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奥运第三弹——你听得到
这位顶级运动员在国人心目中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然而在自己国家举办奥运的时候,却曝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比赛,简直犹如石破天惊。
网友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时间网上骂声一片,曾经也是这群人将他捧得比神还要高,如今落井下石的却也是他们。
李扬深有感触,不管如今什么情况,飞人替国家争得了无上的荣誉,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奥运活动第三弹本来是心愿墙,顾客到店后,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支持的运动员名字和对他想说的话,然后贴在李扬从工地捡来的施工板上。
第三弹活动会一直维持到奥运会结束,假如心愿墙上的运动员获得金牌,那么顾客可以在李记吃一个月的早餐。
这个活动可以说玩的很大,但李扬忽然改变了注意,将奥运活动第三弹的主题定为“你听得到”,标注改成了“虽然我们的支持你听不到,但我们永远支持你”。
“写下你想对飞人说的话,活动期间本店套餐所有的利润全部捐给体育公益,李记明厨和你一起支持飞人。”
如果说前面的两个活动,仅仅只是洪城市民对奥运的热情和对李记的支持,那么李记推出的活动第三弹,就完完全全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网友们痛骂飞人,无非是因为他临时退赛,前提也是因为对他的期望太高,但这能够否定他曾经带来的荣誉吗?
李扬的活动标语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先是本地的网友热议,后来帖子很快就火了,全国的网友也加入了讨论。
骂人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支持。
“我们永远支持你。”
“叔叔,我数学考砸了,我妈把我打了一顿,但她说你永远是好样的。”
“别流泪,坏人会笑;别低头,皇冠会掉。”
“……”
天南地北的网友们都纷纷支持着飞人,李扬看见回帖的越来越多,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接着他又拨打了陈咏荔的电话,说希望她联系一下体校方面,自己打算捐款。
这段日子陈咏荔一直都在调查地沟油的事,渐渐的已经有了眉目,电视台也鼓励她去查,所以她一直很忙,和李扬没怎么联系。
但李扬的一举一动,她可都关注着,毕竟李记明厨在本地实在是太火了,尤其是一些奥运活动的推出,几乎让这间不起眼的小店达到了人人讨论的地步。
“没问题,我会帮你联系的。李扬,你真的……很棒。”
“谢谢陈记者的夸奖,你最近在忙什么啊?”
“我还在调查地沟油的事,已经有些眉目了。”
李扬想到前世很多人因为坚持心中的正义,最终却并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他无法评价这种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但如果自己也站在陈咏荔的那个位置,可能也会一直调查下去吧?
“这些不法分子逼急了,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自己可千万要注意安全。”
“我会的,谢谢你关心。”
第二天李扬刚开门,就有好几个顾客等在门外,点了一份改良版的飞人套餐,吃完后说道:“我是飞人的粉丝,谢谢你对他的支持和理解。”
顾客的话让李扬有些意外,他也没想到飞人的粉丝这么早就在门外等着,郑重的说道:“他永远是我们的英雄。”
然后李扬用准备好的便利贴,让顾客写下了一句对飞人说的话。
“我们永远支持你!”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飞人的粉丝,还是说李扬的做法让他们产生了共鸣,几乎所有人点的都是飞人套餐,很多人同样在便利贴上写下了支持飞人之类的话。
即便有不知道便利贴的顾客,看见别人在写,他也会留下一句支持。
李记明厨几乎准备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食物,但依旧在上午就早早的卖完了,最后一统计营业额,竟然有2600多。
这个数字成为了开业以来的最高成绩,虽然前几天也在举行奥运活动,但远远没有这次参与的人数多,效果也不如此次明显。
“扬扬,我们的利润真要捐掉吗?要不留一点,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说实话李建军挺舍不得捐掉这么多钱,他几乎承受了之前双倍的工作量,赚的钱竟然要全部捐出去。
“不单单是今天的利润,接下来的一个礼拜,飞人套餐赚的所有利润都要捐出去。”李扬表现得很坚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罗美珍赶紧把李建军拉到一边,让他不要为这点钱斤斤计较,儿子做的事情值得称赞,反正赚钱的日子还长。
李建军当然只是随口说说,店里的生意完全是李扬撑起来的,做点公益回报一下社会,也没什么不可以。
第二天的营业额再一次的上升,很多人进店直接就点飞人套餐,然后写下了支持飞人的话。
像这种比较大的木板都写满了好几块,李扬不停地从菜市场改造工地上捡新的过来。
如果非要说这件事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生意太忙,他们他累了。
李扬他们,再包括洗碗的蔡阿姨和小黑,黄毛,一共六个人,每天都累得不行,几个年轻人倒稍微好一点,像蔡阿姨那个年纪的,还真有点吃不消。
第三天的营业额竟然突破了3000,因为李扬说了要给体校捐款,陈咏荔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电视台的领导,于是都市现场又一次对李记明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在电视台和网络的双重轰炸下,李记明厨的客流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电视台进行了一系列的镜头特写,什么老者拍着李扬的肩膀鼓励,木板上贴满了飞人加油的便利贴,还有很多年轻人在拿着飞人的海报表示支持……
节目当晚就播出了,背景音乐用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瞬间便引起了全城的共鸣,收视率一路狂飙,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
许多外地的观众也开始搜索这篇报道,看了之后伤心落泪,都市现场的收视率竟然突破了新高。
最后,电视台以“从飞人到悲情英雄,一碗米粉里的国民记忆”的标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