事。老虎抓到狐狸,准备吃掉它。这时,狐狸动了动脑筋,为了保命它想出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有三步。第一步,狐狸要说一个能吓唬住老虎的大话;第二步,要勇敢面对老虎对自己的怀疑;第三步,用实际行动让老虎打消疑虑,完全相信自己的话是真的。

狐狸说,自己是天帝派来统领百兽的。这时,老虎没有相信。不相信也是合理的。不过狐狸又说,它能证明自己的话是真的。它让老虎和自己一起去森林里走一圈,自己走在前面,老虎跟在后面。天真的老虎从答应的那一秒开始就已经上当了。狐狸和老虎一出现,百兽就都跑了。百兽逃跑,当然是因为看到了老虎呀。

可是,老虎信了狐狸的话,还真的以为百兽是怕狐狸呢。老虎现身,百兽自然要跑,它们才不会管老虎的身边还有谁,说不定它们根本没有注意到狐狸呢!不过,狐狸总算逃过一死,没有被老虎吃掉。这个故事里的狐狸其实非常聪明。然而,“狐假虎威”作为一个成语,可没有赞美狐狸聪明的意思。

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那些狡猾的、借着权威仗势欺人的人。故事很短,如果老虎继续跟狐狸待在一起,那么早晚有一天老虎会识破狐狸的谎言。借着别人的权势把自己伪装得很强大,这样的“强大”是虚假的、不堪一击的。谎言,只能蒙蔽别人一时,不能长久地让人相信。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

【近义】①〔狗仗人势〕仗:凭借,依靠。比喻仗着某种势力欺压人。

    ②〔仗势欺人〕依靠势力,欺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