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乳腺病变
本章主要讲解乳腺的各种病变,以帮助女性朋友了解乳腺的相关疾病。
一 乳腺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是女性多发病,属于良性病变,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于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在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

1.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1)体内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雌激素量增多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
(2)部分乳腺实质中雌激素受体的质与量的异常,致乳腺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

2.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乳房肿块+周期性乳房胀痛。

(1)发生时间 周期性乳房胀痛表现为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结束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
(2)肿块特点 乳房肿块多发于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可呈局限性改变,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轻度触痛,也可分散于整个乳腺。肿块呈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

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呈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液体。
二 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无论是自己触及还是体检发现的,都可以描述为乳腺结节。乳腺结节也可叫作乳房肿物、乳房肿块。乳腺结节不一定都是乳房肿瘤,也可能是正常腺体。它的病变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1.病因
乳腺结节的病因尚不能明确,可能为乳房发生感染或损伤,或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基因突变、环境等因素,造成乳房内细胞异常生长,进而出现结节的症状。

2.不同病变之间的区别
(1)良性病变 常为单侧或双侧多发性结节,一般结节轮廓清晰、活动性良好、与皮肤无粘连、生长速度较慢,部分结节伴有周期性胀痛或触痛,于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2)恶性病变 常为单侧单发性结节,一般结节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常与皮肤粘连,生长较快,无明显痛感,部分结节伴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

三 乳房纤维腺瘤
乳房纤维腺瘤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属于良性病变,好发年龄为20~25岁。本病的发生与雌激素的作用活跃密切相关。

1.临床表现
主要为乳房肿块。肿块多发生于乳房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2.肿块特点
肿块增大缓慢,质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表面光滑,易于推动。
月经周期对肿块大小的影响不大,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多为偶然触及。

3.处理原则
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癌变可能性很小,但有肉瘤变可能,故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妊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所以妊娠前后出现的纤维腺瘤一般应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的肿块必须常规做病理学检查。

四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妇女,75%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容易出血。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有恶变的可能,恶变率为6%~8%。
1.临床表现
乳头溢血性液体为主要临床表现。因瘤体小,常不能触及,偶可在乳晕区触及质软、可推动的小肿块,轻压此肿块,常可见乳头溢出血性液体。

2.处理原则
诊断明确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行乳腺区段切除并做病理学检查,若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手术。