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霍桑效应:家长如何做,孩子会有向上和向善的意愿?
困惑再现
回忆学生时代,我们家长是否还记得有过此类情况:曾经某个表现欠佳的后进生,因为运动会或艺术节等集体活动中,表现优异,得到师长的赞赏和认可,这个孩子就可能找更多机会表现自己的最佳方面,甚至从此开始,成绩也会得以提升。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心理卡片
在社会工作中,也会有一些员工因为某次领导对其表现肯定和鼓励之后,而更加努力地去工作。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也叫霍索恩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被观察对象,就会改变个体行为倾向的心理现象。在芝加哥的郊外,有一家工厂制造电话交换机,该厂有完善的生活和娱乐设施。同时其对于工人的社会保险、养老金等其他保障也很可观。但领导难以理解的是,工人们并没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销售业绩也是平平。为解决这一问题,领导向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系发出邀请。这就是从1924年至1933年期间进行的实验研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去往西屋电气公司,选择了公司之下的霍桑工厂。他们的研究初衷是:尝试通过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发现能够提升劳动绩效的途径,外部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等;心理因素包括休息间隔时长、团队成员压力和领导力等。
实验团队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之一是:选定了六名女工当作观察对象,进行了持续七个阶段的研究,尝试改变照明强度、工资水平、间隔休息时间、午餐质量等因素,期望发现这些和生产绩效的关系,因为传统管理的理论认为这些对于提升绩效有很大意义。让人惊讶的是:无论外界因素变量如何改变,实验组的生产绩效一直都在上升。研究人员得出这个结论:这些女工意识到了她们是特殊群体,是专家们一直关注的对象,这种被关注的感觉让她们更加愿意加倍努力,以证明自己的优秀,并值得被关注。工人的生产力得以提升,并非源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是有人关心他们。通俗来说,员工的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只要感受到工作被人关心,或许就能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效果。

该团队的系列研究中另一个是“谈话实验”,研究人员找工人进行个别交谈,在交流过程中,专家需要耐心详细地记录听到的工人表达的不满和意见,同时要求研究人员不对这些想法进行评判或反驳。该研究进行了两年,谈话人次高达两万多次。
结果发现:两年来,工厂产量大幅提升。他们认为,工人发泄了长期压抑的不满,从而得到表达后的一吐为快,情绪舒畅,进而在工作上反而会更加专心,干劲高涨。人们把这种现象以工厂名字命名,称为“霍桑效应”,也叫作牢骚效应。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人有各种期待和愿望,而真正能够实现的屈指可数。对于未能实现的期待和未能得以满足的情绪,不必压抑而是要合理宣泄,这对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都极为有利。疏导才是治理拥堵的关键!
家育心念
霍桑效应对于家庭教育有何启示呢?
第一,教育孩子时,运用善意的语言去鼓励和关注孩子。关注,就会带来改变。孩子常常不能全面、客观认识自己,尤其是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信心、自怨自艾、自我怀疑。此刻,旁观者,尤其权威人士,师长、专家如果能给予安慰、关注和鼓励,对孩子的努力程度、进取精神关注,借助积极语言的力量和积极影响,甚至运用非言语行为,如微笑、眼神、击掌,可能会比物质支持和奖励更有意义。此刻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积极行为和未来发展受到了期待和关注。家长对孩子关注,是孩子努力向前的动力;家长对孩子尊重,又让出了自主行动的空间。家长对孩子善意,利于孩子实施利他行为、建立自我效能感和树立自信。所以,不要吝啬善意的语言和孩子互动!比如借助他人的力量,“王主任电话里跟我表示,他很欣赏你,认为你的想法很有新意,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刘老师之所以把组长职责交给你,就是觉得你值得信任,能够自律和持续努力”。这些善意语言会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助力其向善向上和有担当。当然注意表达的真诚可信,否则事与愿违。
第二,告诉孩子,你会成为你自我预设的样子。霍桑效应中的工人发现自己受到了关注,就觉得自己应该是表现优秀的员工,后来果然表现优异。心理学者马尔慈说过,人的潜意识如同电脑系统,而自我意向就像电脑程序,直接会影响运作结果。自我意向是失败者,在想法上你就会持续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注定失败;在情绪上就会无力、失望和自卑;在行动上就会裹步不前。反之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成功人士,就会在内心中植入一个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和敢于抗压的自我,在想法上会自我激励,认定自己注定朝向预设方向前行;在情绪上就会稳定、平和以及从容;在行动上就能坚定前行和及时调整。
第三,情绪需要有意识地适当表达,注意无意识中压抑的情绪。
告诉孩子,情绪常被人分成积极和消极情绪,其实情绪并无好坏之分,只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在于人们如何认识、表达和管理情绪。比如说“恐惧”帮助我们远离危险。情绪无须压抑或消除,只是需要被看见和表达。我们可以选择恰当时间、空间和对象疏导情绪,从而以轻松心情专注于当下生活。
情绪被表达,也是疗愈的开始,这也是对情绪最好的应对。
因为被关注,所以想改变!关注就会有力量,一种让孩子变得更坚定、更勇敢、更有幸福感的力量!家长善用霍桑效应,就会激活孩子内心潜在的积极因素,倾听他们并引导其合理表达情绪,从而激活他们原本的学习力和美好的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